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耕路窄存隐患,西樵儒溪村驻点团队完善设施为村民出行护航!

南海西樵
+ 订阅

坐落于南粤西樵山南麓的儒溪村,

目之所及都是鱼塘。

面积约5500亩水产养殖,

占全村农用地面积71%,

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但随着鱼塘耕户运输模式的改变,

原有的村道无法满足大型运输车通行,

甚至演变成安全隐患。

△整改前

2017年6月起,西樵镇儒溪村驻点联系团队对村内5个事故多发点进行走访调查,并就加筑护栏等事宜向村民发起意见征询。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儒溪村基耕路护栏工程将于月底前全面竣工,为村民出行保驾护航。

旧貌行人路上遇车无法躲避

村内90%以上的鱼塘养殖黄骨鱼,水产养殖是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但因鱼塘间道路过窄、年久失修,成了安全事故的高发地。

2013年至2016年底,儒溪村共发生失足堕入鱼塘河涌事故25起,单纯行人失足事故年平均3.7起。其中,基边经济社村口的一条狭窄的道路夹在两个鱼塘之间,仅容一车通行,是村民的必经之路,这里多次发生事故。驻点团队成员冼福注说:“假如行人与车辆在该路上相遇,行人根本没有位置躲避车辆。”

近年来,鱼塘耕户用上了大型运输车等设备,原有的基耕路已无法满足村民的出行需求,升级改造势在必行。2017年6月,驻村领导和驻点团队开始着手调研分析事故的成因。

——驻点团队联络员周镜波

经过两个月的入户走访调查,驻点团队总结村内事故多发的原因可分为弯道过急、护栏缺失、照明不足、车辆故障、道路过窄等,其中护栏缺失的问题最为突出、普遍;调查时大部分事主都表示:“假如有护栏‘挡一挡’他们就不会掉进鱼塘。”

护栏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

然而,儒溪村鱼塘面积约5500亩,河涌超过20公里,基耕路长度超过30公里,如何合理改造成为困扰驻点团队的一大难题,“部分鱼塘布局混乱,基耕路弯曲,鱼塘承包者‘寸土不让’等。”周镜波说。

△整改后:基耕路护栏工程

新颜六项护栏工程同步开展

拓宽道路势必要占用鱼塘面积,增设围栏需要鱼塘承包者绕远路到鱼塘工作,工程开展前,驻点团队必须征得相关经济社同意。“确实有群众和塘主不理解、不配合护栏安装,担心施工会影响耕作。”冼福注说,经过驻点团队与村委会的调解、劝说,2017年9月儒溪村基耕路护栏工程正式启动,它作为南海区直联重点项目,在区、镇两级直联专项资金扶持下,总投入近70万元,开展江边经济社、水口经济社、立新经济社、流塘经济社、基边经济社及槎谭经济社的基耕路护栏工程。

△整改后

如今,儒溪村内长约6公里的基耕路护栏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将于4月内全面竣工。基边经济社村口的狭窄道路已由“一车道”改成“三车道”,道路两边环鱼塘装上了约1.2米高的护栏,路灯、道路绿化一应俱全。接下来,儒溪村计划将其中一条车道改为停车位,以满足村民的停车需要。

此外,儒溪村委会乘此东风,先后修筑了儒溪大桥,翻新和拓宽村道,修缮了江边环村路。陈旺弟介绍,儒溪村位于西樵山南麓、环山花海附近,是佛山国家生态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溪村希望借生态公园、文旅产业发展之机,提升村内环境以及硬件设施,将游客引入儒溪村,开发农村生态旅游项目。”

△整改后:基耕路护栏工程

基边经济社村口小路变大路,村民拍手叫好。陈旺弟说,如今儒溪村严抓村内环境整治,引导和支持村民进行旧屋改造,将荒地改造为小花园;同时发动党员志愿者开展植树活动,美化村内环境;在长达5公里的主干道上种上了香樟木和黄花风铃木,让村民开门见树,出门见花。

驻村有步骤,工作要一项一项解决。三年来,驻点团队为儒溪村建设了两个大型公园,开通了前往九江镇烟桥村的村道,为全村21个经济社设立了统一式样、统一规格的公告栏……虽然农村工作复杂、琐碎,但我们依然乐在其中。

——驻点团队成员冼福注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