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广府文化发祥地,幸福开始的地方!

肇庆市旅游局
+ 订阅

肇庆古称端州,距离广州以西90公里,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草木丰盛,物种繁多,生态优良,是西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2200多年。肇庆既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粤语发源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最早的交汇处。肇庆之名来自宋徽宗,他登基后将端州改名肇庆并手书“肇庆府”的匾额,意为“开始带来吉庆的地方”。

首重生态文明的

自然之美

走进肇庆,不经意间就会闯进大片青山秀水,瞬间被林荫花影、湖光山色揽入怀中。在一片醉人的绿意中,被温润的心情变得格外柔软起来。城市与大自然的距离咫尺的亲近,心底烦躁与恬静的转换也是毫无痕迹。

湖在城中,山立城北,江绕城南,“山、湖、城、江”的独特风格,让肇庆有着与众不同的天然禀赋,山幽、林绿、水碧、气清、景美,灵秀悠然的气质与生俱来。清丽的绿色,将都市人都向往的简约生活演绎得既风情万种又诗情画意。
人间仙境七星岩
天上有七星成北斗,人间生七岩似星宿。在烟云绿水之间,不知是天上七星入凡间,还是人间美景胜似仙境。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山环水绕,得天地之精华,写千年之诗廊。这里是期待了千百年的寂静,让人忘却喧嚣和浮躁,如同在水墨画间行走,每一分景致都是那般宁静、淡泊、雅致,只有细细品、慢慢赏才能体会其中滋味。
星湖国家湿地公园
星湖湿地公园于2007年被审定为国家湿地公园。其湖面广阔,湖水清澈,小岛众多,清雅绝俗、灌木满岛、水中羽杉、滩涂芦苇、湿地水禽、鹭鸟飞翔、金沙碧水、哇声鸟鸣、景观奇绝,充满自然、古朴、野趣、原生态,犹如人间仙境,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主要有白鹤、游鸡180余种。其中“湿地之神”中国著名文化鸟——丹顶鹤有45只,为中国南方数量之冠。还有亭亭玉立的宫廷美女——火烈鸟有150只。丰富的湿地风光及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天然佳景,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山水图画。
原始森林鼎湖山
鼎湖山是国家于1956年设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城市市中的原始森林。是植物的基因库,也是天然大氧吧,1979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系统的定位研究站。群峰之间,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林,构成了植被自然界演替的序列。四方物种,兼容并存,将鼎湖山装点得花枝招展、生机盎然。
鼎湖山仿佛北回归线上的绿明珠,山青、林绿、水润、气清。无论什么季节来都能与满山遍野的绿不期而遇,深绿、碧绿、浅绿、翠绿,深深浅浅的绿色晕染其间,让人目不暇接。进入丛林,古木参天,绿荫如盖,氧气之充沛,让全身每一个毛孔都畅快地呼吸。密林深入,庆云寺的钟声祥和悠长,禅心佛意让人洗却凡尘。
展现持续发展的和谐之美
肇庆的美,美在人间仙境七星岩,如琼林玉苑,让人荡气回肠,如饮醇酒。在烟云绿水之间,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600公顷湖面上,相传天上北斗星因羡慕这片绿水青山,化作七座山峰长守人间。
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飘带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连接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构成了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的景观,既有西湖的风情,也有阳朔的文雅,到处透露着自然的魅力,似远离人间。让七星岩享有“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天然山水盆景”之美誉。
怀集燕岩
怀集燕岩因无数的金丝燕在这里筑巢繁衍生息,故得名。每年六月初六,燕子就如约而至。洞内见金丝燕上下翻飞,燕影绰约。采燕窝人凭一绳索一竹竿,在毫无安全设施的情况下,攀登五六十米高的悬崖峭壁掏取燕窝,令人叹为观止。一溪清流贯穿洞中,溪长660多米,溪水长流不涸,可泛舟而入。只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溪边环绕着粉红的桃花,村前盛开着大片地熏衣草,宛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广宁竹海
千顷玉竹绵延浩如烟海,层层竹浪在风中摇曳生姿。广宁竹海,沿着美丽清澈的绥江曲折回环,两岸翠竹轻盈飘逸。翠竹掩映,蓝天白云,清新如洗。时有渔舟撒网,时有水鸟凌波点水,村姑在江边淘米,儿童戏水嬉闹,天然一幅水墨丹青。
春看竹雾、夏赏竹绿、秋览竹浪、冬观竹翠。清澈的绥江诠释着水的灵性,秀丽之水增添了竹的灵秀与峻逸。置身碧波荡漾的竹海,如金戈铁马的刚毅;漫步轻柔拂面的的竹道,又是万般清静典雅。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也是竹乡人的性格。
体验底蕴深厚的文化之美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和灵魂,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地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原始的宗教、祭祀、节庆、风俗、方言都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
“兼容并存、海纳百川”、“敬畏自然、崇尚传统”、 “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源远流传的广府文化、龙母文化、包公文化,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得到积淀与升华。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的文化的生长点。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肇庆人民世世代代躬耕劳作,凝聚了美丽的化身、善良的表率、智慧的象征、勤奋的楷模、正义的榜样,塑造肇庆这座城市的人文性格。
封开
西江贺江交汇之处的封开,素有“两广门户”之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岭南设交洲,下辖两广及交趾(今越南)一片地区,刺史治就设在封开,使封开成为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首府。封开在汉初取名广信,是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广信的以东划为广东,广信以西划为广西,广东广西得名由此而来。近年来经专家考证,“粤语”的发源地也在封开,长久的儒学遗风浸染使得这里文风蔚然,出现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岭南第一本经学著作《陈氏春秋》、“一门四士”就不足为奇了。
德庆
德庆龙母,是西江流域的守护神。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龙母诞期间,数十万信众不远千里而来拜谒,香火鼎盛,场面蔚为壮观。龙母包含着“母仪龙德”的中华品格,龙母广播恩慈、惠泽众生,万民敬仰,香火不断。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的品德薪火承传。
高要
八卦村,又名黎槎村,距今已经700多年的历史,呈八卦形态,布局精致,暗藏洛书柯的玄机,以中国古代儒家文化论述万物的重要景点《周易》的八种基本图形,这些房屋依山而建,环水而设,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卦形排列,呈贺形分布,一座座一排排,一圈接一圈,玄机重重,风格独特。村中有主巷十五条,横巷条,共九十九条巷道。周边是个圆形的护村池塘与环村大道,仅有南北两个出口与外界陆路相通,又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四会
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为平原与山区结合部,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因“四水会流”而得名。四会市区域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柑桔、塘鱼和会纸等,是全国著名的“柑桔之乡”、“玉器之乡”,其中邓村被誉为“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
四会造纸可追述到明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一张纸须经过浸、斩、干打、湿打、抄纸、松纸、晒等工序方能完成,步骤与明末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的十三卷记录的造纸过程一样。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古代造纸术的精髓,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活化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四会的玉石原料大都来自缅甸的翡翠玉石,“他山之石,四会成器”,没有玉石矿产的四会,却拥有“中国玉器之乡”的美名。在四会从事玉器加工的商人中,四会本地、福建莆田、河南南阳三分天下,传承、包容、提升,四会人的品格体现的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之风。

