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乐虾山
虾山村第三届客家文化美食节
五一假期 又来啦!!!

还记得前两届的盛况吗?
万人空巷 车水马龙
一批批吃货狂欢于此

我们的美食节不一样



每一户农家都是一道风景
每一道美食都经过精挑细选
我们拒绝帐篷摆摊式的美食节
打造了独一无二的乡村旅游模式
这里不止有美食,还有浓厚的客家风情


“农民才是乡村振兴的主体”
超过14户农户 20款美食参与
超过100名志愿者为吃货服务
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 参与乡村振兴
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9日-30日
活动地点
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虾山村
咨询(赞助)热线
13631204461 黄先生
13631293694 温先生
(微信同号)
温馨提示
本活动属于公益活动
不设门票、体验券,自由消费
活动交通指南
导航目的地: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虾山村
自驾车:市区—珠海大道—S47江珠高速—斗门出口—六乡方向(沿“南澳樱花”标识走)—虾山村
公交车:市区坐K4/K5路—鳄鱼岛转603路—白蕉客运站转403路—虾山路口

赶紧去看看
让你垂涎三尺的客家美食吧!
以下美食均限量供应 先吃先得
壹

艾饼是虾山村的两大文化瑰宝之一
被列入“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婶被评为此项“非遗”的传承人
俗话说“没吃过艾饼就别说去过虾山”
虾山正宗的艾饼,味道绝无仅有
没尝过的话可能又要等一年了

艾饼这一代代相传的手艺
传承着客家人的文化精髓
对祖先的追思,承载游子对家的思念
花生米和芝麻拥簇着
猪肉碎的香溢和艾叶的清新相互中和
每一口都有“带丝”的美味口感
完全没有苦涩的感觉

贰

喜姨是个快乐宝
山歌唱得好之外,还有着好手艺

“吃过叶仔糍,但没见过这样好看的”
这些“艳丽”的叶仔糍是喜姨独创 研发
在传统的做法中融合了南瓜、番薯等
有咸有甜 任亲选择
甜口味
入口即化的红豆馅
留在口中缠缠绵绵


咸口味
虾米、花生碎咸香绽放
味道无可比拟

叁

卤水实力派
两兄弟名字都叫“均”
可以叫他们“大均哥”、“小均哥”
兄弟俩做客家卤水已经十几年了
拥有自家独门的腌制方法

均哥家的卤味,吃的不只是味道
也见证他们兄弟情深
一心对美食的追求
鹅三宝
鹅翼、鹅掌、鹅肾
卤味香溢 味道适中


客家盐焗鸡爪
爱吃鸡爪的别错过
连鸡骨头都是咸香咸香的
若你问我味道如何???
对不起 !!!
只能用口水的流量来形容了

超哥已经沦陷!
肆

顾名思义由走地鸡+本地姜+客家糯米酒
熬制的客家大补品
客家人坐月子必备的一味

喜欢吃姜的吃货们不可错过
(对不起,小编真的深陷鸡姜酒中)

莲婶的鸡姜酒满满是妈妈的味道
明明都是满上的还往碗里装
叮嘱着让吃多一点

加上滑溜溜的濑粉
秒变客家特色汤粉
一碗又一碗 不饱都不行了
伍

包姐有种大姐大的赶脚
做出的美味也是大气咧咧
(她自嘲包姐的称呼因为脸大)

独具农家特色的客家酱鸭
柴火的温存融入到鸭肉中
包姐的笑容贯穿烹饪全程
包姐的笑容比酱鸭还迷人

家家户户都喜闻乐见的柴火灶

我认真的和你说
如果白饭淋着酱汁吃
我可以吃十碗!!!
陆


“巧手出精品”
兴婶家的年糕
甜粘·糯香·晶莹
咬下去牙缝间淡淡甜蜜

如果不说是年糕
大家以为是某网红店出的甜品呢
论相貌有相貌(外形)
论姿色有姿色(味道)

柒

阿珍姐姐做的千层糕
和她的样子一样
甜蜜 漂亮


超级“弹”
弯曲180°都能翻身
无敌“香”
椰香味无敌浓郁
霸占你的味蕾

黄靖同学简直“如痴如醉”
无法自拔啊···
捌

三位厨娘姐妹
做美食是认真的
但拍照是害羞的,互相让着
(拍照时都害羞的争着躲开)

