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动湛江海洋与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湛江发布
+ 订阅

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推动,我市外海、远洋捕捞能力明显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李亚春 供图

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重视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与湛江日报社联合开展活动,进海岛、上渔船,与渔民朋友们畅谈新发展。 湛江日报记者 郎树臣 摄

渔船在海上一旦发生险情,湛江渔政人员总是在第一时间赶赴出事海域,实施救援。 王畅 供图

湛江水产产业链完整,水产养殖业已向健康化、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方向不断发展。 李亚春 供图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开拓进取,加快现代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全面推动湛江海洋与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2017年,我市海洋经济总产值1446亿元,同比增长15.2%;渔业经济总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0.5%;多项渔业经济指标连续10年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对虾产业在养殖面积、种苗、产量、饲料、加工、出口和流通等居全国第一;成为全省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和全省水产品出口企业最多的地级市;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渔业产业全产业链,涌现出一大批有较强实力的渔业龙头企业;渔业生态环境稳步提升……我市渔业发展在更高的起点上向经济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产品安全、绿色高效方向迈进。

    党政重视早部署 全面谋划明方向

    我市高度重视现代渔业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为我市渔业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指明了发展方向。

    我市编制了《湛江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出台了《关于科学管理使用湛江市海域和岸线的意见》、《湛江市浅海滩涂养殖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利用好海域使用权证为经济发展助力的意见》和《湛江市鼓励临港工业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等4个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政策;研究出台了《加快渔船更新改造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助推现代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我市提出“四大抓手”“五大产业发展计划”的战略部署,出台了《湛江市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2017-2020年)》,力争到2020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15%,建成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2017年5月,我市印发实施了《湛江市现代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完成编制《湛江市渔港建设规划(2015-2025年)》和《湛江市渔港建设实施方案(2017-2019年)》,印发实施了《湛江市海岸带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市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日益合理,渔业发展亮点纷呈。

    现代渔业稳步进 “海上牧场”蔚然呈

    三面环海的湛江,正在书写海洋与渔业发展的新篇章。作为渔业大市,湛江水产产业链完整,品牌优势突出,水产养殖业向健康化、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方向不断发展。

    有着“中国对虾之都”美誉的湛江,其对虾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为最成熟的水产产业链之一,占据全国三分之一的对虾市场份额。湛江对虾产业在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上获七个全国第一,年实现产值200多亿元,带动100多万人就业,是全国最大的对虾产业基地,并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东南亚对虾交易中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我市已建成国家级对虾遗传育种中心1家,国家级对虾良种场2家,省级对虾良种场14家,出口对虾备案养殖场225个,饲料生产企业28家,对虾饲料产量占全国一半,出口企业33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5家,国家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农业龙头企业6家,年产值近200亿元。湛江被国家商务部评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被国际认证机构SGS评为“全球水产采购基地”,奠定了湛江市对虾产业集群优势。

    深水网箱作为海洋养殖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21世纪现代渔业的主要发展方面,将是海洋农业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积极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编制了《湛江市外海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规划(2015-2020)》,大力发展以深水网箱养殖为代表的“深蓝渔业”,初步建成特呈、流沙、乌石3个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并加大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深水网箱养殖在我市得到快速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期,并日益显现产业高收益、产品高质量的发展优势。

    目前,我市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并形成了养殖、饲料、网具、加工和销售等一体化的深水网箱产业集群,全市深水网箱发展到1300多个。以国联南三基地为代表的工厂化、集约化、生态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已推广到吴川、遂溪、雷州、徐闻等地,取得了较好成效。

    科技引领渔业发展 着力打造渔业强市

    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吴国雄表示,从渔业大市向渔业强市的目标迈进,还有很长的航程要追赶。要真正成为渔业强市,更需着力于科技创新引领。

    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快推进渔业科技进步,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形成了一批新的重大科技成果。

    目前,我市已构建遗传育种中心、国家级和省级水产良种场、规模化繁育基地、苗种场等四个层次水产种苗繁育体系,建成国家863计划海水种子工程1家、国家级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1家、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3家、国家级水产良种场2家、省级水产良种场22家,市级繁育场42家、培育场460家,其中主导品种对虾、罗非鱼等良种覆盖率已达90%以上。选育出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中兴1号” 和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南科1号”等水产新品种,良种选育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农业部南海现代海洋渔业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以及农业部南海水产动物育种与养殖重点实验室也落户在湛江。

    此外,围绕渔业资源养护与可持续发展、远洋渔船安全高效等需求,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推动渔船与捕捞装备技术水平升级,远洋渔业日益壮大。

