【特刊】“当医生不就是为了救死扶伤的?难道只是为了拿工资?”

清远日报
+ 订阅

经常需要和肺结核、乙肝、艾滋病等病人打交道,你怕过么?

很多人问过主任医师、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钟备这个问题。

“不怕。”他每次都回答得笃定,确保治疗流程无误,严格执行环境要求、管制(隔离)要求,是可以避免感染风险的。对疾病的了解和对专业素养的自信,给了他底气。

“当医生,不就是为了救死扶伤的?难道当医生只是为了拿工资?” 从医数十年,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钟备总是选择“先把事情做好”,他说,作为一名医者,自己希望能在世间留下痕迹。

看中医院的公益性医学博士选择清远

钟备是2009年8月初次踏上清远的,当时,清远市人民医院新的办公大楼还未建成,旧院条件艰苦,但当时医院的管理模式和价值观,钟备比较认同,且当时该医院正以每年10%的速度前进,负责招聘的人也对新院做了美好展望。

“这是家成长型的医院。”钟备得出结论,也决定了留下来。

为什么会那么看重医院的公益性和价值观?钟备也做出了解释。还在南京传染病医院的时候,他供职于杂病科,经常接触一些贫病交加的患者,见过了太多底层人群的艰难和痛苦。

这也是与其专业方向息息相关的:传染病病种杂,跨学科比较多,常见的如肺结核、败血症、肝病等,而患病的人群有着明显的特点——不是富贵病,反而是环境越差、家庭条件越差,越容易遭遇此类疾病的侵袭。

医院的公益性,也更利于医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医院的发展及社会价值的实现相统一。

“传染病和社会大环境紧密相连,公益性很关键,全市场化不行。”钟备表示。

从普通医生到科主任“先把工作做好”是秘诀

2010年初,钟备入职清远市人民医院。此前就已经是南京传染病医院杂病科主任,后又读博深造的他,此时,是从一名普通医生做起。

会不会有大材小用的感觉?很多人都这样问过他。钟备没有想那么多,心里只有一个朴素的念头——先把工作做好。

“我觉得,这对我是种挑战和学习机会,也是种保护。”钟备说,从普通医生做起,和其他医生一起奋战在一线,一起上夜班,他很快地熟悉了医院的环境,也不用负担太多心理压力。钟备认可这种“轻装上阵”的模式,回忆起来,他表示,迎接挑战的时候要做好准备,但也需要外部条件把路铺好。

2010年5月,钟备升任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2012年,又出任感染科主任。

始终不变的,是他对于医者本心的执著,对于初心的坚持: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要求,是为患者提供和现代科学相当的医疗服务。何解?面对病患,必须全力以赴,不能因为怕麻烦或怕担风险而说自己能力不够;也不能因为患者没有钱,而选择袖手旁观。

“如果只考虑自己的事,最好别干!”钟备用一句简单直白的话作结。

作为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他依然保持着随时“备战”的习惯,平均每天用于工作的时间超过12小时,看门诊,医院考核要求的是每天20个,他基本上都要看到40个以上,没有排班的周末便用于“充电”,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并参加专业会议,促进知识更新。

奋战193天他带艾滋病烧伤患者闯过生死关

“为患者提供和现代医学相当的医疗服务”,钟备一直坚守这一原则,在2011年抢救英德艾滋病烧伤患者李某娣的过程中,更是将全力以赴发挥到极致。

这是一个亲历者都不会忘记的病例。

2011年9月30日,奄奄一息的李某娣被送到了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艾滋病合并高达85%烧伤,感染关、休克关、烧伤愈合关、心理社会关等,每一项难关都可以夺去她的生命。李某娣求生意志薄弱,抵触和戒备心理异常严重,且家境贫寒无力承担医疗费。

“你有责任,你本来就是干这个事的。”接到任务后,钟备默默告诉自己。

彼时,抢救李某娣已经成为一项政治任务,省市都高度重视,而如此严重的病情能够痊愈出院的病例,十分罕见。医护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医院腾出了三间病房作为隔离病房收治李某娣。在隔离病房里,特意贴上了感染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的电话,方便李某娣随时联系。

