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养殖新时代,我们是鱼虾健康的守护者。”3月12日下午,首届全国渔医大会在广州颐和酒店盛大开幕;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疫病防控处高级工程师余卫忠、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颜远义、南方农村报社总经理张璐、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昌福、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杨先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印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曾令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院王江勇、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顾泽茂、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黄晓红、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汪开毓、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鲁义善、大北农神爽水产总裁易敢峰、渔美康创始人兼总裁刘绍春、广州精博负责人李志文、坤源总经理潘逢文、上海泓宝董事长邹国忠、西安斯凯达总经理王玉萍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全国的渔医、经销商、养殖户和企业技术员共400多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 未来动保行业四大趋势 —
当前的动保行业,用乱世来形容并不为过,秩序混乱、行业低迷,新进入的强者大举抢占地盘,在原本就模糊不清的乱局之中,很多企业甚至看不到未来的生存机会。
乱世出英雄,未来动保行业会形成什么样的格局,目前言之尚过早,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能够杀出残酷的竞争重围,必是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能够给予行业和用户真正的价值,能够经受风波考验而屹立不倒者。
把脉动保行业,我们可以看到其一路走来的发展脉络,时至今日,动保行业即将面临洗牌和整合的大变革,结合当前行业特征及动向,可以看到未来将出现四大趋势。
趋势一:大量企业退出市场
大量动保企业即将死去,这是行业内不少人的观点,事实上也是如此,以中国养虾重镇湛江为例,在上个世纪,养虾业一片红火的时期,不仅饲料、虾苗和流通业如火如荼,动保行业更是兴旺发达,仅湛江一个市,粗略估计,大大小小的动保企业就达到上百家。
然而今天来看,随着病害高发、养虾业进入低谷,当年曾经热闹非凡的数十家企业,除了一两家外,其它公司很难在取得更大的发展,要么转战其它品种,要么投身新的产品领域,湛江只是形势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随着虾、蟹等特种品种的发展,行业的高利润,支撑起了大量以此为主营业务的的公司,特别是微生态制剂快速起步,其准入门槛之低、投资回报率之高,令无数人趋势若骛。但是,虚假的繁荣并不能持久,在严酷病害的考验之下,以分装仿冒为主要手段的产品效果越来越差,在失去客户群的信任之后,企业注定难以为继。
趋势二:渠道更加多样化
怎样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和流通成本,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是从业者们多年来所思考的问题。在动保产品交易链条中,高额赊销始终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更恶劣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经销商并不具备技术服务的能力,要么是产品卖了就算,要么是四处出击、事倍功半。
以利洋、好润为代表的直营/加盟模式,以渔愉鱼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模式,引发了业界渠道变革的浪潮,商业模式最终的发展方向,都是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和物流业的高度发达,更多的企业开始尝试更加便捷的交易模式。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商业模式本身无对错,只有适应与否的问题,几乎所有模式都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动保产品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其价值在于帮助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这也是所有商业模式最终的归宿。
趋势三:马太效应形成
在市场低迷时期,虽然大量公司发出哀叹,但我们也看到了快速发展的强者。对于动保企业来说,与其说现在市场行情差,还不如说是市场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是病害严重而且难以控制,另一方面是水产业面临“减量增效”的格局性变革,养殖业的变迁,从客观上对投入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能浑水摸鱼的操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愈强者愈强,能够扎根多年而屹立市场,甚至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企业,都是具备核心竞争力、充足技术储备,真正能够为客户带来价值的公司,在经历劣币驱逐良币之后,行业进入大整合的前夜,正是这部分优秀企业脱颖而出的时机,在第二天的朝阳来临时,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
