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阳,绝大多数是客家人
大街小巷也有不少客家菜馆
但说道最正宗最地道最接地气的饮食
不得不提“客家九大碗”
在以客家人为主的惠阳区,每逢过节或婚宴嫁娶、乔迁新居等喜事置办酒席,客家人一般会为客人准备丰盛的饭菜。这里所说的丰盛饭菜,一般是客家九大碗,以农家现成的猪、鸡、鸭、鱼、时令蔬菜等为主,用又大又深的碗盛菜宴请客人。
这种以九大碗“吃肉”为主的宴客流水酒席,在清朝道光年间就非常兴盛,如今惠阳农村地区酒席也多为九大碗。
“客家九大碗”最出名的
在秋长街道周田村『客家小馆』
客家人不仅爱吃美食做美食
连菜名也取得非常有意境
My Food
01
▲
吉祥如意
如果说有的菜式是靠调料撑起来的
那么客家菜杠杠滴是以食材取胜
用自由活动散养半年以上的走地鸡
拒绝味精、鸡粉等一切佐料
用简单的红葱头+花生油+酱油做成一碟小酱料
让你对客家人吃鸡的花样式做法五体投地
据说若想看一家客家菜好不好
点一盘白切鸡可以说明问题
My Food
02
▲
圆圆满满
提到黄金酥丸
不少人慕名来惠阳找吃的时候必点
酥丸即炸过的大肉丸
清朝乾隆年间大才子袁枚曾到惠阳旅游
品尝了酥丸后都赞叹:
“粤东扬明府作肉圆,大如茶杯,细腻绝伦
汤尤鲜洁,入口如酥。”
黄金酥丸+炸过的猪皮
成就了九大碗中的“圆圆满满”
My Food
03
▲
花开富贵
鱿鱼鲜美
西兰花以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蔬菜皇冠”
西兰花、香芹爆鱿鱼
加几篇红椒丝、葱叶、木耳点缀
一盘既有颜值又有价值的菜肴是客家人聚会必吃
My Food
04
▲
一汪春水
春江水暖鸭先知
“碌”这个字就是土生的客家话,外人不明其意
听到“碌鸭”还以为是 “卤鸭”
实际“碌”是煮的意思
将鸭放到调制好的汤里面煮,煮熟后
味道就全部进到了鸭肉里
鸭肉细腻,滋味全融,好吃连骨头也不肯放过
My Food
05
▲
好事发财
要我说,客家人的智慧,是从钻研吃开始的吧
蚝豉 在客家话中谐音同“好事“
这道菜煮、焖、炒齐上阵
尤其是选用高品质的蚝豉
吃起来的味道,便宜货可是没法比
My Food
06
▲
鸿运当头
轮到我最喜欢的黄焖猪肉了
嗯,在客家小馆Ta叫“鸿运当头“
选用猪身上最佳的位置肥肉参半
加了酸菜后五花肉吃起来少了肥腻多了酸甜
舀勺汤汁配饭,信不信两碗米饭下肚
My Food
07
▲
锦上添花
泡发好的香菇、木耳爆炒鸡胗
鸡胗顿时像鲜花一样盛开
加上粉丝的白,这分明是一道有颜色的美食
当下酒菜、当主食都可以
My Food
08
▲
甜甜蜜蜜
甜酸咕噜肉就不多说了
但是不得不说这是改良后的版本
以往客家人虽然热情好客
来个亲戚 恨不得家底托出把好吃好喝的全端上来
但毕竟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
菠萝是很鲜有且昂贵的水果
这道菜上来时大家忍不住先挑菠萝
烹饪过的菠萝真是太好吃了
My Food
09
▲
年年有余
完美的一桌客家菜怎么会少了鱼
鱼块被煎得两面金黄
对于吃腻了清蒸鱼的你来说绝对够诱惑
每道菜上,大家都不动筷,你推我让
坐上位首席的长辈动筷
其他的人才依次动筷
这也体现了客家人的礼仪
“一方水土养一方
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
一方文化催生一方味”
客家每个地区的对九大碗的理解和定义也不尽相同。在以客家人为主的惠阳区,“客家九大碗烹饪技艺”于2015年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人宴客为何用九大碗
而不是十大碗或八大碗?
在客家人心中,“九”是一个美好的数字,如九九长寿、天长地久、九子登科等说法。在客家地区,农家人会饲养猪、鸡、鸭,种点蔬菜,这些成为了客家九大碗的制作食材。每逢过年或办喜事,九大碗就成为宴席的主角,数十上百人聚在院子里或围屋中,围坐在八仙桌上品尝九大碗。
清代著名华侨领袖、“吉隆坡王”叶亚来出生于惠州秋长街道,在1869年的端午节,他受封 “甲必丹”(英语Captain,用以称呼将校级军官及商船船长)。在欢庆会上,叶亚来就是用客家九大碗,摆了300多张酒席招待宾客的。
九大碗烹饪工程量大
打算来品尝地道“客家九大碗”
记得提前预约哈
觅食地址:惠阳区秋长周田村、叶挺将军纪念园红军小学旁
直接导航“客家小馆即可
寻味电话:0752-3556919
- End -
图文 | @惠阳旅游
编辑 | @张菇凉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