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立交就该这样拍

广东经纬度
+ 订阅

△新光快速南洲立交,为新光快速路与南环高速全互通枢纽立交,是番禺区和海珠区快速进入广州城区的重要通道之一,于2010年10月通车。

与其它城市的高架桥占地面积大、造型宏伟不同,广州的立交桥独树一帜,多数矗立在旧城区,挨着居民楼,行车方式复杂,道路狭小多样。外地人初来广州,坐车时总会惊叹,要么在桥上走要么在桥底走。

立交桥是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广州的立交桥建设也曾创下多个全国之最。

随着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数量几何数般增长,交通压力陡然剧增,广州于1999年建成一条环绕交通最拥挤、人口最密集、商业活动最繁荣的城市中心区域的高架桥——内环路,周边华南快速、新光快速以及广园快速路的建设,也使得外围越来越多的立交桥拔地而起,作为道路转换枢纽。

以小汽车交通为主导的立交桥高架桥不再是不可或缺。

尽管如此,那一座座不同时期建设的立交桥、高架桥仍在继续为广州这座国际大都市继续默默贡献着。夜幕时分,从高空俯瞰,它们独特的造型熠熠生辉,流光溢彩,烙上了广州各个时期发展的印迹。

本期广东经纬度为你介绍如何拍好广州立交。

△洲头咀隧道,是广州最大的过江隧道,位于珠江隧道和鹤洞大桥之间,于2015年1月18日开通,极大地便利了海珠区与芳村区之间的交通。

△黄埔立交,2006年2月建成,位于黄埔大道西与黄埔大道中交界,连接起华南快速路,是疏导市中心车流的重要交通枢纽。

△区庄立交,作为全国第一座四层双环互通式立交桥,区庄立交四层设计实现了各个方向“全互通”的功能,已被写入桥梁工程教科书,建成于1983年12月,位于环市路与先烈路交叉点。

△机场立交,像一只奇怪的眼睛,它与机场路扩建工程同时于1991年底建成,为了缓解老白云机场的车流拥堵问题。与此前多座现代化立交桥不同,该立交采用三层环线结构,主线高架路是双环线结构。

△客村立交,位于广州大道南与新港西、新港中路交汇处,建于1989年,是一座4层转盘式的立交桥。作为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系统工程一部分,中间环形车道近年经历多次调整。

△新港东立交,像一把“伞”形,2006年1月份建成,连接华南快速和新港东路,毗邻琶洲会展中心。

△中山一路立交,毗邻广州最繁华的珠江新城,是连接东风东路、中山一路、广州大道中、黄埔大道西及内环路五条主要道路的5层式立交桥,1985年5月底建成通车。

△永福路高架桥,位于广园东路与永福路交汇处,连接内环路,夜晚像一道道亮丽的黄绸带。

△天河立交,同样建成于1985年,与中山一立交成为一对“情侣”立交,从建设起就连接在一起,是天河区高速发展的一对翅膀。

△中山一路立交,像一个巨大的迷宫,毗邻广州最繁华的珠江新城,是连接东风东路、中山一路、广州大道中、黄埔大道西及内环路五条主要道路的5层式立交桥,1985年5月底建成通车。

摄影小tips:

虽然摄影爱好者对大疆御pro的评价不高,例如画质差。但在拍摄航拍夜景的时候,我偏爱御pro胜于精灵系列,因为云台稳定性高,抗风能力强,画质差可以用充足的曝光量弥补。挑选六七点天刚刚暗下的时间,选择M档,ISO不超过200,曝光时间可以两秒,画面虚肯定会有,多拍取优。垂直俯瞰立交桥展现是线条美,斜45度则要带上城市背景。

【图/文】张由琼

编辑 张梓望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