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车来了”APP发布了佛山最繁忙公交线路前五名,禅城区线路排名第四。最繁忙公交竟不在中心城区禅城?该话题引起了不少市民关注。对此,禅城区交通局发布数据称,该区内最繁忙线路日均客流达1.55万人次。
去年,佛山市入选国内首批公交都市建设城市名单,提出到2020年全市以常规公交为主体,以辅助公交为补充的多元公交网络。作为中心城区,禅城公交服务领跑佛山。
除了开通公交骨干线路,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外,禅城区还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并不断加强公交站场用地规划。年内,禅城将完成7个公交站场建设,保障公交服务质量。
已开通16条骨干线路共75.73公里
在禅城区内,哪条公交线路最繁忙?根据禅城区交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区共有常规公交线路93条,2017年常规公交线路日平均客流量达60万人次,上下班高峰期客流量占一天总客流超三分之一,常规公交刷卡率接近八成。
其中禅城区内最繁忙公交当数120线路,每年客流量567.6万人次,日均客流1.55万人次。该线路共有37个站点,从南风古灶出发,到达地铁金融高新区,途经石湾公园创意产业园、东建世纪广场、明珠体育馆、市政府、东方广场等市民主要的活动场所。
“公交网络的完善以及公交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是禅城区公交繁忙的重要原因。”禅城区交通局公交科科长黄颖钊说。
去年禅城区以提升效率为核心,开通服务品质高、辨向性强、覆盖面广、吸引力强的公交骨干线路,打造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截至目前,禅城区已开通16条骨干线路共75.73公里,公交骨干线路网络体系初具规模。
为了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禅城区持续优化调整骨干公交配套线网,确保公交线路深入主要商住区、医院、行政中心、交通枢纽等客流需求点。“比如线路太长,我们会进行调整和缩短,适当增加换乘点,提高出行效率。为此目前交通局正持续对线路进行梳理,目标实现同站台换乘。”黄颖钊说。
与此同时,禅城区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尤其关注常规公交与地铁、轻轨等交通模式的无缝衔接。根据城市发展和市民实际出行的需求,禅城区交通局在已开通的魁奇路站和澜石站,结合常规公交资源重新配置、线网优化布局的客观要求,优化公交的线网、服务、运力,实现更便捷的换乘、更完善的接驳。
年内将完成7个公交站场建设
随着中心城区公交车辆的增加以及线网的进一步完善,公交站场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该问题,佛山在2013年出台《佛山市城建项目公交站场配建管理办法》,要求在符合条件的地块建设中需严格落实公共交通配建标准,实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近年来禅城区加强公交站场用地规划工作,一方面积极协调镇(街道)按照属地实际情况,落实公交停保场(10000平方米以上)和公交枢纽站的永久用地选址,制定具体的建设时间表并尽快启动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完善公交枢纽站和公交停保场的配套服务设施,增加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2017年底,禅城区港湾式停靠站比重已超过35%。
数据显示,去年该区完成了3个公交站场建设(含配建站场),完善公交配稿设施。根据规划,今年禅城区将完成7个公交站场的建设。
“办法的实施虽然推动了禅城区公交站场的配建,但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将使得禅城区内公交站场资源更加紧张。”黄颖钊说,一个公交站场至少有3000平方米才能满足充电桩建设以及公交车停靠的需求。据估算,3000平方米站场可以容纳四五个充电桩,最多可满足两条线路车辆使用。
另外,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建公交站场移交慢、建设资金不足和投资渠道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交的正常运行和吸引力的提升。对此,有长期关注佛山交通发展的专家建议,禅城可借鉴香港等城市,形成一套配建制度,从规划、建设、资金等层面出发,确保公交站场建设得到落实。
“比如禅城可制定公交站场规划实施指引,对原有公交站场专项规划进行梳理,通过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城市规划战略平台建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以及单个公共建筑的新建及改造等措施,完善公交站场配套。”该专家说。
禅城也可参考香港进行公交站场投融资模式及开发模式转变,对公交站场通过升级改造、综合开发,实现集约化土地利用、提高地块利用率,允许配建适当的商业、居住等指标,发展交通综合体。
该专家建议,禅城也可探索永久公交站场的储备机制,由市交通部门或区政府牵头,对有条件的公交站场用地进行征收储备。同时制定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交站场的监督机制,确定公交站场的移交期限,明确公交站场建设项目的预售审核措施等,并督促房地产开发项目单位按时移交配建公交站场以及进行验收,保障市民的出行需求。
■相关
禅城到2020年将全部使用新能源公交
今年1月,禅城区与广东万城万充电动车运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城万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计划,万城万充将用两三年时间投入10亿元,在禅城和佛山建成5分钟充电网络,并投入不少于1000辆电动网约汽车,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佛山普及。
近年来禅城区十分重视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产业的发展,引进了科力远CHS等一批先进龙头项目。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及配套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去年年底,佛山市入选国内首批公交都市建设城市名单,新能源公交和配套设施被明确提及。
佛山新能源汽车应用的风口正在到来,禅城区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城市配套完善,为新能源汽车应用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其中在公交领域,早在2014年,禅城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替代了137路公交线的所有传统公交车,是佛山首个大规模推广新能源公交的区域。
2017年起,禅城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全部采用纯电动公交车,去年共淘汰更新了213辆公交车。根据计划,到今年年底,禅城区将完成全部柴油公交车的淘汰更新。到2020年,禅城区将完成全部LNG公交车的淘汰更新,全部使用纯电动公交车。
对于禅城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的做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曾小明认为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环保理念是全世界各行各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体现社会进步的标志”。
虽然新能源公交车是大势所趋,但禅城要大规模推广,还需要继续完善基础配套,尤其是充电桩的建设,将成为新能源公交车能否实现普及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们正落实多个公交枢纽站的用地选址,加快配套充电桩,让新能源公交车能够实现推广。”禅城区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正加快公交车充电设施建设,在具备条件的3000平方米以上的公交场地上,将充电设施和公交站场功能结合一体同步建设。截至目前,禅城区已在岭南大道、新三中、镇安共3个公交站场加建公交充电设施,保障新能源公交车的运营需求。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高绮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