香脆苞谷被软糯的米糕包裹
外软里脆,口齿留香真“殷嗯”!
(苞谷也叫米花,都是童年的味道)
阿姨们生怕她们做的东西不好吃
看着你吃东西的每个动作
都询问着味道如何
她们关心着自己的手艺
历经岁月是否不忘初心
请大家品尝时务必回答她们
味道很赞 一点都没变

镹

最可怕的就是长得帅的人
还会做好吃的!
说的就是华哥


他家的柴火烧鸡风味绝佳
火候掌握到位 烧鸡皮色香脆
保准你吃完舔舔舌,吃过“返寻味”!
柴火烧鸡


红烧乳鸽


我们的晓雯和枫婷同学用表情
来表达烧鸡和乳鸽的味道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啊
拾


这是上过报纸的网红咸鸭蛋
很可能会一售而空
去得慢的都买不到哦


请记住
网红咸鸭蛋
鸭蛋和腊味的完美融合
腊肉是兰姐自己晒的,味道“威力谷的”
糯米融合了鸭蛋的咸香,加上腊肉的嚼感
吃完一颗又一颗

拾壹

炎热的夏天
来一碗清凉的糖水可好?

花姐出品的糖水朴实、实在
她说别看简单,但是要做好不容易
朴实的食材、耐心的煮制
农村人讲究真诚 “绝不添加”
(经常在外面喝糖水的注意了)
花姐非常的坚强、能干
她的爱人身体不适不方便帮忙
但是她很乐观 笑容常挂在嘴边
活动期间我们也会派驻志愿者去协助她
清热凉粉


海带绿豆糖水

拾贰

御温泉的御用烧猪
365天每天一头
就是来自他家

祖传腌制、烧制工艺
几代人专注做烧猪
满脸都是自信
这就是 安记


脆口的猪皮
咬下去时迸出的肉汁
让人无法抗拒
拾叁

柱哥家的玉米烤串
炭火掌握得很匀称
玉米的味道很鲜
毫无烧焦味

颠覆你吃烤玉米的印象
告别满嘴long味
新鲜多汁

这两孩子吃到柱哥玉米的幸福感
在嘴唇周边体现
拾肆

意婶做的传统客家鲜肉粽
让你提前感受端午的味道
咸蛋黄 腌肉 糯米
在粽叶中相互交融
每一口都是香味

每个粽子都需要煮三个多小时
意婶家的锅只能煮40根粽
准备百来根得轮换好几锅
意婶说 老了做不动了
能做多少是多少吧

拾伍

是虾山村除艾饼外的另一文化瑰宝
被列为 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像潮汕人喜好喝茶一样
虾山村民们每天都喝客家咸茶
它也是接待客人的一道礼节
品味客家咸茶
讲究 三添
添财 添福 添寿
所以在你品尝的时候
阿姨们会时不时给你添茶
大家不必拘谨 大方的盛上

有些客家人也喜好用茶青冲泡
味道更有回甘


为了更好的提高美食出品质量、农户服务质量,请大家在消费之后,记得给你心中“一级棒”的美食评价打分哦~(现场有工作人员会协助评分)
评分前三名的农户将赢得千元不等的现金奖励,并有机会获得产品扶持哦!所以大家的评分很重要!
除了美食之外
还有各类特色的节目表演
DIY手工体验等互动环节
精彩多多,请到现场感受吧!


团队合照及日常开展工作片段


“食乐虾山”客家文化品牌是由大学生村官团队与虾山村共同打造,也是【农小青】支农项目的特色活动。
品牌打造至今已经三年,变化的是美食的数量,形式的丰富程度,但不变的是我们农户的出品质量与乡亲们的服务热情。希望我们会继续成为你心中的乡村旅游小清流,在未来有一天虾山村也可以成为广东版或珠海版的“袁家村”,满足你所有的胃口。
感谢一路支持我们的朋友们!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你们!

构建乡村特色美食联盟
打造青年返乡创业平台
由共青团珠海市委员会指导成立
隶属珠海市金谷青年创业服务社
助力乡村振兴支农项目
项目合作
13631204461 黄先生
13631293694 温先生
(微信同号)
来源:乡建文传|采编:小女子
斗门女声
男士也偷偷关注的平台


斗门区婚调委电话:13709685380

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