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涌人爱听戏远近都是有名的。在麻涌,随处可以听到悠扬袅袅的粤曲,故此麻涌又有“中国曲艺之乡”的美称。踏访麻涌的游客们,往往会在旅途中因为一段悦耳动听的粤剧而驻足良久。
麻涌兰陵大戏台正是在麻涌听戏的好出去。这里有雕梁画柱,雕刻了龙凤呈祥、松鹤喜鹊、招财进宝这些传统的吉祥雕像,还有一出出生动的戏文图。一到晚上,这座古色古香的戏台里就会锣鼓声起,粤韵飘扬。
据介绍,兰陵戏台始建于清顺治十一年 (1654 年 ),距今已有 360 多年历史。随着历史的变迁,兰陵戏台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麻涌重新修建的“兰陵戏台”,但风韵犹在,通过古朴的雕梁画柱依旧能感受到当时麻涌厚重的粤剧文化。
兰陵戏台,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末年,萧氏祖先从中原转道安徽进入江西的景德镇,对景德镇戏台赞口不绝,并发誓有朝一日要建造一座一模一样的戏台。后来萧氏祖先继续南迁至古梅乡(麻涌),后人萧奕辅于清顺治十一年修建“兰陵戏台”,完成了祖先的心愿。但清朝的“兰陵戏台”,早已湮没于岁月无从寻觅。
为了重建戏台,麻涌镇工作人员专门到江西景德镇故地重游,寻找到一座与萧氏祖先描述相近的清代古戏台,由于该戏台年久失修,麻涌认真为戏台的每一块古砖做好标记,然后运回麻涌复原。至此,“兰陵戏台”在麻涌重获新生,成为体验“古梅乡韵”乡村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兰陵戏台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宽18米,深11米,高9米,戏台配以大量的祥禽瑞兽作为装饰,戏台木构件上雕刻有精美的龙凤浮雕,寓意龙凤呈祥。
戏台正面上方屋脊的两端有挺拔的飞檐翘角,飞檐饰有生动的人物造型,翘角饰有造型优美的鳌鱼,寓意事事如意,鱼跃龙门,独占鳌头;两边屋脊上的小松鼠寓意万代绵长,多“子”多“福”,类似的古戏台在珠三角已较少见。
兰陵戏台的修建,为麻涌本地人民以及来麻涌旅游的游客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欣赏品味粤剧的平台,为麻涌古梅文化注入更加丰富的元素,成为了麻涌的一热门旅游景点。
【记者】卢真伟
【实习生】李亮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