趋势四:产品力决胜未来
营销越来越不重要,产品力是决定未来的唯一因素,一切商业模式的根源都在于此。前不久一位饲料业巨头的掌门人做出如上判断。这个结论,放在动保行业也同样适合,很多动保企业的产品为什么会失去效果,其核心原因就是没有技术含量,依靠低价或者高赊销、高折扣进行营销,而在缺乏标准的行业中,为了满足这样的营销手段,产品质量只能越做越差,最终失去市场信任。
而真正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却可以完全摆脱同质化的泥潭,依靠技术建立壁垒,在确保产品能够真正服务客户的同时,也为企业加强了抵抗低级竞争的武装。所有企业都在说要服务客户,靠的是什么?除了人员就是产品。在动保行业多年发展过后,整合在即,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失去了武装自己的机会,对此不应感到遗憾,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期待新的格局。
全国渔医大会联合发起人
(排名不分先后)
王印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陈昌福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杨先乐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顾泽茂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秦启伟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教授
汪开毓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鲁义善广东海洋大学教授
曾令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王江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院
全国渔医大会得到行业顶尖专家的鼎立支持和指导,全国渔医大会组委会特别推举9名资深专家作为发起人,我们要与专家一道将大会办成品牌活动,为水产病害防控的从业者发声,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
— 嘉宾演讲 —
全国水生动物病情分析及趋势
余卫忠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疫病防控处
高级工程师
2017年,共设置测报点4131(4122)个,参与测报工作的人员约6000人,其中一线测报员2401人(2322);监测养殖面积29.45万(30多万)公顷;全年监测到发病养殖品种63(72)种,监测疾病106(92种)。
孔雀石绿的禁用及其替代药物研发
杨先乐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水霉病是水产养殖当中的常见疾病,每年给水产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早年,养殖户主要通过使用孔雀石绿来防控水霉病,由于孔雀石绿具有高致癌、致畸等危害,自从2001年制定行业标准《NY 5071-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修订版NY5071-2002),首次将孔雀石绿列入水产禁用药物目录。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预防和治疗水霉病的特效药处于市场空白。
上海海洋大学杨先乐教授团队经过了近18年研究,获得了在安全、药效、价格等方面完全可以替代孔雀石绿的抗水霉活性物质——甲霜灵(美婷)。据杨先乐介绍该产品没有毒性,对人体安全,对环境安全,对水产养殖动物安全。它主要针对水产动物真菌性病原,此外对主要水产细菌性病原同样也具有良好的抑杀作用。对草鱼、鲫鱼等品种的水霉病均有较好的效果。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杨先乐还表示渔医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职业,相比于兽医,渔医要面对的是生长在水中的水产动物,难以观察,治疗过程全在水环境中,治疗难度更加艰巨。因此渔医更应当得到行业的尊重。
水产动保进入中草药发展新时代
顾泽茂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我国在养殖中应用中草药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用枫树叶浸泡来治疗小瓜虫。从剂型来分,可以大致分为液体、半固体、固体、气态等类型,目前我国的中药资源超过12000种,在水产动保产品地标升国标过程中,进入目录的有49种。
近年来,在国际上,“植物提取液”的观念正在逐渐得到认可,从功能类型分,主要有促生长、增强免疫力、抗菌、抗寄生虫等作用,例如近年来就有学者就利用五倍子提取物、姜黄素来处理小瓜虫,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根据数据显示,中药提取物对小瓜虫离体幼虫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对包囊和滋养体阶段处理效果不明显。
