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料|租购同权、学位到房,广州多区发文明确!租户子女怎样才能上对口中小学?

粤有料
+ 订阅

文|有料哥

今年年初,广州市教育局发布消息称,2018年广州将率先推进“租购同权、学位到房”。“租购同权”如何落地?不少“租房者”翘首以盼。

近日,广州多区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细则。虽部分区文件仍处在征求意见阶段,还有部分区相关文件未发布,但租户子女可以统筹入读该区小学成为共识。

不过,虽然承租人子女可以就近入学,但是在部分区其性质是“统筹生”,而并非“地段生”。这意味着,租户子女按区域统筹就近入学,但并非一定入读所租房屋所对应的学校。但在南沙区则明确,户籍与租赁房屋地址一致且为唯一居住地的按适龄儿童满足“人户一致”条件,户籍地所属公办小学对口安排入读。

各区招生细则不尽相同,为此有料哥进行了梳理,马上把干货送给你!

天河:招生对象首次单列“承租人小学毕业生子女”

去年7月,广州市政府正式发布《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租购同权”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我国地方政府的正式文件中。

保障公共服务权益,教育保障势在必行。据此,在天河区的招生细则中,首次将承租人子女单列纳入招生对象范围,并界定了“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的概念。所谓 “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是指在广州市内无自有产权住房,以其租赁房屋所在地为唯一居住地,持有住建部门认可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的承租人的广州市户籍适龄子女。

在番禺区、南沙区公布的招生工作细则中均明确,广州市户籍但非该区户籍的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在广州市内无自有产权房,以其该区合法租赁房屋作为唯一居住地,且可出具有效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的,可统筹安排入读辖区内公办学校或含政府补贴学位的民办学校。

不过两区对房屋租赁合同有效时间的要求有所不同,南沙区要求提供上一年8月31日前签订但仍属于有效状态且已备案登记的房屋租赁协议,备案证明需连续不间断租赁同一套房产;番禺区则要求小孩入学当年5月31日前办理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

在多区公布的政策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小学招生还是初中招生,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均由居住地教育指导中心根据本学区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其小孩入读本学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起始年级(含政府补贴学位的民办学校),承租人子女的教育权利获得充分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符合条件的承租人需要满足广州没有自有产权的房子、以租赁房屋为唯一居住地、租赁合同需要备案证明等条件。

南沙:户籍与租房地址一致可入读对口小学

“租购同权”落地,是否意味着承租名校地段房屋就能上名校?实际上并非如此。

实际上,按照各区政策,区教育局将按照承租人提供的房屋备案租赁合同地址为实际居住地,由区教育局为其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学位,保障其就近入学权利。也就是说,虽然承租人子女可以就近入学,但是其性质是“统筹生”,而并非“地段生”。

比如,番禺区相关文件就明确,租房者统筹安排入学主要是落实其义务教育学位,并非确保其入读地段对口学校。在安排就读学位时仍有先后次序。如果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番禺优先解决番禺区户籍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接下来依次是解决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入学、解决来穗人员子女“积分申请入学”、解决住宅小区业主子女入学、解决跨区域或普通借读适龄儿童入学。

在南沙,租房者也有可能被纳入“人户一致”管理。儿童户籍地址如与合法租房地址一致的,其父母(其他法定监护人)须在广州市内无自有产权住房、以南沙区内租赁住房作为唯一实际居住地符合“人户一致”条件。

也就是说,具有南沙区户籍且符合上述“人户一致”条件的适龄儿童,可按适龄儿童户籍地所属公办小学对口安排入读。如对口公办学校学位不足,按购房或自建房时间或租房先后顺序进行录取,录满为止,未能被对口小学录取的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或户籍所在地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安排就近入读辖区内公办小学。

租离名校近的房就一定能上名校吗?

有料哥想要提醒的是,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公办小学招生地段原则上为学生户口地址与学校距离在3公里以内。所以说,不一定离名校近的就是学位房,“租离名校近的房就能上名校”更是对政策的误读。

与此同时,户籍和租房地址一致,也就是要实现租房落户,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租满一年并网上备案,提供合法的租房合同。还要必须提供户口簿及业主、户主同意搭户的证明。

“毕竟,老广信奉的是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哪个房东会把房产证户口本拿去给租客落户啊,不嫌麻烦手尾长啊”,包租婆阿敏撇撇嘴说。

所以,有料哥的建议是,在目前积分入学租房积分比重增加的基础上,非户籍来穗人员子女可以考虑积分入学。从广州各区已公布的积分入学实施细则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区都增加了租房积分的比重。无论是购房还是租房,在“合法稳定居住”指标上,都能够获取同样的分值。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区满足人户一致的条件也是有机会入读到对口小学(比如南沙),不能满足则统筹入学。

另外,有料哥还要提醒的是,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公办小学招生地段原则上为学生户口地址与学校距离在3公里以内。所以说,不一定离名校近的就是学位房,“租离名校近的房就能上名校”更是对政策的误读。

◆有料哥说◆

满足租户需求要保证优质公立学位供应

其实,不论怎样的“花式政策”,要保证“租购同权”,满足租房者的就近入读需求,重点是从源头给优质教育学位做增量。因为没有学位,要同时满足购房者、租房者的学位需求就是空谈。

比如说在去年,广州市天河区首次实施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有近3000人申请积分入学,共2606人成功排名。最终,天河按招生计划拿出1348个学位,解决了约50%申请人的子女入学问题。

为了增加优质公办学位,广东已经在行动。广东省政府日前发布《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就提出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确保满足适龄儿童及学生学位需求,切实消除大班额。

去年以来,广州坚持“两条腿在走路”,对中心城区来说,积极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是要紧事。根据去年各中心城区公布的招生计划,复办初中、名校分校的优质资源扩容成为亮点,随着今年华附初中等的复办,中心城区的公办学位预计将再有扩容。

而对于外围城区来说,更要紧的是将中心城区优质资源向外辐射扩散。长期以来,广州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多集中在老城区,广州通过教育集团、教育集群等方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现在,广州每个外围城区均至少有1所市属中小学校在该区域新建公办学校校区,每间市属中小学校均到外围城区新建1所公办学校校区。也就是说,随着教育资源越来越均衡优质,以后孩子不用挤在中心城区,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了。

广州推行“租购同权”,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我们可以看到,在城市治理中,区位、产业无疑是彰显区域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则是衡量人居环境、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将会吸引更多高端企业、人才落户,而教育又为他们安居乐业、提升幸福感、归属感提供后盾保障,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策划】肥

【撰文】陈芳庭

【校对】蓝淑茹

编辑 董晨晨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