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1个学位763名教师,两个计划增量看南海公办中小学师资保障力

佛山大课堂
+ 订阅

4月8日,随着7镇街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方案出炉,佛山南海释放学位供应再加码的信号。在2017年新增学位过万个、计划招生数达45280个的基础上,南海新一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计划招生人数再增7401个,达52681个,实现16.34%的大额增幅。

戴嘉信 摄

与此同时,为迎新学年而开展的教育系统公办教职员公开招聘计划也已进入尾声——就在一个月前,这场招聘刚刚公布了2269名应聘者的复试成绩。从年初公布的《2018-2019学年度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系统招聘教职员计划(初中、小学)》看,相比往年,南海的招聘人数猛增七成,达763人,其中过九成的师资将往公办中小学校输送。

7401个计划新增学位和763名教师招聘计划,这两组数据之间,提示着南海面临的新难题:实现学位年供应量快速递增的同时,优质师资力量如何保障?

猛增的公办教师招聘计划

近八成名额落在南海东部和中部4镇街

对于南海区而言,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些新生血液该从何而来?对比近五年的公办教职员招聘计划,不难发现南海今年在师资需求表现之强烈,南海释放出了全力保障公办中小学优质师资力量配置的积极态度。

南海近五年公办教职员招聘计划数一览:

从表格中,不难得出三个结论:

结论一,南海的公办师资需求从2016年起猛增,至2018-2019学年的增量更直接等于2014-2015全学年招聘计划量。

结论二,对比上一学年,南海2018年的公办教职员增量达到了71.46%,为历年之最。

结论三,与省内其他地区一样,公办中小学校输送的师资需求占了南海全学年公办教师招聘总量的绝大部分。这种师资需求在去年起持续走高,连续两年超过93%。

以2018-2019学年为例。这一学年,南海区教育系统拟公开招聘的763名公办教职员中,区直高中、业余体校、星辉学校共32名,职业学校11名,初中、小学720名。公办中小学校输送的师资需求超过九成,占比达94.36%。

哪些区域的需求最为旺盛?东部三镇街(桂城、大沥、里水)和佛高区核心区所在的狮山镇。

从招聘计划可见,在公办中小学中,东部三镇街(桂城、大沥、里水)和佛高区核心区所在的狮山镇的师资需求最大,其总和为554人,占比为76.94%。换言之,接近八成的新聘任公办中小学教师将被放入上述四个镇街。

具体镇街需求见下表:

可以看到,在南海总体的公办中小学师资需求中,以小学阶段的需求最为紧迫,里水镇甚至将超过95%的公办教师名额用在了小学教师的招聘上。

梳理需求师资的学科分布,语文、数学、英语这三个主科集结了470个公办中小学教职员名额,占比超过65%。

新一年,南海对语文教师的需求最大,计划招聘数为240人;数学教师的需求次之,为134人;英语教师的需求为96人。

除此之外,在南海区2018-2019学年度的公办中小学教职员计划中,还需招聘政治(品德)教师12人、历史教师10人、地理教师6人、物理教师7人、化学教师6人、生物教师7人、美术教师35人、音乐教师40人、体育教师56人、信息技术教师23人、心理教师21人、校医9人、科学教师14人、特教4人。

新增学位分布中的师资需求关联

近半数学位计划增量落在南海中部

对于当年的招生计划可见,从师资需求上的镇街分布上预测该镇街的学位供应增量基本上是可行的,数据的比对进一步证实了二者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值得注意的是,“招生计划”本就是个有趣的话题,梳理过去几年的招生情况下,最终的实际招生人数均多于计划数。

位于南海中部的狮山罗村光明新城小学在2016年8月的故事是一例。这一年,因新楼盘扎堆插班生暴增,这所小学不得不调整招生计划,在原本学位最为紧张的一年级,在原定8个班的基础上扩大到15个班。这不但在说明了南海优质学位资源的紧俏,也提示着师资、校舍等投入的强烈需求。

然而,作为每一年公办中小学招生政策中统计口径,对“招生计划”的分析,依然能帮助人们快速地找到学位增量的地区分布的准确讯息。

对比2017年和2018年的招生计划可见,相比去年,南海区今年7个镇街的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招收人数普遍上升。若以区域划分,新一年的52681个学位中,一半来自东部三镇(街),即桂城、大沥和里水,共计26838个。其中,公办小学的计划招生数为17424人,公办初中的是9414人。

佛高区核心区所在的狮山镇上涨幅度最大,从去年的10676人,上涨至今年14180人,涨幅达到32.82%。

其他镇街的增量如何呢?详见下图:

桂城的增量仅次于狮山,增加了1459个学位,增幅为15.00%。其中,小学学位占比达到96.85%,为1413个,初中学位为46个;

九江,增加了325个学位,增幅为10.15%,其中小学225个,占了增加数的69.23%,初中学位数为100个;

西樵,增加了659个学位,增幅为15.82%,其中小学489个,占增加数的74.20%,初中学位数为170个;

丹灶,唯一一个与去年持平的镇街,即学位数无增减的镇街;

佛高区(狮山),增加了3504个学位,增幅为32.82%,其中小学2744个,占增加数的78.31%,初中学位数为769个;

大沥,增加了684个学位,增幅为7.52%,其中小学546个,占增加数的79.82%,初中学位数为16个;

里水,增加了770个学位,增幅为15.06%,其中小学540个,占增加数的70.13%,初中学位数为230个。

从数量上看,新增的7401个学位中,有接近半数位于佛高区核心区所在的狮山镇,为47%;桂城的新增学位贡献度排行第二,为20%;里水以11%排行第三,大沥、西樵均贡献了9%的新增学位,九江为%,丹灶是唯一一个与去年持平,即学位数无增减的镇街。

在学位增量中,小学学位的占比基本在70%以上的水平,这与公办教师招聘计划中反映出的特点一致。

其中,桂城的小学段学位占比是最高的,新增小学学位比例占其总增量96.86%。也就是说,在桂城,每新增100个学位,便有超过96个是落在小学上。

(红色表示公办初中段新增学位数量,蓝色表示公办小学段新增学位数量)

资深教师与新教师结对成“师徒”

南海力促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融通发展

通过新增学位分布中的师资需求关联性分析,可以发现,因应不同区域的学位发展需求,南海正积极加大投入,保障师资供给。

戴嘉信 摄

梳理该区的各个镇街的师资队伍建设资料可见,在公办教师队伍之外,各镇街也逐年加大临聘专任教师的招聘力度。单是在大沥、狮山两镇,2017-2018年度招录的临聘教师便分别达到了224人和205人。

“因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我们的公办学校教师人数也逐年递增。”大沥镇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2015年,该镇的教师数为2457人,2016年为2538人,2017年为2758人,三年来教师人数的平均增长率为6个百分点。

教师队伍的逐步壮大,为公办学位的持续增加提供了人力保障。然而,对于“教育强区”之名的南海而言,新生血液的大量涌入,也为南海如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义务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全新要求。

如今看来,南海区的谋划早已开始。正是在师资需求猛增的2016年,南海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方案(2016-2020年)》,提出将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融通发展。

如今,在南海,多个镇街正展开新一轮的探索。在桂城,新一轮学区管理探索在4月8日启动,建立五大学区和民办实验学校联盟,推行学校的城市化命名;在大沥,以城南小学为代表,通过连续第二年开展“青蓝工程”,让资深教师与新教师结对成“师徒”,在“传帮带”中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毫无疑问,关于学位年供应量快速递增中的优质师资力量保障问题的答卷,南海区的答案值得期待。

【撰文】何帆燕 龚晶

编辑 肖霞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