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布心中学系统开发大德育、大阅读、大体育等五大校本课程。
农艺、刻纸、漫画、跆拳道、象棋、陶艺……在罗湖区布心中学的学生社团库里,大大小小近40个社团可供学生选择,目前学生全员参与。丰富的社团活动不仅没有影响学生升学,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布心中学学生考上区属重点、市属重点学校的人数不断增加。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4月11日下午,罗湖区教育系统第34期“每周一小时校长学习会”活动走进布心中学,深圳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罗湖区教育局领导班子以及全区公民办学校校长参观了布心中学各社团活动,并听取该校校长张汉亮作“‘五大行动’课程校本化”主题发言。
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人文优势明显、多元发展特色突出、个性特长张扬的学习型精品名校是布心中学的办学目标。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早在2015年,布心中学就结合学校实际大力开展“四点半活动”,并将学生社团分为科学艺术和阳光体育两大类型。用“俱乐部”的方式组织社团活动,是布心中学的创举。
值得一提的是,布心中学的成长手册与其他学校不一样,该校对学生的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特长进行分段认定。具体来说,只要参与了俱乐部,就认定为初段一级,参加比赛获奖,或者在校外参加培训成功考级,都可以不断晋级。
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布心中学是罗湖区比较典型的窄小、老旧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全员参与社团活动,学校将边边角角的场地利用到了极致。例如教学楼的天台就被利用开发成农艺与生态社团,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无土蔬菜栽培。
2017年8月,《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2017—2020)》(征求意见稿)公布,根据这一方案,实施“新素质教育”是2018年罗湖教育的重要关键词,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就是深入推进大阅读、大体育、大艺术、大创客等“四大行动”。
2017年9月,布心中学按照方案的精神讯速行动,在之前开展“四点半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正式启动大德育、大阅读、大艺术、大体育、大创客等“五大行动”,目前已实现行动课程化,课程校本化,参与课程全员化,课程图谱体系化。
在张汉亮看来,“布心”有丰富内涵,可阐释为“布道于心”,学校提出以“布道于心”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希望从布爱于心、布孝于心、布志于心、布智于心、布美于心五个路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希望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一生在中学阶段打造全面发展的人生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养成惠及一生的好习惯,比如,好的阅读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好的创造习惯等等。”张汉亮说。
2016年,布心中学获评深圳市“校园体育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学校。不久前,该校还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社团活动占据了学生课堂之外那么多时间,会不会影响到中考和高考?针对不少家长们关心的这个问题,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表示,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一定要协调发展,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学校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是顺应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一个趋势,在学校内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张扬学生的个性,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据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等级也将作为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用于划定招生学校录取标准,学业考试成绩同等情况下,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等级高者优先录取;自主招生学校要将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等级作为录取主要条件之一。
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音乐和美术科目考试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各学校组织实施,不纳入录取计分科目,但是会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的评价内容。“我们正和深圳教科院开发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系统,该系统可全程计录学生的活动和所获得的成果,最终形成学生电子档案,方便高中学校录取学生。”该负责人称。
【撰文】叶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