洋溢亲切友善的幸福之美
何谓一座城市的幸福?那是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舒适感和归属感。优良的生态、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光,善良的心态,对“幸福肇庆”作出了最深刻、最完善的诠释。
肇庆处处流露着生活的温情,让人温暖满怀、幸福洋溢。绵延不断的绿道如同一幅长卷缓缓舒展开来,每一个肇庆人为她绣上幸福动人的图案。
傍晚时分,斜晖脉脉水悠悠。夕照柔情地洒满绿道,归鸟掠过树梢栈道,在天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望向不远处,不少人家的窗户陆续亮起了灯,炊烟升起,窗里有父母等待儿女归来的温馨,有妻子盼望丈夫归来的幸福。踏着绿道走上归途,家的味道溢满心间。
肇庆人,用发自内心的笑容,包容着天南海北的朋友,善待左邻右舍的朋友,展露着肇庆最美妙、最动人、最幸福的城市表情。肇庆,感受着民生的力度,体验着幸福的温度,风景这边独好。
生态肇庆、的谐肇庆、文化肇庆、幸福肇庆——值得我们用心品读。
一年四季,季季精彩 月月节庆
肇庆,好山好水好地方。七星岩碧波荡漾、岩山耸立;鼎湖山古木参天、群峰竞秀;湿地公园仙鹤翩跹、鹭鸟飞翔;庆云寺佛香缭绕、凉意清心。自古以来,凡山水旖旎绚丽者,皆为人杰地灵之所,包拯、龙母、莫宣卿、慧能、利马窦、荣睿、孙中山、叶挺在肇庆留下的足迹,见证了肇庆的山之秀、水之丽、人之杰。
山长精神,水生灵气,被山水环抱着的肇庆市自然特别的清丽温婉。肇庆的美,不是那种张扬和娇媚,非常的自然、质朴、动人。春天的七星岩繁花盛开,春意盎然;夏天的鼎湖山飞瀑流泉,清凉世界;秋天的湿地公园天色澄明,水面碧蓝;冬天的龙母祖庙炮竹狮舞,喜气洋洋。关山月、黎雄才等岭南画派的大家在这里汲取了创作的养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在这里留下了“借得西湖水一环,更移阳朔七堆山”的精妙诗句。在这里生活,或者是在这里工作、学习,都是会感受到这座城市四季更替,所带来的别样风情,别样精彩。
 
