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时间”开启,“中国声音”令全球瞩目: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
……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世界经济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新近打响的中美贸易战将如何影响大宗商品?
总体来看,贸易战对各商品多空影响力度表如下:
具体到国内相关品种上,与研投专家的前期判断一致:工业品与黑色系将受到冲击,对农产品形成利好。
一
有色金属方面:影响不大
对于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和电器运输设备,美国将征收25%的关税,包括:航空产品、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等1300个类别。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在这些方面占中国出口的比重。
中国2017年出口产品金额为2.26万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为6674亿美元,占比29%,机电产品为13215亿美元,占比58%。可见中国产品中87%为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
根据美国公布的数据,美国2017年对中国进口金额为5056亿美元,占中国出口的22%。其中高科技产品为1711亿美元,占了从中国进口产品的25%,高科技术产品中信息及通讯占了90%。
根据2016年的数据,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产品中,电气设备、电器和组件占比为8.8%,运输设备占比为3.87%,以2017年仍以这个比例计算,进口额度在450亿美元,运输设备为195.66亿美元。2017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中,电器及电子设备为5986亿美元,运输工具为1000亿美元,可见美国占中国出口占比分别为7%和19%。
2017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994万,出口量为89.08万辆,汽车出口占比为2.9%。电器及电子设备中,空调出口占产量比为27%,为电器中占比较高的品种。综合美国占中国出口的比例,对中国产量占比的最大影响为1.89%和0.55%。
在有色的应用中,铜占了空调的15%,电子的7%,交通运输中占了10%;锌的消费中,运输占了21%,工业机械占了7%;铅中80%为电池;镍消费中8%为运输,机械制造和五金占为45%。综合来看,对有色的影响不会有很大影响。
二
能源化工方面:抑原油需求增长
短期对于原油市场的供需格局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中国当前从美国进口原油只有30万桶/日,相比日均870万桶左右的总进口量来说占比太小。
中美贸易战对于原油深层次影响未来可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贸易战会推高通胀水平;二是贸易战容易引发宏观经济下降,从而抑制原油需求增长。
观察历史数据可以得出,油价对通胀的传导是比较敏感,特别是当油价高于60美元以上,因为高油价可能会刺激农产品深加工需求,从而会推高农产品的价格,比如玉米等生物燃料的原材料。
不过,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却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全球经济出现下滑,那么将抑制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长,特别是中美分别是全球原油需求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两国原油需求对全球总需求比重高达32%左右,也分别是全球原油进口量最大的两个国家。
整体而言,贸易战容易引发通胀担忧,并且贸易战还容易引发市场对地缘政治的担忧,因此短期贸易战对原油有一定提振。但长期来看,贸易战将抑制原油需求的增长,对油价却是偏空的,所以后市还需观察中美贸易战演化的程度,贸易摩擦越大,对需求抑制越大。
国际油价与通胀对比图
三
钢材方面:出口形成较大利空
2017年,我国出口钢材7541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118万吨,占总出口比重仅为1.6%。事实上,随着贸易摩擦、反倾销、反补贴愈演愈烈,近年来我国直接出口至美国的钢材比例有逐步下滑的趋势,2016年该比例仅为1.1%,而这一比例在2006年曾高达12.2%。
因此,从直接影响的角度,本次美国进口关税调整对我国钢材出口冲击相对有限。品种方面,螺纹钢等棒线材的利空在此前“双反”举措中已经得到一定体现,后期加征25%进口关税对热卷等其他品种影响相对更大一些。
我国直接出口至美国的钢材占比较低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是钢铁出口大国,美国则是进口大国,而且从比重上看,两者均对其国内供需格局有较大影响。由于美国直接从中国进口量相对有限,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出口至东盟、韩国等地区的钢材,经过转口贸易和加工之后出口到了美国。
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共进口钢材3593万吨,前20大钢材来源国占比91%,而这些国家也是中国钢材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例如,2017年美国总共从韩国进口钢材365万吨,而我国出口至韩国的钢材数量高达1140万吨,占当年我国出口的15%。
出口对我国钢材整体供需格局影响较大
美国前10大钢材进口国
由于我国主要钢材出口国和美国主要钢材进口国高度重合,美国加征进口关税对钢材间接出口形成较大利空,而且此举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跟进上调关税,对我国钢材出口中长期影响不利。
另外,我国出口至美国的机械设备等商品,很多都是钢材的下游产品,如果其出口受阻,必将对国内钢材消费形成不利影响,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钢价构成压力。
文章来源:国投安信研究院 国投安信期货
整合:对冲研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