    据了解,近两年我市共拆解淘汰残旧木质渔船522艘,更新改造渔船1013艘,其中,新建200吨以上钢质渔船达到161艘。积极引入远洋渔业企业,推动远洋渔船更新建造,全市现在外生产渔船28艘,2017年捕捞产量14936.7吨,产值10679.9万元,位居全省第二。外海、远洋捕捞能力明显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掌握了先进技术的湛江渔业人还积极走出去,在更广阔的海外市场里“击水弄潮”。2017年11月18日,由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规划、设计、建设、培训及指导运营的埃及国家水产产业园隆重开业。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水产界走出国门建设的最大的水产工程项目,也是中国首次有水产企业以“技术输出+标准输出+工程承建+管理咨询+设备出口”的水产整体产业链输出的模式,开创了我市渔业对外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发展现代渔业,离不开现代渔港的建设。目前,我市已完成编制《湛江市渔港建设规划(2015-2025年》和《湛江市渔港建设实施方案(2017-2019年》。我市承担的3个国家级渔港、6个省现代渔港和5个市级区域性避风塘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形成渔业产业集聚,推动生产贸易、休闲观光、防风减灾于一体的渔港与渔区经济发展区。

    当好“海上守护神” 护好这片“湛江蓝”

    4月7日上午,湛江海面风高浪急,东海渔政大队值班室电话突然响起,有船舶在硇洲岛海域倾翻,很可能有渔民遇险。接报后,东海渔政大队马上开展救援工作。经过约1个小时的搜救,将4名渔民安全解救至执法船。

    这次事件仅仅是渔政人员所经历过的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海上救援的一个缩影。他们堪称渔民兄弟的“海上守护神”。

    渔政人员还担负着海洋环境与渔业生态保护、维护海洋与渔业权益、保护渔民合法捕捞、渔业安全生产等渔政监督管理职责。

    湛江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为了守护好珍贵的“湛江蓝”,广大的湛江渔业人一马当先,我市渔业生态环境稳步提升。

    2017年,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制定了《湛江市海岸带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并报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同年10月12日,全市海岸带综合整治首战在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响,清理非法围占海域面积达1000多亩,展示了我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对违法用海的“零容忍”态度及恢复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决心。

    同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湾长制”试点工作,加快构建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海洋生态保护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我市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同时,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研究海岛管理新机制,探索开展“岛长制”试点;牵头推动《湛江市湛江湾保护条例》和《湛江市海岸线保护条例》立法,相关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加强海洋监察,严格落实海监“三巡”及专项巡查制度,全面开展“碧海2017”“海盾2017”和海岛巡查行动,做到重点突出、全域覆盖、依法查处、严厉打击。

    2017年,我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大幅度调整、休渔作业类型统一并增加、休渔时间延长、休渔制度堪称史上最严。

    伏季休渔的成效好坏,关键在执法。为全力打胜这一场“攻坚战”,市海洋与渔业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休渔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列出责任清单,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责任到人、环环相扣的工作格局。同时采用联合行动、单独巡查、举报追查等方法,“海上查、岸上堵、渔场抓”,全面开展异地执法、联合执法行动,铁腕打击渔业违法活动。

    休渔期间,全市开展执法巡航553次,开展渔港专项检查225次,清理取缔占用港道养殖排10个,查处违法违规案件513宗。严厉打击各类渔业违法捕捞行为。全市港口和海上执法行动共检查渔船7269艘次,查处渔业违法违规案件共571宗。清理整治涉渔“三无”船舶和违规渔具,查扣“三无”渔船50艘,清理取缔违规渔具418张,圆满完成伏季休渔任务,对养护我市海洋生物资源、促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渔区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全国海洋伏季休渔执法启动仪式将于5月1日在我市举行,这一重要活动的举办城市选定在湛江,不仅是对湛江作为海洋渔业大市的重视,亦是对湛江多年来海洋伏季休渔执法成绩和现代渔业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

    为确保我市2018年伏季休渔工作顺利进行,市海洋与渔业局未雨绸缪,提前制定了《2018年湛江市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只待一声令下。

    但有豪情似今日,会当击水三千里。吴国雄表示,2018年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局进一步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坚决践行“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施“海洋经济、蓝色国土、现代渔业”的“品”字型工作计划,全面提升全市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渔业发展水平,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方面,以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为载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在全国前列作贡献;以通过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建设为平台,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在全国前列作贡献;以办好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为窗口,为全面开放新格局走在全国前列作贡献;以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为抓手,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作贡献。

【湛江日报记者 张蔓莉 苏国松】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