肇庆是一座美丽、温暖的城市,“吉祥之肇,欢庆之城”,可谓“一年四季,季季精采,月月节庆”
 
祁福欢乐季
热闹喜庆、欢乐祈福——融入特色民风民俗
肇庆——开始带来喜庆的地方,一年365天,在肇庆,每天都可以感受节日的热闹,感受这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韵味,对肇庆人来说,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是焕然一新的开始。喜庆热闹的民间节日,使整个城市全年都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喜庆,让每一个到过的人,都怀着一种暖暖的心情,体味儿时的民风和民俗,停留和回味这温馨和美好的记忆。
 
德庆元宵节炮竹攻狮头,农历五月初八端州区白石村端砚祖师诞,端午节星湖赛龙舟,六月六怀集燕子节,重阳节鼎湖山登高,德庆龙母诞、祭孔大会,封开广信文化节。千百年来,这些节日传承不绝,一年四季歌舞欢腾,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惊喜和感动。
 
赏花美食季
 面朝星湖、春暖花开——感受花团锦簇的肇庆
 
碧波荡漾,一边是繁花似锦,星湖绿道承载着肇庆人“面朝星湖、春暖花开“的人生梦想和返朴归真的愿望。
 
漫步星湖绿道之中,紫荆花开得恰是开得热闹,粉的白的拥拥簇簇,碧绿的湖水倒映着紫荆花妩媚的身影,水中花、天上月,不似在人间。鼎湖山的杜鹃,漫山遍野,争妍斗艳,赏心悦目。七星岩的禾雀花,富有灵性的花朵,恍如一只翡翠雕就的鸟儿,玲珑可爱。它们总是成群地聚在一起,巧夺天工令人赞叹自然的神奇。还有广宁罗壳山的樱花、天湖生态村的油菜花┄┄春天的肇庆,就是花的海洋,清晨练拳的老人、夜间相依的情侣,漫步休闲的上班一族、远方来的游客和孩童,在花丛中享受生活的甜蜜。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安逸、宁静和快乐。
 
逍遥活力季
逍遥自在,动感活力——畅想亲子互动的喜悦
 
像闲云野鹤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山水间纵情高歌。收拾行囊,骑一乘单车,享受休闲逍遥的生活方式。山水相融的肇庆,延绵不绝的绿道如丝带,如同回到梦里的故乡。没有行色匆匆,没有争分夺秒,将前进的脚步稍作停留,来关注一下心灵、环境和传统,清幽的空气,碧绿的树荫,绿道上自由自在的欢笑。一切都是那么轻松写意,骑行的节奏让肇庆的每一天都浪漫而诗意。
 
肇庆有200多个古村落,八卦村、杨池古村、金林水乡、宁静祥和,古香古色。清晨,阳光微朦,清新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身心涤荡,和煦温暖;黄昏,夕阳余辉里,炊烟袅袅,天真的孩童骑着牛马背回家。村中,小桥流水,石板路、灰砖墙。池塘林荫下,鸭戏水、鸡啄食。千百年的岁月就这样翻过。
 
享罢逍遥休闲生活,再感受动感活力的心跳。到鼎湖山蝴蝶谷探险,到九龙湖天神沟溯溪,到德庆盘龙峡漂流,到封开大斑石攀岩,到封开海鹰基地野营,到高要生态园去烧烤。和家人一起,和朋友们一起,尽情释放,尽情欢乐。当夜幕低垂的时候,支起小巧的帐篷,和亲人朋友们一起细数满天的繁星,真的是一种幸福。
 
