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668厘米,高388厘米,承载了158个人物,41个故事的佛山祖庙庆真楼父母殿真武灵应木雕组画今天上午揭幕。该木雕制作者为广东普宁木雕世家第五代传承人陈泽铭师傅,他采用了透雕、深浮雕等多种手法,活灵活现地展现了真武大帝从出生、修道、成仙和灵应的系列故事。
佛山祖庙庆真楼父母殿位于正殿之后,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是祖庙古建筑群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建筑。此楼通高两层,歇山顶砖木结构,锅耳式封火山墙,正脊有清光绪年间添建的陶塑人物瓦脊一条。在佛山古八景中,曾有“庆真楼观”一说,庆真楼高16.63米,在清代是佛山古镇最高的建筑,站在庆真楼上,可俯瞰佛山镇全景。
庆真楼是为隆祀北帝圣父母(明真大帝、善胜皇后)而敕建的神殿。2014年,本着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存、还原庆真楼历史面貌的宗旨,佛山祖庙正式启动北帝父母殿复原工程,致力全面恢复父母殿原有格局。2016年,已故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更亲自为庆真楼父母殿题写楹联,参照武当山金顶山父母殿内原有楹联“德育玄天圣父母,功垂造物大乾坤”留下可贵书迹。2016年三月初一,庆真楼父母殿正式重光开放。
今天揭幕的庆真楼父母殿真武灵应木雕组画,长668厘米,高388厘米,主体材质为樟木,所有人物故事图案均以潮州木雕技艺全手工制作而成。组画画面依据明版《真武灵应图册》所载的八十二幅单页工笔彩绘图画及相关题记进行整体创作,共雕制了158个人物,配合着云海楼阁、娇花虬枝的背景纹饰,承载了其中41个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了真武大帝从出生、修道、成仙和灵应的系列故事。
木雕制作者陈泽铭师傅为广东普宁木雕世家第五代传承人,16岁开始学习木雕,在潮汕地区祠堂、庙宇的建筑木雕行业内早已声名远播,曾参与过广州陈家祠的馆藏木雕神案修复项目,并在陈家祠聚贤堂举办了个人作品展《心手相传——陈泽铭木雕精品展》。目前,陈师傅正致力于实践对潮州木雕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知多D:
《真武灵应图册》,由八十二幅单页工笔彩绘图画和八十三条题记纸页组成,前者为传说中的真武大帝修道成仙、因果报应事迹画面,后者为同一故事或长或短的题记。此图册主要描述了真武大帝出生、修道、成仙和灵应的系列故事。
关于《真武灵应图册》的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明代,另一种认为是明末清初的作品。另根据《真武图像研究》一书作者肖海明的研究,提出“从灵应本讲述的真武故事中提到的时间来看,早在晋代,晚至明朝永乐年间,大多数为北宋前期的故事。就灵应本反映的图像内容来看,绝对是清代以前的,没有一点清代的痕迹”,因此认为“《真武灵应图册》应为明代的作品,如果真是清初的作品,那也一定是按照明代的底本所绘,绝不会是清代的新创”,此亦系谓之“明版《真武灵应图册》”的由来。
【记者】李晓玲
【通讯员】伍嘉雄
【图片】周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