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大捷、
歼灭胡须葵、
珠江纵队以寡敌众……
追忆过往的峥嵘岁月,
在顺德这片土地上,
不少先烈奋力抗敌,不畏牺牲,
成就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
北滘西海、伦教三洲、大良旧寨塔
等地都曾是他们的战场,
这些地标,大多已被发展成顺德党员教育的基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
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北滘西海村
珠三角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西海村,是珠江三角洲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在这里有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西海大捷。
西海村
1952年,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顺德的“西海大捷”和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顺德建立了西海抗日烈士陵园。其后历经重修、扩建,面积增至3万多平方米,包括纪念碑、烈士墓、革命文物陈列馆、接待室等。其中文物馆陈列的有关文物300余件。
西海烈士陵园
革命文物陈列馆
1982年,陵园被省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9年被评为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佛山市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伦教三洲抗日烈士纪念碑
游击队打开抗战新局面
1939年2月19日顺德抗日游击队成立后,中共顺德党组织在三洲组建秘密武装小组,开展抗日工作。1942年1至8月,广游二支队在大洲、乌洲、旧寨一带开辟新游击区,打击当地的日伪部队,打开了三洲抗战新局面。
1944年10月,三洲民主联乡办事处成立,辖乌洲、大洲和鸡洲部分地区。以秘密武装小组为骨干的农民武装,整编为民兵大队,下辖六个小队。1945年5月,珠江纵队北撤,在乌洲桃九湾(今伦教新隆)被敌伪发现开枪扫射,十六名战士牺牲。7月,珠纵二支队战士林铨训、梁牛被捕后,在乌洲渡口牺牲。珠纵二支队班长、乌洲人欧国良被国民党逮捕后在监狱内绝食牺牲。
三洲抗日烈士纪念碑
珠江纵队北撤后,顽军与汉奸勾结,对抗日军民进行疯狂报复,在三洲,他们屠杀了农民五人,鸡洲抗日武装队长郭基在北门不幸遭林小亚部大金钟捕捉后遇害。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象三洲的抗日烈士那样浴血奋战,才迎来了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为了缅怀抗日战争时期在三洲牺牲的烈士,1996年3月伦教镇三洲办事处修建了抗日烈士纪念碑。2002年3月伦教区三洲居委会对烈士纪念碑进行扩建和重修,陵园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纪念碑前建有开阔的广场。
大良旧寨塔
革命将士以寡敌众阻击日军
顺德旧寨塔
旧寨塔兴建于明代,历经四百余年,至今仍巍然矗立。1945年,珠江纵队二支队以寡敌众,固守古塔,阻击日军侵略军,称为旧寨塔之战。
近年,随着顺峰山公园的建设和完善,太平山已逐渐成为不少市民健身的好去处。从登山小径拾步而上,年轻人也得耗时起码几十分钟,才能到达山顶的旧寨塔。不过目前该塔不对外开放。
这些年,顺德陆续建立多个历史展览馆和党员教育基地,为党员、团员青年、职工、学生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式包括参观基地并进行入党、入团或少先队员的宣誓仪式,邀请老战士现场讲述当年的浴血奋斗史等,让他们牢记革命果实来之不易,珍惜现有的生活。
北滘黄龙村
老房子改建党员教育基地
北滘黄龙村的顺德区党员教育基地,设在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地方。
俯瞰黄龙村
2012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考察基层党建,提出“农村党建工作让群众更满意”的期望。
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黄龙村围绕筑牢基层党建阵地的主线,通过推进一系列项目,积极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如今,黄龙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村内“红色元素”随处可见。
得益于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的带领,黄龙村得到快速的发展,几年内从一个落后小村蜕变成为典范村。
而黄龙村的党员教育基地,以前是村民张锡尧的家。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张锡尧一家已喜迁新居,老房子则加以改造成党员教育基地。
黄龙村的党员教育基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强化基层党建,引领村居发展。
此外,广东工业设计城、广东慧聪家电城也是北滘重要的青年党员的教育培训基地。
顺德区党史展览馆设在北滘镇跃进中心3楼。面积达220平方米,展示了中共历程、顺德党史、人物典范等3个篇章,资料详实、内容丰富。这些资料主要记录了中共从一大到十八大走过的历史征程,回顾了顺德党组织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曲折历程,展示了顺德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品质和一心为民服务的情怀。
伦教三洲
特色文化灰雕“回放”抗战故事
从三洲678文化街入口进去大约200米,三洲烈士公园广场、三洲抗日烈士纪念碑、梁棉旧居纪念馆、在建的革命老区纪念馆,这里就是伦教精心打造的党员教育基地。
13棵英雄树(木棉树)坐落在烈士公园广场两边,梁棉旧居纪念馆旁的一棵英雄树,是村里乘凉的好地方。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这棵树吸收了梁棉的英雄气概,所以长得特别茁壮和高大。未来,将邀请老党员在英雄树下给群众、青少年学生讲述革命故事。
梁棉旧居纪念馆
广场中央,“三洲革命老区”、“党员教育基地”几个火红的大字连同灰雕特别引人瞩目,有六块主题鲜明的灰雕位于抗日烈士纪念碑两侧。
这六块灰雕的主题分别就是“三洲抗日战士开展敌后抗战工作”、“开设农场生产敌后抗战物资”、“西海大捷”、“歼灭胡须葵”、“三洲抗日战士加入解放全中国的战斗”、“解放顺德”等。当年,珠江纵队在广东、粤桂湘战区抗日战争战绩辉煌,共参与战斗83次,其中多个典型故事成为一时佳话。
清晖园邓小平纪念馆
珍贵的历史照片都在这里
2004年8月,位于清晖园内的邓小平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展馆以数幅真实图片、特别是邓小平先后两次视察顺德的历史图片,展示顺德发展与邓小平之间的紧密关系。
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顺德清晖园参观
大良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陈列馆
重现农军干校历史岁月
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
西山庙三元宫内的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陈列馆,馆内共分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五四”运动前顺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反映大革命时期中共党组织在顺德的建立、发展情况以及介绍农军干校的情况和贡献。
据馆中资料介绍,该校建立于1926年3月,是当时广东省最早的县办农军干校之一,1994年12月,这里被确定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级部门的维护下,馆内古韵悠扬的建筑、雕梁画栋仍存留得十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