休闲徒步季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漫步中国最美绿道
 
很久以前,行走作为最原始的交通工具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行走早已被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所取代。然而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回归原始的徒步行走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在精神层面上还可以让人们有着更纯粹的人生思考。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上了徒步行走运动,通过艰苦的过程可以总结出很多被快节奏生活所掩盖的人生感悟。
 
环星湖绿道被寓为中国最美的绿道,她的美,美在七星岩的自然山水,如琼林仙境,让人荡气回肠,如饮醇酒。在烟云绿水之间,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600公顷湖面上,仿佛天上北斗星降落人间。
 
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飘带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连接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构成了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的景观,既有西湖的娇媚,也有阳朔的清秀。而那超凡脱俗的魅力,诠释了什么叫自然之美。七星岩享有“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天然山水盆景”的美誉,就是这出自天然的造化。
 
悠游肇庆  六大之旅
 
悠——悠久绵长
奔腾不息的西江,流过了母仪龙德的悦城河畔,历经了沧海桑田的尘世变换,穿越了江楼夕照的战火纷乱。孕育厚重广府文化,演绎千年秋月春花,哺育着肇庆万世芳华。肇庆,乘一叶兰舟,穿越历史悠悠岁月,有着秦风宋韵古朴动人。
 
悠——悠然自得。
悠悠的生活节奏牵着城市的韵脚,就这样诗意地延伸着,山幽、林绿、水碧、气清、景美,让肇庆灵气悠然的气质与生俱来。无边的绿色洇染生活的每个细节,雕刻一座城市的休闲时光与文明品质。肇庆,身披一袭荷香,染万缕霞光,有着从容不迫的气定神闲。
 
慢——放慢脚步。
放慢脚步,享受慢生活,这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生活理念的转变。这里,山,葱绿挺拔,水,娇柔灵动,山水相依,湖山拥抱,行游于肇庆山水之中,慢生活就是一种怡然的生活态度。肇庆,有绿意盎然,有流水清音,有让都市人忘却尘嚣的鸟语花香。
 
漫——弥漫闲适。
清风轻吻衣袂,落花留香车轮,鸟鸣响彻心田,将脚步放慢,时间像是被自然美景所凝固,静静感受肇庆山水融城中的悠然气质。肇庆,有林荫花影,有湖光山色,有让温润的心情变得格外柔软的醉人绿意。
 
漫——享受浪漫。
一边是碧波荡漾,一边是繁花似锦。星湖承载着肇庆人“面朝星湖、春暖花开”的人生梦想,和浪漫温馨的幸福理念。
 
肇庆是一座被山水滋润的城市,山、湖、城、江的独特格局,洗去她的喧嚣和浮躁,也散发出她温柔、淳朴、恬静的气质。当六月初六金丝燕翩跹而来只为赴亿万年的美丽约会,当白石村的凿石清音演奏端砚千年传奇,当婉约雅致的绿道遇上柔情绵绵的水,这一切都在天衣无缝地演绎着这座城市的浪漫与灵动。
肇庆,飘逸于人之灵,水之秀,与她的邂逅会更容易让人怦然心动。
 
六大之旅,邂逅美丽,感受浪漫,享受幸福。
朋友,请到肇庆来,一座山水生态之城,一座活力文化之城,让您忘却生活的劳心,抖落工作的倦意。当您骑上自行车,穿越曲幽怡情的城中绿道,追寻大自然深深的静魂;当您在怀集温泉浸泡氤氲的柔情,在水雾蒸腾中消除身心的疲乏;当您在200多个古村落里聆听历史的足音,翻阅千回百转的广府民韵。这里没有形色匆匆,没有争分夺秒,车轮欢快地转动间,流转出一串串惬意舒畅的心情,轻轻踩过一地落英缤纷,留下一路闲逸的美丽。
 
 
休闲之旅
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需要找个时间将匆匆的脚步稍作停留,来关注一下心灵、环境和传统,而与山水相融的肇庆,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市民和游客放缓脚步,如同回到梦里的故乡。没有行色匆匆,没有争分夺秒,只有鼎湖山清幽的空气,星湖边悠闲的漫步,绿道上自由自在的欢笑。一切都是那么轻松写意,慢节奏的生活让肇庆的每一天都浪漫而富有诗意。
 
