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街坊们注意了
主城区好几家医院有大动作
近日,《主城区综合医院优化提升方案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广州市规委会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上获全票通过。这意味着广州又将有4家综合医院扩容提质。
其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二院)将在海珠区的洛溪桥脚新建总院部,原来沿江路老院区的历史建筑将改造成为医疗博物馆。而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则将进行原址优化。
现在就和小布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
中山二院
海珠区新建总院部规划1500个床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国家卫健委属(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835年,是我国第一家西医医院,至今已有180年历史。
目前,医院于中心城区内共有两个院区,分别位于沿江西路和海珠区东晓南路盈丰街,两所院区均面临用地紧张,设施老旧残缺,医技空间受限,教研用房不足等问题。
本次中山二院新院区选址西至洛溪大桥,南至环岛路,北侧靠近海珠儿童公园,东侧为长江百货交易城,南侧为广航总部,用地面积47364平方米,1500床规模。未来将作为中山二院的医院总院部,建设成为集合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
同时将现在位于沿江路的北院区部分功能搬迁至新址,利用原有院区历史建筑改造成为医疗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功能,相关项目立项正在积极申请中。
▲中山二院拟建新院区位置图
在交通优化方面,新院沿地块北侧增加一条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20米;保证原有环岛路有轨电车车辆段用地规模不减少的原则下,将环岛路有轨电车车辆段调整为海珠湾中州东侧商务用地地下设置,提升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院内采取立体交通组织形式,在地下一层设置车行环路。
{
中山三院
院内设负一层通道直连BRT与地铁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一所承担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医技医学教育和科研任务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项目位于天河区天河路南侧。
规划调整后,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由130411平方米调整为198350平方米,增加67939平方米。容积率由2.93调整为4.53;建筑密度由24.2%调整为35%,绿地率由45%调整为30%。
为改善医疗科研及住院环境,规划新建外科住院综合楼:拆除沿天河路现13层高门诊楼,拟建地上25层(建筑面积109300平方米),地下4层(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3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09300平方米。
此外,由于岗顶区域交通拥堵严重,中山三院本次优化提升将对院内交通“动大手术”:天河路主入口交通优化,人车分流,空间独立,快速到达;院内整体设置地下负一层大堂及交通枢纽;改造医院正门人行广场,设置负一层通道于BRT,地铁站直接连接,构建完全人车分流的立体交通模式。
{
省第二人民医院
扩建后新增150个床位与920个车位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前身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七医院,2004年更名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是全国首个省级应急医院。
该院已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拟利用自由土地进行城市更新改造:一方面,拆除现有医疗区部分建筑,建设广场绿地;另一方面,宿舍区整体拆除后,新建1栋25层医院综合大楼,及1栋35层的回迁住宅楼;此外,新建地下车库,提供超过920个车位。扩建后,医院床位将从1350个扩容至1500个。
根据调整后的规划,地块容积率调整为6.16,建筑面积214906平方米(其中保留原有医疗建筑95630平方米,规划医院大楼91589平方米,回迁住宅27687平方米),建筑密度40%。增加5处公建配套,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厕、垃圾收集站、文化室、星光老年之家。
{
省中医二沙分院
新建一栋6层医技综合楼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是全国三甲医院,位于越秀区二沙岛大通路北侧,北临珠江,南临广州发展公园。
根据通过的规划,院区内建筑面积由现行指标的20856平方米调整为29801平方米;容积率由现行指标的1.08调整为1.54;建筑密度由现行指标的25%调整为35%。
规划在医院西侧网球场、游泳池位置建设一栋地上6层医技综合楼,同时建设3层的地下室。扩建后二沙岛分院总计容面积29801平方米,拟建医技综合楼计容面积8945平方米(其中地上计容面积6935平方米,地下计容面积2010平方米)。
丰富的医疗资源是广州核心竞争之一
除了此次提出控规调整的4家综合医院外
广州前期已有5个项目经审议通过
而未来还有多家医院将进行优化提升
重点强化增城从化花都等医院建设
2017年底,广州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4058间。其中,综合医院135间,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35间,专科医院70间。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布局不尽合理,大型医疗机构布局比较集中分布在老城区等问题,按照主城区优化提升,外围城区扩容提升的思路,前期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了从化区中医院(加挂从化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从化)、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花都)、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黄埔)、何贤医院(番禺)等5个项目,重点强化增城、从化、花都等外围城区的综合医院建设,推进优质的医疗资源向外围城区倾斜。
6家医院优化提升方案“待提交”
此外,还有6家医院的调整项目“待提交”,分别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天河区中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荔湾区儿童医院、荔湾区增滘医院。
广州市副市长、市规委会副主任马文田表示,广州市委、市政府对医疗资源优化布局、医院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高度重视,“这4个方案不是最后一批,接下来在广州地盘上所有的医院只要有想法,在符合广州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都可以申请调整”。
编辑 | 黄冬蕾
来源 | 市国规委、广州日报、广州参考、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