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范儿丨东莞这个店指数超广深,平均每400人就拥有1间……

南方+ 记者

4月26日,2018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新的15个“一线城市”揭晓。一线城市仍然是北上广深四座城市,但席次有了变化,最大亮点莫过于上海首次超过北京,领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中,东莞名列第14位,与去年该榜单的名次一致。

这份新的榜单沿用了以往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的评估标准。

通过16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数据库和包括阿里巴巴、滴滴出行、京东、美团大众点评、CBNData、时光网、飞常准、去哪儿、智联招聘、TalkingData、知乎、高德地图、青悦开放环境数据中心、咕咚运动、优酷、饿了么、支付宝等在内的互联网平台/机构用户行为数据,结合城市基础数据库,进行加权计算。

让我们一起看看,东莞再次蝉联“新一线”城市,都通过了哪些硬指标考核?

莞惠城际铁路“常平东-道滘”开通。图为道滘站,乘客出站。

商业资源集聚度

从商业资源集聚度来说,主要考量的指标为大品牌青睐指数、商业核心指数和基础商业指数。

2017年,东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7.88亿元,比上年增长8.8%,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更是达到13.1%,在珠三角城市中增幅最高。2013-201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1.1%。

东莞有1064平方公里的商业面积,市镇两级行政架构也形成了东莞商业发展呈点状式发展的“遍地开花”格局。以MALL为中心的成熟核心商圈包括了南城商圈、东城商圈、莞城商圈、万江商圈四大商圈;以区域型商业中心为主的商圈,则包括了虎门镇、长安镇、厚街镇、塘厦镇、大朗镇、常平镇、寮步镇等。

大品牌青睐度——大品牌如何选择城市,代表着品牌对城市商业品质氛围的认可。以优衣库为例,5年前,东莞连一家优衣库都没有,如今已有7家。

代表城市基础商业指数的餐饮店和便利店数量也都名列全国前矛。商务部对外发布《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6年度)》和《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东莞的便利店景气指数在全国范围内排行第四,位列深圳、太原、长沙之后,平均每4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其密集程度远高于广深。

小学生在海战博物馆内参观馆内展品。

城市枢纽性

城市枢纽性主要包括的考量指标为,城际交通基础设施指数、交通联系度指数、物流通达度指数等。

若是把城市之间的关联比喻成一张网,那么每一座城市都是网络中的节点。强辐射力的城市向周边城市输送更多的商品、资源与人才,弱辐射力的城市往往处于被动接收辐射的地位。这种输送的能力——即枢纽性,是城市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过去的2017年,东莞打造“内聚外联”交通体系成效初步得到实现。莞惠城轨全线通车,伴随着莞惠城轨的全线通车,在西平西站换乘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可串联起东莞多个镇街,经虎门高铁站、东莞火车站可直达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多个城市。

连接东莞长安与深圳沙井的东宝河新安大桥正式通车,东平东江大桥等5个在建跨市项目稳步推进;从莞高速东莞段正式通车,结束了东北部多个镇街不通高速的历史。

赣深客专东莞段,深茂铁路东莞段,中南虎城际东莞段,地铁1号线一、二、三期,2号线三期也将于近期开建。最近出台的规划显示,东莞将有6条地铁线路无缝对接深圳,松山湖、临深片区与深圳的距离近一步拉近。除了已定的1号线与广州地铁5号线对接,广州还有望再增3条地铁与东莞相连。佛莞城际线和穗莞深城际线设置了接驳换乘站点,未来从东莞到广州番禺预计只需要15分钟。广深港高铁预计于今年三季度完工,投入运行后,虎门到香港的时间将缩短到33分钟。

人们常说的东莞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一小时都市圈”正在进一步提速。

今年,东莞还将实施穗莞深轨道衔接工作,适时启动寮步高铁始发主站规划,构建与湾区中心、区域重大枢纽快速联系。同时,还将加快推进虎门二桥、莞番高速、深圳外环高速东莞段等建设,对水乡大道等实施快速化改造,对与深广惠交接的20个国省县道门户路段进行改造提升,打通一批断头路,进一步完善市域综合交通一张网。

南城商圈

都市人活跃度

都市人活跃度主要包括的考量指标为:消费活跃度指数、夜间活跃度监测和不安分指数衡量。

消费活跃度意味着城市人的支付能力以及整座城市在线上线下同步提供商业服务的能力。

记者梳理发现,2014至2017年,根据阿里巴巴“双11”城市数据简报显示,东莞连续4年蝉联“买买买”的广东第三名,仅次于深圳与广州。

夜间活跃度监测的不单是城市夜晚的生命力,更是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产出的潜力。苏州、杭州和东莞是夜间最活跃的新一线城市。

生活方式多样性

生活方式应是属于每个城市人的个体选择,但理想的城市中一定有千万种不同的生活姿态,它们构成了一座城市多元、包容的性格和气质,也成为城市最重要的魅力所在。

今年的指标从出门新鲜度、休闲丰富度和消费多样性三方面更聚焦地衡量这个与城市人生活感知密切相关的指数。

诸如餐厅、咖啡馆、运动场馆、书店、博物馆、电影院等场所提供了城市人在工作与居住之外的“第三类空间”,人们在这里与熟悉或陌生的人交谈、交换情报、迸发灵感。离开家和办公室,这类提供“出门新鲜度”的户外活动空间正是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发生的地方。通过电影票房、音乐App的付费意愿、淘宝线上消费商品的多样性、对星级酒店的偏好与旅游产品的购买意愿,则能观察到城市人多样的消费类型。

以知名咖啡店品牌星巴克为例,东莞地区的门店从2013年的13家增加到目前的36家。

在观影活动方面,2017年,东莞电影票房近7亿,比2016年增加了近1亿,电影票房总数在广东省仍然稳坐深圳、广州后的第三位。目前,东莞全市的电影院已经超过100座,这为东莞票房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相当靠谱的“场地支持”。 

在图书消费方面,近年来,当当图书发布的《国民图书阅读与消费报告》显示,东莞图书消费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十强。

而在旅游产品购买方面,东莞人的热情也持续高涨。携程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周边游前十大客源地中,东莞也与北上广深一起,共同名列全国前十。广发信用卡中心提供的数据,2017年全国境外消费额排名前十的持卡人开卡地中,东莞也位居其中。

【策划】靳延明


编辑 谢嘉玮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