承载美好,诠释幸福
 ——享受星湖绿道的浪漫时光……
星湖绿道环绕星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建,全长约30公里,沿线串连多个公园、广场,形成独有的环湖、美景、休闲特色。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为“中国最美的绿道”。
 
一边是碧波荡漾,一边是繁花似锦,星湖绿道承载着肇庆人“面朝星湖、春暖花开”的人生梦想和返朴归真的愿望。
 
漫步星湖绿道之中,紫荆花开得恰是热闹,粉的白的拥拥簇簇,碧绿的湖水倒映着紫荆花妩媚的身影,水中花、天上月,不似在人间。绿道,成为清晨练拳的老人、夜间相依的情侣,慢步休闲的上班一族、远方来的游客和孩童的天堂。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安逸、宁静和快乐。
 
文化之旅
肇庆,古称端州,自秦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宋徽宗亲笔赐名肇庆,意寓“开始带来吉祥的地方”。这座悠久的岭南古郡,历经岁月的沉淀更显韵味。这里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端砚文化、宋文化、龙母文化、包公文化也焕发着无穷的奇光异彩。
 
 
粤音悠扬砚韵芳华
 
广府文化的精髓
肇庆封开,古称“广信”,源于公元前111年,汉武在岭南设交州刺史制,颁旨“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封开(广信)被称为“岭南首府”从此,广信以东为广东,广信以西为广西。千百年来,肇庆扼西江之要冲,据两广之要势,成为中源文化、外来文化、本土文化的汇集地,沿着西江河流域,衍生出粤语、粤菜、粤曲等广府文化的精华。200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岭南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明中期至清初,肇庆一直是两广总督府所在地。
 
 
小桥流水篱笆疏影,到古村落聆听历史的足音
肇庆有200多个古村落,宁静祥和,古香古色。清晨,阳光微朦,清新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身心涤荡,和煦温暖;黄昏,夕阳余医治,炊烟袅袅,天真的孩童骑着牛马背回家。村中,小桥流水,石板路、灰砖墙。池塘林荫下,鸭戏水、鸡啄食。千百年的岁月就这样翻过。
 
包 拯
宋仁宗年间,包拯曾在端州(今肇庆)主政三年。这期间,他惩治贪官污吏,保护采石砚工,他亲自带领百姓筑城池、修水利、挖水井、治瘴疠、建书院、兴教育。包拯在端州留下千古德政,他两袖清风,“不持一砚归”的传说,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肇庆人民世世代代躬耕劳作,凝聚了美丽的化身、善良的表率、智慧的象征、勤奋的楷模、正义的榜样,塑造肇庆这座城市的人文性格。
 
红色之旅
肇庆,既有绿色生态的自然美景,也洋溢着红色传统的激越情怀。在这片热土上,从历史到现实、过去到未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遗址数不胜数。叶挺独立团旧址、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周其鉴故居——这些先烈的精神成为党的光荣历程、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红色之旅,更加彰显了我们对党的热爱,对党的光辉事业的缅怀,回忆过去,激励我们继续向前进。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位于肇庆市江滨东路阅江楼内,以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25年11月21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正规武装部队——叶挺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团部设在阅江楼。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担任北伐先遣队,所向披靡,屡建奇功,锻铸了彪炳千秋的铁军雄风,赢得“铁军”称号。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59年10月,根据朱德同志的指示要求,在阅江楼成立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
 
周其鉴故居
周其鉴故居位于广宁县东乡镇新楼村,是西江地区我党组建的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广宁支部旧址。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周其鉴(1893—1928年),广东农民运动著名领袖之一。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曾任广东省农会西江办事处主任、广东省农民协会执委会常务委员、北江工农革命军副总指挥、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委员等职。由周其鉴任书记的中共广宁支部,是西江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也是广东省最早建立的6个农村中共支部之一。
大旺海鹰博览中心
大旺海鹰博览中心于2009年1月1日成立。位于两广(广东、广西)结合部,距封开县城5公里,距梧州市区15公里。面积达600多亩,生态保持完好,翠峦叠嶂,林森木秀。
大旺海鹰博览中心有粤西独特的海军军用码头、神秘的地下指挥所、神秘的地下军事基地。景区内开展的军事体验项目精彩纷呈,可以参观、触摸、操作各种军械装备,观看、参与导弹发射指挥车表演、彩弹射击、彩弹对抗、手榴弹投掷等,甚至可以操作高炮进行射击,或者乘坐坦克在群山间轰鸣驰骋。是开展军事特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基地。
 
