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角 | 带你走进潮汕文化,尽情品潮味

云浮文化
+ 订阅

一想到潮汕

小编就想起了美不可方物的十三姨

和正气凛然功夫了得的黄飞鸿

然后就是潮汕各种小吃



其实潮汕不光有

功夫和小吃

还有很多有趣的

潮汕民俗文化

以及各种热闹节日


随着中国历史的蔓延,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也源远流长。在中国各个地方,都有其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在广东,已经形成了三大民俗文化体系,分别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


潮汕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背山襟海。考古材料证实,潮汕地区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古城。潮汕文化作为广东三大民俗文化之一,内容丰富,饶有趣味,有非常值得探讨的特色。



潮汕地区的方言以潮汕话为主,亦被称为“福佬话”。背山地区的人民一般讲客家话,由于地区联系紧密,“福佬话”和客家话结合,形成了“半山客”的说法。“半山客”即属于客家话,由于口音又比较接近于潮州话,因而自成体系。


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家庭观念都非常重,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说法。守土安身,男人为一家之主,女人一般在家做家务,不用出去工作。因此,潮汕地区“重男轻女”现象至今都比较重,每个家庭都希望“添男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有所改变,现在男女在家中的地位也基本平等。


节日风俗




最重要的节日是新年了,新春佳节大街小巷有舞龙、舞狮、“营老爷”、“营锣鼓”、“送神”等活动。“营老爷”、“营锣鼓”、“送神”这些活动属于祭祖的仪式,每一年的这些活动都由附近的不同村人轮流举办,并且新年的连续几天都会在固定的场地举办“拜老爷”仪式,在此期间会搭有戏棚,有小品、公仔戏、潮剧等戏剧和舞龙、舞狮供大家观赏。小孩们还会买烟花炮竹在戏棚附近玩耍。大年初一一般在家里,不串门。年初二一家人要回母亲的娘家拜年或去其他亲戚朋友家串门。新年见面要说吉利话,小孩向长辈拜年后,长辈会给小孩红包,称“压岁钱”,意在祝小孩新年快高长大、学习进步等。拜年时要带上一对橘子和一些糖果,和亲戚朋友见面要互相“赠橘”,表示大吉大利的意思。新年家里的橱柜上、桌面上、神位等地方明显的地方都要摆上两对橘子。



元宵节,在潮汕地区有过小年的说法。元宵晚要像年三十一样吃团圆饭,另外会有花灯会、“烧龙”等节目。潮州地区有大锣鼓、饶平有布马舞、潮州有舞龙、揭阳有烧龙等。这天家里一般会做甜饼、菜粿等用于祭神和送亲戚。




中秋节,在我们潮汕人的眼中,是一个大节日,并且一直遵循着自己的传统。潮汕的中秋节,不仅有传统的“拜月娘”、赏月、吃月饼,还有剥芋、烧塔、观神等民间习俗。潮汕称拜月为“拜月娘”,一般供桌上除了要有月饼外还有糕点、芋头、柚子、橘子、柿子以及其他的水果。拜月,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潮汕有首歌谣唱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团团圆。好夫婿,结良缘。今年团圆,明年团圆,年年团圆。”潮汕是个侨乡,不少妇人的丈夫远隔重洋,于是妇人托月寄意,更为情切。“拜月娘”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自古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另外,正月初七是“人日”,要吃七样菜,吃七样菜的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这天,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并且财运亨通。端午节在潮汕又被称为“五月节”,这天家里要裹粽子,粽子要先祭祖才能吃。吃完粽子可以去看赛龙舟。冬至日要吃汤圆,吃完汤圆长一岁。



潮汕成人礼



七夕这天是潮汕地区的成人礼节日,当地称为“出花园”。 年满15岁的孩子要“出花园”。这天家人要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七月初六晚孩子就要洗红花(石榴花)水澡,并且穿新衣。“出花园”这天,小孩子要穿舅舅送来的新衣,木屐,一般为红色。当然,现在很多繁琐礼节已经被简化,舅舅可以直接送红包给外甥(女),让孩子自己置办。并且,这天早晨,父母会让小孩子把一枝带有吉祥意义的石榴花别在耳朵上。在这天会宴请亲戚朋友,吃“花园桌”。除了“穿木屐”还有“咬鸡头”的说法。“咬鸡头”即要吃一只鸡,不需要每个部位都吃,不过一般要每个部位都吃,首先要吃鸡头部分。有一个说法,出花园这天,孩子不能跑太远的地方,甚至不能过桥。这一天,孩子只管玩、吃,不用做任何家务活,最后一次由父母宠着。为图个好兆头,孩子说的话,提出的要求,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被拒绝。



功夫茶



功夫茶也是潮汕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日常无论看电视、聊天等必定会一边沏功夫茶。潮汕人非常重人情,喜欢到亲戚朋友家串门,向来以好客著称,客人到家都以功夫茶和茶点招待。功夫茶具中一般只有三个杯子,潮汕人有“茶三酒四”之说,之所以四个人只有三个杯子是为体现潮汕人礼让精神。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凸显潮人重品德。



潮剧




潮剧是潮汕的本土文化特产,也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汕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因此,它是具有明显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但是现今,潮剧多受潮汕地区的老人家喜爱,在年轻人中受喜爱程度就大大缩减了。

当然,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民俗也被简化了。这些也都只是潮汕民俗文化的皮毛,博大精深的潮汕文化深受广大民俗文化爱好者的喜爱。希望中国民俗文化能被更好的保留,并且继承发展,推陈出新。



编辑:晓余

来源:中国文化网络电视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