敏感、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李某娣对医护人员也充满了隔阂,且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医从性很差。为了打开她的心防,医院还几经周折,找到一位2000年开始接受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来和李某娣谈心,重塑她生活的信心。

解决了医从性问题,钟备全身心地投入拯救工作,针对李某娣的身心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治感染、防休克、促进烧伤愈合、做植皮手术等,一步步将她拉离死亡线。当年春节,他也是在病房里度过的。

2012年4月13日,李某娣痊愈出院。钟备清楚地记得,她在医院救治了193天。

“这是一个奇迹!”当时,专家们如此评价此事。

坚守感染科你怕过么?

“万一哪天我真感染上了,病情可以控制,但我自己讲不清了,你得帮我讲清楚。”这是钟备在家经常和妻子开的一个玩笑,背后折射的是其工作岗位的风险:感染科接诊的疾病,很多都存在感染风险。

他和妻子讨论的是艾滋病。

在感染科,难免接诊到艾滋病人,有时候还需要为其进行手术,你怕过么?

“没有。”问过几次,钟备的答案依然是笃定的。他谈到,虽然感染科在很多人看来恐怖,但是,确保治疗疾病的流程是没问题的,严格执行了国家标准和环境要求、管制(隔离)要求,是可以避免感染风险的,作为一名专业的医生,自己有底气。

“当然,谁也不能保证100%不会中招,所以我们每年都会做体检,如果真出现问题,补救措施也会比较得力。”他表示。

科室也有过张皇失措的时刻。

几年前,死亡率高达50%-90%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埃博拉病毒一度让人们谈之色变。感染科一直有进行抢救演练,大家都掌握得很熟稔,但是某天,真的有一个去过非洲的发烧病人送到医院,怀疑是埃博拉病毒,大家还是忍不住惊慌,穿特制的衣服都忍不住发抖。

那是清远市人民医院遇到第一起疑似病例。

钟备第一时间出现在了抢救的第一线,且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大家平复恐慌。

当医生难道只是为了拿工资?

与此同时,钟备也一直看重“教学相长”的作用,不断更新着自己的知识储备。

他鼓励其他医生多带学生,不断在挑战中获取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你只有自己拥有了和现代医学水平相当的医术,才能看得好病人,病人需要的不是庸医!”他谈到。

现在,钟备又多了一项任务:响应和执行“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

“不是说孕妇不能吃药吗?为什么你还要给我开这么多药?”这是准妈妈经常问的一个问题。钟备总要细致耐心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将问题讲清楚。

“作为一名医生,你必须为患者提供和现代医学相符合的医疗服务,这是责任,也是义务,不能为了不担风险就不告诉他。”钟备表示。

这也是他对团队的要求。

“当医生,不就是为了救死扶伤的?难道当医生只是为了拿工资?”他表示,在当下,医生依然是一份能够体现尊严的职业,自己作为一名医生也总想有所建树。“你的燃烧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当医生应该是超额了。”

钟备喜欢问人一个问题:爱是什么,你能说清楚吗?

他把爱分为0-4级,并打了个譬喻:

0级是表白。我爱你。你很漂亮,我要你,你来我家吧。

1级是奉献。我爱你。你愿意放弃好的工作到我的城市吗?我愿意。

2级是忍耐。我爱你。我有很多缺点,你还爱我吗?爱。

3级是团队。我爱你。我爸爸妈妈,还有个弟弟没工作,都要我养的,你愿意吗?愿意。

4级是责任。我爱你。我结过婚,还有个孩子,你愿意吗?我愿意。

他要表达的不止是爱情,还有着更深广的蕴意。但正如在爱情的世界一样,0级容易,1级和2级努力尚可以做到,但3和4,任重而道远。

“在我们科室,奉献是最低要求。”他说。

清远政务新媒体合作

联系电话:0763-3369818

微信号:qyrbjun

清远日报

(微信)

清远日报

(微博)

清远政协

清远廉信

清远政法

清远三农

清远妇联

北江

清远发布

(微信)

清远发布

(微博)

清远组工

清远宣传

清远地税

清远金融

清城

食品药品监管

连州旅游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