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美文】4000字情书珍藏48年爱情

龙江慈善会
+ 订阅

有这么一对老夫妻,手拉手逛商场。老头儿腿脚不利索,走路时,颤巍巍的,老太太牵着他的手,寸步不离跟着。“这才是秀恩爱的最高境界,”在商场上班的导购员说,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老俩口,“他们并不懂年轻人们如何谈情说爱,但把最朴素最珍贵的东西,奉献给了对方。”

老太太姓卫,68岁,老头儿姓李,71岁。退休前,两人同在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工作。4月15日下午,见到小编时,他们刚吃过饭,阳光从窗户外流淌进来,屋子里干干净净,卫阿姨讲着过去的故事,李叔叔坐在一边,安安静地听。认识李叔叔那年,卫阿姨16岁。她留着一条过腰的长辫子,人长得非常漂亮。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延安延长县的老家。这是陕北的一个农村,山高路远,距离延长县县城,还有40公里。第一次见面,卫阿姨完全蒙在鼓里,“只记得那是个黄昏,我也不知道对面这个小伙是干啥的,匆匆见了一面。”回家后,卫阿姨才知道,刚刚那次“见面”,其实是相亲。家人告诉她,“小伙老家也是延长县的,在蒲城工作。”卫阿姨年纪小,爱情是啥,她完全不懂,“只觉得小伙长得体面,人很朴实。”

为了打动她,李叔叔开始给她传纸条。“隔着一座山,他把纸条写好,通过村里人,拿给我,我们俩就是现实版的‘见不上面面拉话话难’。”一次,为了见面,远在蒲城县的李叔叔,骑自行车,一路跑到延长县。“300多公里,一路上坑坑洼洼,”李叔叔说,这段路,他骑了三天,“等到见面时,我蓬头垢面,一身灰尘。”

即便如此,卫阿姨还是不动心。情急之下,李叔叔写了封4000字的情书。这封情书,珍藏至今。整齐叠着,装在信封里,厚鼓鼓的。信封上,李叔叔用铅笔写着,“长达4000字,慢慢地看,细细地想”,以此表明决心。“排比句写了一大堆,”提起这封情书,卫阿姨爽朗地笑,“我这个老伴虽不善言辞,但是心思很细腻,他至今都把我当一个小姑娘来宠着。”

1970年元旦,两人结婚。婚后前两年,两人仍是异地。想念妻子时,李叔叔会往家中写信,报一声平安,还会写上几首情意绵绵的情诗以诉衷肠。卫阿姨能歌善舞,李叔叔擅长拍照、拉小提琴。一次,卫阿姨所在的单位排练《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李叔叔重新填词,将两人的爱情故事,写进歌中。

2010年,李叔叔患了脑血栓,3年后,再次复发,走路困难。小区保安也常常看到老俩口一起走的画面,“我发现一个规律,只要有李叔叔的地方,卫阿姨也一定在。”少来夫妻老来伴。卫阿姨说,她不懂得爱情是什么,但是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人不能忘了初心。” 李叔叔接过话笑,“结婚时,答应给你送一块上海牌手表,120元,当时没钱,一直等了3年,才兑现了承诺。这就是初心。”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