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自然从未停止追问,万物起源更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古老命题,两千多年前的道家就做了探索其中奥秘的尝试,提出极具东方色彩的“万物起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为揭开“道”的神秘面纱,2018年深圳设计周上,深圳博林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带着《道·万象》惊艳亮相2018年深圳设计周,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多媒体沉浸式镜像空间,让观众感受“道法自然”的精妙。
《道·万象》以“道”为核心概念,依托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法,将古人的想象世界以镜像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身处《道·万象》沉浸空间中,随音乐声起,一条名为鲲的大鱼缓缓游来,海底万物开始萌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草木疯长,游鱼成群,一派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而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随着某种力量的减弱,繁盛的海底逐渐走向衰败、消亡;鲲化而为鹏,翱翔九天,最终走向虚无。当音乐再起,一切仿如初始,大道循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自然规律不断上演。
牵动人感官与情绪的除了画面演变,还有音乐的起伏跌宕。《道·万象》音乐以古琴演绎“道”之气韵变化,开场以古刹洪钟之声,烘托酝酿观众的情绪,欲将其带入无穷无尽的道之化境,中场则以二胡的声响来体现生命丰盈的繁盛之象,让观众的心境随着画面转换由缓慢宁谧到激昂高亢,再到繁华万象褪去之后的虚无、失落。
设计者介绍,“道”常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哲学意味,也给人预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道”是可以演绎的。博林文创内容研发团队撷取“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道学精义,并幻化鲲鹏的形象为核心意象,希望打造一场非同凡响的道之化境,并期待这种解读和演绎方式能引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记者】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