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韶关抓住被国家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小三线建设”地区的机遇,全力发展工矿企业,建成了当时璀璨夺目的重工业城市,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韶关工矿人努力锻造和始终坚守的工矿精神: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坚韧实干、追求卓越。4月28日,韶关市在韶关剧院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大力弘扬工矿精神主题活动,号召全市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大力弘扬韶关工矿精神,勇敢扛起韶关振兴发展的历史责任,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发展年代,早日实现韶关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韶关改革发展新局面。
老一辈韶关工人阶级,凭着一定要干,一定能干好的信念;在困难面前执着坚定,迎难而上的韧劲;在工作中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品质,写就了韶关工矿从创业到发展的篇篇华章。省核工业地质局九三二地质队,仅凭着一本译自苏联出版的《铀矿普查与勘探》,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在翁源下庄找到了我国第一个大型花岗岩型富铀矿区,并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简法炼铀厂。此后在短短1年时间里,利用极其简陋的设备,以舍我其谁、无惧牺牲的英雄气概,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提供了70%的材料。大宝山、凡口等企业,共同把韶关打造成了声名远扬的“有色金属之乡”;韶钢、韶冶、韶铸等企业,持续占据国内同行业的“高地”,造就了众多的全国和全省第一。
韶关市委书记莫高义在讲话中指出,一代代韶关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为我们接续奋进,在新起点上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韶关工矿人努力锻造和始终坚守的工矿精神: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坚韧实干、追求卓越。当前,全省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韶关要认真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前人铸就的工矿精神为强大动力,坚持融入珠三角、服务大湾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开展宣传工矿精神活动,让韶关工矿精神更加深入人心,薪火相传。由中省市直媒体组成的联合采访团将到韶关市的中省企业和各大厂矿进行深入采访。在活动现场,韶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柳琛子为采访团授旗。 韶关市领导李安平、邓小杰、吴春腾等参加活动。
【记者】毕式明
【通讯员】沈明礼
【摄影】童铜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