经过观察发现,小瓜虫在鱼体寄生时,主要寄生在真皮层以内,即体内寄生,和车轮虫和斜管虫不同,所以我认为外用药物泼洒对小瓜虫作用不显著,所以,中药对抵抗小瓜虫最大的意义,在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在病毒病方面,我们用三黄粉、大蒜素、大青叶、贯众等提取物,去处理草鱼出血病毒。从感染机理来说,病毒的增殖主要依赖宿主细胞,防治病毒病,可以通过调节宿主细胞免疫力,提高抵抗力来实现。另外,中药对修复肝脏、改善消化系统有理想的效果。
从多年来的观察发现,中药具有众多优点:来源丰富、污染性小、不容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但是现在中药作用的机理和过程,还有很多地方不清楚,同时也需加强对疾病病原的生活史、生活特性做更深入研究。未来中药的研发方向,一是新药的不断开发、二是有效成分的提炼、三是复合型药物的研究开发。
我国海水养殖鱼类病害现状及防控对策
黄晓红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教授
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2015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699.65万吨,其中,养殖产量4937.90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73.7%。海水养殖产量1875.63万吨,占水产养殖产量的38%,比2014年增长3.5%。
但是,病害暴发流行已经严重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报道的水产病害种类多达200余种,常年养殖病害发病率达50%以上,损失率20%左右,每年因水产养殖病害问题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之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016年我国水产养殖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73亿,其中鱼类占39.6%,甲壳类占32.4%,贝类15.2%,其它12.8%。
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经济损失
年份
水产养殖产值
(亿元)
病害损失
(亿元)
所占比例
(%)
2012
6459
141
2.19
2013
6522
150
2.3
2014
7865
140
1.78
2015
8282
135
1.63
目前我国海水鱼存在以下问题:
1、海水养殖品种病原种类繁多,检测防控困难
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60多种,病原种类多,发病流行规律复杂,需要针对各种病原开发诊断检测技术,并研制有效的免疫防控的制品,包括疫苗、免疫增强剂等,增加了鱼类养殖病害防控的难度。
2、商品化的免疫防控制品非常少
疫病检测与诊断技术手段落后,实用化水平较低。大多数仅限于实验室应用。检测产品在技术水平、易用性、产业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上市的国产商品化海水鱼类疫苗较少:疫苗制剂的技术含量欠缺、审批程序繁琐及推广应用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了水产疫苗的商品化进程缓慢。
3. 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养殖健康管理技术落后
| 海水鱼类养殖病害防控对策与进展 |
1、水生动物疾病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
发现了诺卡氏菌、无乳链球菌、大口黑鲈和中华鳖虹彩病毒、丹江鳋、海水鱼类虹彩病毒、神经坏死症病毒等新病原,完成了多种病原的功能基因组学和感染致病机理研究,建立了多种海水鱼类细胞系,构建了防控海水鱼类重要传染性疾病研发技术平台。
完成了大黄鱼、石斑鱼、鲆鲽鱼类和草鱼的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大量免疫和抗病相关的功能基因。这些研究为开发高效疫苗和抗病生物制品等奠定了基础。
2、水生动物疾病检测技术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技术等常规免疫学技术仍在广泛应用与发展.
PCR、实时灾光定量PCR技术广泛应用于病原菌及病毒检测.
新检测技术—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检技术.
核酸探针、基因芯片、核酸适配体等高敏感、高准确性的快速检测方法开始应用于水产领域.
3、鱼用疫苗研制技术
第一个获国家批准生产的疫苗: 草鱼出血病活疫苗,兽药生字(2011)190986021;
第一个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的海水鱼类疫苗: 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株)【2015】新兽药证字30号);
“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灭活疫苗”获得生产批文。
4、鱼用药物和微生态制剂创制及应用
开发了系列渔用中草药制剂。如:由黄连、贯众、黄柏、黄芩和甘草组成的中草药制剂,添加在鱼的饵料中使用,防治淋巴囊肿病毒病效果好,对鱼体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增强鱼类体质,促进生长,且对养殖水域无污染。
水产微生态制剂进一步得到应用和推广。例如硝化细菌,乳杆菌,节杆菌和芽孢杆菌等,既有单菌制剂也有复合菌制剂。
神爽水产志在创全球水产营养与健康高效养殖解决方案领导者!
