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5岁少年在家中因落地玻璃门脱轨,不幸被坠落的玻璃碎片扎伤左侧颈部,动脉破裂大量出血。幸好得到及时救治。4月26日,记者从佛山市中医院获悉,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该少年已基本渡过了危险期并转出ICU。
紧紧按压伤口
急诊医生1小时保持同一动作
4月18日20:50左右,15岁的小奉在家因落地玻璃门脱轨,不幸被上方坠落的一块较大玻璃碎片扎伤左侧颈部,当即大量出血并倒地不起。
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医师骆志均回忆说,救护车10分钟后赶到现场时,他见到小奉躺在玻璃碎片堆和血泊中,于是立即上前为其后颈部5厘米长的伤口加压包扎,并一直用手按压伤口以减少出血。
接报小奉的伤情后,佛山市中医院急救绿色通道马上开启。当小奉到医院时,普外科、胸外乳腺科、床边B超、床边抢救措施已经就位。随即,小奉被推入急诊抢救室,与此同时,医护人员马上给予高级生命支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道……在急诊科、B超室、放射科、检验医学中心等的密切配合下,快速完成基本检查,B超及X光均提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
“患者颈部血管破裂并开放性胸部损伤的可能性非常大,随时有生命危险,拯救生命分秒必争。”骆志均说。看到患者颈部的伤口仍有鲜血不断渗出,骆志均不敢松开那渐渐发麻的双手。
送手术室途中不到3分钟,由于路途稍有颠簸,小奉颈部伤口又一次大出血,床单被鲜血湿透。
由于小奉出血较多,病情危重,术前还需紧急配血和进一步稳定生命体征。期间,骆志均一直用双手按压着患者颈部伤口不敢有丝毫松懈,直至消毒铺巾后,才由胸外乳腺科值班医生李毅成接手按压。此时,骆志均的双手已完全麻木,而挽救患者生命的接力棒,被稳稳地交接到无影灯下的医护人员手上。
危情不断
医生力挽狂澜挽救了花季生命
“病情危殆,需立即手术抢救!”家属签署了手术同意书,期间男孩的母亲曾几度晕厥。
当时小奉身体状况较差,再加上伤口位置是解剖结构相对较复杂的胸廓入口处,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当手术正式开始时,李毅成才稍松开伤口包扎,鲜血便立即涌出。主术者胸外乳腺科主任姜镭眼急手快,迅速用手指按压住大概出血点,然后开始逐步探查。姜镭表示,手术中可见左颈静脉及属支多处破裂出血,乳糜管断裂,估计玻璃扎进去后可能还在原位移动造成多个出血点,手术难度再次升级。
越是紧急关头,越要临危不乱!姜镭及李毅成相互配合,将各管道破裂处分别缝扎,助手及护士不断用吸引器吸取出血再经设备净化后回输体内。
首次缝扎后检查未见明显出血,手术护士刚松了一口气,对创伤有着丰富经验的姜镭却说:“没那么简单。”果然,当他试着稍微松开按压在出血点那只已经开始发麻的手指后,又一股鲜血涌出,说明肯定还有更深处的血管破裂。
医护人员于是又重新投入紧张的手术中,抓紧时间逐层分离缝扎,迅速到达了重要的出血部位。当姜镭彻底松开按压伤口的手指后,手术护士惊呼一声,只见一股高达半米的血箭从伤口处喷射而出,差点就溅在姜镭及护士的脸上。最后明确,受损最严重、出血最多的就是左锁骨下动脉,破裂口大约1.5厘米。
姜镭用血管钳快速准确地夹闭了出血点,并仔细确认没有活动性出血,随之,心电监护仪显示患者的生命体征也逐步稳定下来了。姜镭揉了揉发麻的手指,然后以熟练的手法把破裂的血管修补妥当。
再次检查伤口,反复确认没有活动性出血后,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一条年轻、鲜活的生命终于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出血量大
相当于正常人体血液总量的2倍多
据介绍,手术结束时已是凌晨,整整4个多小时的手术可谓一场血色“洗礼”,所幸在这场与死神的战斗中,医务人员与患者共同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术中患者出血达5000ml,若加上术前的出血量,估计接近10000ml,相当于正常人体血液总量的2倍多!而术中多次输血合计约2500ml,主要依靠手术室的自体血液回输技术有效减少了用血量,并使患者在术中保持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状态。
据了解,目前小奉已基本渡过了危险期并转出ICU。当看到小奉的颈部伤口已经止血,左手桡动脉搏动有力,头面部也没有水肿的表现,姜镭说,“小奉恢复得不错,术前预估的并发症暂时都没有出现,痊愈的希望是挺大的。”
【记者】夏小荔
【通讯员】潘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