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进来!有奖金,还有你所不知的佛山开元古寺那些事儿

南方+ 记者

位于三水南山的佛山开元寺建于公元725年,是佛山最早的佛教寺庙,寺庙背依坦迤南丹山,前临丛林绿野,一度香火鼎盛,但后来被严重损坏。南山镇政府为了发掘和整理开元古寺的历史和文化,讲好南山故事,现特向社会广泛征集有关佛山开元古寺的文史资料和旧有实物有奖活动。

佛山开元古寺原寺毁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随着三水大力建设“文化三水”,推动文化事业、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开元寺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财产,有望重续香火。

本次有奖征集活动的征集内容为开元古寺未毁前的老照片,及围绕开元古寺举行的民间习俗活动的照片,要求所提交资料要说明拍摄时间及背景,不得弄虚作假。有关记录或记载该开元古寺的文献书籍或资料,及开元古寺未毁前的寺庙内实物物件,也在征集范围之内。

佛山开元寺遗址。南山镇供图

南山镇宣传文体办相关负责人说,所提供资料物件一经证实,老旧照片每件奖励500元,文献书籍或资料每件奖励不低于500元,实物物件可另行商议。征集时间为即日起至6月1日止,所有的资料,如文本、照片、专题视频等,一经投寄,所有活动参与资料均被视作授权“文史博览”使用。


◎延伸阅读:千年古刹的前世今生

佛山开元寺是佛山最早的佛教寺庙,座落于三水南山镇的东和乡观音岭,与广州、肇庆、清远相邻,始建于隋唐年间,历代香火十分鼎盛。平日信众以广州、佛山、东莞等地的珠三角地区为主,遇重大节庆或法事,华南各地包括广西、湖南、福建均有香客慕名而来。

佛山开元寺是佛山市乃至华南地区的宝贵文化遗产。遗憾的是,在上世纪50年代,佛山开元寺受到损毁,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也并未得到修复。三水南山镇政府一直希望重光开元寺,保护、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优秀的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因此有了本次文史材料征集活动。

佛山开元寺遗址。南山镇供图

古寺现状:开元古寺原址仅存残垣断壁

在三水区南丹山观音岭,离山脚数百米处有一个古树环绕的平台上,平台上杂草丛生,斑驳的墙体、石柱矗立在杂草从中。但从仅存的残垣断壁中,仍能看出堂室结构分明,能想象出当年香火的鼎盛。

开元寺依南丹山而建,两旁环山怀抱,周边古树密林,环境清幽,千百年来香火鼎盛。开元寺还一度吸引着广州、佛山、清远、肇庆四乡八邻的信众到此祈福。“求福、求财、求官、求子都有,相传很灵验。”南丹山下有年迈的村民曾见到开元寺过当年的繁荣之景。

开元寺庙原名半山寺,又名观音寺,最初仅供奉观世音菩萨。相传在唐开元年间,国运昌隆,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郡各在环境清幽、风水上乘之地遴选一座寺院,以其年号“开元”为名,立为皇家寺院。位于南丹山的半山寺有幸被钦点更名为开元寺。岭南地区(现两广区域)的开元寺仅有佛山开元寺和潮州开元寺。

佛山开元寺遗址。南山镇供图

文化价值:遗留佛道兼修特有文化

在佛山开元寺遗址处,残存的门廊石柱上,刻置着清光绪二十六年冬重修时所提的对联:“神宫通九府法云涌地两行宝树引菩提,世界接三清慧日澄天万片琼花呈般若。”作为最早的佛教寺庙,门前对联竟依稀可觉释道之风扑面而来。有文史专家考证,这很大可能是玄宗皇帝尊崇佛教笃信道教的门脉之遗。

文史专家认为,佛山开元寺留有佛道合一的对联,还因为三水是长寿之乡,自古以来全国各地高僧到开元寺取经时,也带来了各地最珍贵的中药材和治疗经验。而早在隋唐之前,南丹山就有大量道家修行者前来南丹山修炼养生长寿之道,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养生文化和养生习俗。

根据《三水县志》记载,“明清时代,佛教在三水县民间流传甚广,因果报应及轮回之说,颇为民间所信奉。道家的占卜问卦、炼丹咒符之术在民间也很盛行。”这段历史记载印证了文史专家的说法,促使开元古寺在当时形成了佛道兼修的特有文化,在华南地区都相当具备文史价值。

【撰文】梁楚欣 梁彩云

南山镇供图

编辑 潘智玲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