易敢峰
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总裁
中国水产行业的主要特点:
1.养殖量大且水产品种类丰富(100+)
2.产业区域特点明显
3.季节性非常明显
4.产业链比较漫长且影响因素比较多
5.产业金融资本比较缺乏
6.养殖模式非常多元化
7.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8.市场价格波动性大
9.环保与食品安全及成本压力在不断增加
用全身心的爱迎接水产行业的智慧时代,未来动保增长至200-300亿;
而且,全国水产业拥有上万亿规模,整个水产环节转型升级,水产养殖效率很低,生产力很低,如何从数量转化成质量,再转化成品牌;现在全国水产饲料2000万吨增长至3500万吨,全国拥有4000多万亩,未来动保增长到400-500亿元甚至700-800亿都有可能。
未来水产业全面变革,全面升级,正式进入六个新时代。
1,一个水池行业全新时代,水产行业生物科技新春天
2,一个大招品牌珍贵时代
3、一个科技创新巨变时代
4,一个商业模式颠覆时代
5,一个专业聚焦唯美时代
6,一个合作共赢分享时代
互联网+渔业的六大崭新特征
智能化(智慧渔业)
科技化(科技上扬)
工业化(成本精细)
资本化(金融助力)
生态化(绿色环保)
品牌化(安全可溯)
互联网+智慧渔业六大核心价值
来源稳定产品供应(养殖基地)-Supply
全程可溯质量管理(标准体系)-Traceability
科学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保证)-Safety
成本最优生产体系(成本管理)-Cost
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健康高效)-Production
非凡价值品牌增值(品牌认同)-Branding
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未来的5-10年中,中国将会开始发生新一轮消费变革,
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将成为“新常态”;盛迎神爽水产新时代
神爽,更科技,更盈利,更专业,更未来!
神爽 - 一种高端品牌,激情创业的精神!
更科技- 一种更为先进的生产力!
更盈利-一种互联互通共创共赢新商业模式!
更专业-一种更为先进生产方式和核心竞争力!
更未来-一种更代表趋势和未来的生产关系!
互联网+科技时代智慧渔业,水产界的腾讯(平台)+ 阿里巴巴(服务),神爽水产志在创全球水产营养与健康高效养殖解决方案领导者!
— 感受一下火热的现场 —
— 活动议程 —
(最终以活动当天为准)
4月12日上午
9:00-13:30
会议签到、企业布展
4月12日下午
14:00-14:15
开幕,领导致辞
主题报告
14:15-14:45
全国水生动物病情分析及趋势
主讲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领导
14:45-15:15
孔雀石绿的禁用及其替代药物研发
主讲人: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杨先乐
15:15-15:45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药物研发进展
主讲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顾泽茂
茶歇15min
16:00-16:30
我国海水养殖鱼类病害现状及防控对策
主讲人: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教授秦启伟
16:30-16:50
新时代水产行业生物科技创新与应用展望
主讲人: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总裁 易敢峰
4月12日晚上
中国水产业(动保)风云榜颁奖典礼暨欢迎晚宴
18:00-21:00
4月13日上午
主题报告
8:30-9:00
微生态产品的研发路径和发展趋势
主讲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汪开毓
9:00-9:20
解码“渔美康现象”——水产动保企业快速成长之道
主讲人:渔美康集团创始人、总裁刘绍春
9:20-9:50
免疫学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水产疫苗研发新进展
主讲人: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鲁义善
茶歇15min
10:05-10:35
淡水鱼类病毒病防控技术和药物研制新进展
主讲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曾令兵
10:35-11:05
水生动物细菌病防治及细菌耐药性研究
主讲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院王江勇
11:05-11:25
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技术在水产疫苗上的应用前景
主讲人:第四军医大学教授黄威权
11:25-11:45
水产养殖正走向绿色生态文明新时代
主讲人:上海泓宝绿色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国忠
4月13日中午
12:00-13:30
午餐、午休
4月13日下午
13:30-14:00
水产病害流行趋势预判及渔药使用现状分析
主讲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昌福
14:00-14:30
重大疫病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病原多样性及其防控技术
主讲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印庚
14:30-16:00
渔美康特约·渔医思想汇
— 精彩花絮 —
主办单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指导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承办单位:
南方农村报社、农财宝典、新渔网
特别赞助单位:
北京渔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
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泓宝绿色水产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坤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奥可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康洁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泰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斯凯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河南安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
厦门市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绿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科宏达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根源生物集团
佛山市顺德区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广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粤晋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创美克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百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芳草安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远大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茂名市电白区亚伯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绿百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渔东伽渔业物资有限公司
广州双螺旋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粤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清远海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明天
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