广宁东亮梦圆景区
 
广宁东亮梦圆景区(原名八一农场)座落在广宁县南街镇黄盆村,由广东省优秀军转干部贾东亮创建。
贾东亮原空军某部机关副团职参谋,1998年从部队转业后,来到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办起了生态农场。经过多年艰苦努力,他创办的八一农场,由杂草丛生的黄泥坡变成了水果飘香、鱼鸭欢唱、生猪满圈的花果山、生态园。2005年,贾东亮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贾东亮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东亮圆梦景区成为独具军旅特色的红色旅游景点。
 
祈福之旅
人活在世上,心灵应该有个可以寄托的地方。不论他出于什么原因或是有无信仰,都能以一个朝圣者,在漫漫的人生旅程中,获得冥冥之中智慧的启迪。关于痛苦、幸福、快乐,凡是行之大道的宗教,都是殊途归一的,都是通往天人合一境界的路。在祈福之旅中,让我们为健康祈福!为生命祈福!
 
庆云寺
  乃岭南四大名刹之一,位处风景秀丽的鼎湖山群峰环抱之中,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1633年),崇祯九年建成(1636年),佛教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向有“博山钟鼓,云栖规矩”,“禅、净、律、三宗俱善”,“佛门福地”,“五岭律宗第一”之盛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光绪十九年慈禧太后敕赐“万寿庆云寺”匾额及《龙藏经》、《释迦事迹应化图》给庆云寺,表彰弘扬佛法。一九八三年国务院定为国家对外开放重点寺院。
 
 
鼎湖包公楼
新建的包公楼于1990年告竣,1995年砚洲管理区投入300多万元进行了扩建。步入包公楼,第一进为微孝肃牌坊,前面为放生池。第二进为大门口,横额有“包公楼”3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穿过牌坊,内有包公楼主楼建筑及浩然亭、南北厢廊、天井、聚宝塔、五义桥等,楹联、匾额、钟鼓、神台、香案、宫灯等陈设俱全。在首层殿堂正中,端坐包公圣像,铁面包公威严表情让人肃然起敬。在茫茫的田野中,楼宇巍峨,蔚为壮观。
 
四会六祖寺
 
六祖寺位于广东省四会市贞山风景旅游区内。四会贞山是六祖惠能大师韬光养晦、隐居修行长达十五年的灵山胜地。原寺始建于唐代,属千年古刹。2000年11月重修告竣。六祖寺依山面水,左蟠青龙,右卧白虎,置身期间,瑞气呈祥,实乃佛门圣地。
 
寻宝之旅
 
寻找一件喜爱的艺术品,收藏一份生命中的感动与喜悦。端砚、玉器、木雕、竹雕都是肇庆独有的艺术珍品。以砚为伴、以石玉明志、以竹正心、以木交友,找寻一种自然沉淀之美。
 
端 砚
端砚最早产于唐代武德年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与宣纸、湖笔、徽墨一向誉为“文房四宝”名扬国内艺林,端砚的名贵不仅体现在其石质的细腻、娇嫩、致密、坚实,具有既供实用又堪欣赏的双重价值。历千年不衰,受历代士人珍重,“中国砚都”成为肇庆响亮的文化名片。
 
四会玉器
                         
四会——中国翡翠玉器之乡,他乡之玉,四会成器。四会并不出产玉石,所产玉器的石料均产自缅甸。不过,四会却有着悠久的玉器加工历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器集散地。四会的玉器销售有玉器街、玉器城、天光墟三大市场。四会在玉器加工、造型、销售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无论从玉器的从业规模上,还是从玉文化的底蕴上,在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吸引了一大批外省、外地玉器从业人员的加入,从事玉器加工、流通、销售,促使四会的玉器行业高快的速度发展。
 
 
河台黄金饰品
河台金矿位于肇庆市高要河台镇,是广东省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肇庆市金巢黄金公司,是一家以河台金矿黄金为主导的高档礼品企业。是肇庆市最专业,规模最大的一家黄金礼品公司;金巢黄金公司以全力打造黄金深加工业务的研发,赋予了黄金的收藏,观赏,实用和体面于一身。
 
木  雕
高要市大湾镇是“中国红木之乡”,木雕工艺品系列产品有各式的人物、动物雕刻艺术品、壁画浮雕艺术品和各种家居装饰艺术品。采用东南亚和非洲各地进口高档红木原材料,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使到产品精益求精。所生产的产品畅销全国产地和出口东南亚、欧洲、美洲、非洲等地。
竹 雕
广宁是中国竹子之乡,广宁竹雕具有很长的历史。其特点兼收并蓄,以简约与朴拙闻名一时,留下许多佳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雕刻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吸取了贝雕、镶嵌、牙雕等民间艺术的长处,从原来的单色线刻和浅浮雕发展成浅雕着色、彩厚雕、彩画和电烙绘。艺术家们仅凭原始的竹筒和竹根等材料,就能雕刻出大批生动传神的杰作,作品别具韵味。
 
美食之旅
      
美食,我所欲也;旅途,我所欲也;两者可兼得,人生一大乐事也!三五知已,呼朋唤友。就着阳光、柔风、细雨,撇开俗务,撵走烦恼,品尝美食。在肇庆,美食也琳琅美目,各有特色。一是以鼎湖上素为代表的斋菜系列,以鼎湖山泉辅以冬菇、银耳等精制而成,是美味的健康食品;二是以西江河鲜制成的鱼坊宴,在江风夕照中欢宴,叹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是山间食坊烹饪的农家菜,饭热菜香,可以回忆起儿时的滋味。
 
 “万粽之王”裹蒸粽
裹蒸粽闻名遐迩,是肇庆城乡的传统美食,香气四溢,入口甘香溶化。制裹蒸非常讲究,一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绿豆;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调料,以使馅味醇香、肥而不腻。将浸泡过的糯米和绿豆沙、猪肉馅等用模具包出有棱角的裹蒸来;之后把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十个小时以上,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为止,吃起来香糯醇厚,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麦溪鲩
麦溪鲩,产于高要大湾的麦溪和麦塘两口塘,麦溪鲩有“鱼中之王”的称号,当然,这是说它的美味程度。据史载,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麦溪鲩已负盛名,在清代曾被列为朝廷贡品,相传慈禧太后也对其赞不绝口。广州的一些食肆,现在就将麦溪鲩作为招牌菜。更奇者,麦溪鲩无特殊种苗,普通鲩鱼种放到麦溪、麦塘,养足岁月就可以转变成麦溪鲩;如把麦溪鲩放到别的鱼塘,经一年半载,它们便会转变成普通鲩鱼。
 
 
文㞧鲤
文㞧鲤产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文朗,它有别于一般鲤鱼,最大的特点是:粗看,圆头圆脑,浑身滚圆;细看,缩头耸肩,头小嘴勾,身肥体圆,身上有三条金线自腮部一直延伸到尾部。
文㞧鲤内脏小,含油多,肉质肥美,尤宜清蒸,绝少用其它方法烹调。清蒸时,切忌放姜葱,亦不用放油,加入少许熟盐和陈皮丝即可。这样清蒸之文㞧鲤,吃起来,骨骼酥香、鱼鳞柔软,有肥嫩、甘香、鲜甜、肉滑之感。
鼎湖金凤全鹅宴
鼎湖凤凰镇的山地鹅,是在森林和溪水间放养100天的山地鹅。肉质紧致、风味独特。尤其是柴火焖全鹅、古法碌鹅、鹅骨汤、韭菜鹅红、白焯鹅肠、卤水鹅掌鹅头、五彩鹅丝等组成的全鹅宴,是鼎湖极富盛名的美食。
西江河鲜
                        
鱼也肥,虾也美,7月是最适宜食河鲜的月份之一。肇庆是个江河汇流的地方,河鲜品种丰富而独特,有近百种,有一些可遇不可求的品种,鲈鱼、笋壳鱼、河鲫、边鱼、河鲤、河虾、黄鱼、骨鱼等丰富品种,其肉质鲜美、嫩滑可口。因此,当地有很多食河鲜的好去处,有心的食客不会放弃寻找一些尝河鲜的好地方。
 
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
肇庆欢迎您!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