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9月
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爸妈们肯定一看这句就要晕了
好不容易才熬过了流感高发季
现在又要来对付手足口了
4月6日
珠海市应急办发布今年首个
季节性疾病防范提醒
建议市民重点预防手足口病、季节性流感、麻疹,以及其它食源性疾病。其中,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期,学龄前儿童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点击视频了解手足口病(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随意)↓
珠海市应急办指出
去年4到6月就有124人感染手足口病
病例超九成都是5岁以下儿童
其中1岁左右儿童最容易感染
而且男童多于女童
为此,今天小编特意收集整理一些预防方式
赶快学起来保护好宝贝吧
手足口病的一些主要症状
一、普通病例表现●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有1-10天左右,初期有发热或者发烧,咳嗽流涕等症状,常被当作感冒。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显现出一些具体的特征。●手足口病最明显的症状出现在手、脚和口腔中,这三个患处会出现类似米粒大小和颜色的疱疹,有些疹子不疼、不痒、不红、不破溃,也不会留疤。
二、重症病例表现 极少数的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其中比较严重的病症有脑膜炎、脑脊髓炎、心肌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等。不可掉以轻心虽然手足口病很少出现重症病例,不过,既然有这样的可能性我们就不得不防。
宝宝如果感染上了病毒,千万不能放松警惕,要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送到医院接受治疗。主要传染途径01饮食传播 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是肠道内的病毒,所以饮食传播是主要扩散方式之一。 被污染的水、不卫生或变质过期食物都可能将细菌不断扩散,引起宝宝感染。02飞沫传播 患儿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几个孩子靠在一起说话时,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播开来了。03接触传播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被子、内衣等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细菌,健康的孩子接触到这些东西可能会让细菌有机可乘,孩子过于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得比较快。
主要处理方法
轻度症状无需太繁琐的处理,可以自愈。此时,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如孩子出现发烧症状,应尽快进行退烧处理;孩子不吃东西,需注意补充电解质液;出现咳嗽了,应对症吃一些止咳药。重度症状包括高烧3天以上,孩子出现很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精神反应不好、叫不醒,甚至异常兴奋等,出现以上重症表现,一定要马上送到医院,及时进行专业医疗处理。
主要预防办法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体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手足口病多发生在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所以手足口病预防的重点在幼儿园。
因为病毒种类比较多,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不代表就不会得第二次,所以即使感染过手足口病的患儿也还是要预防这种病的。病毒主要是通过手口、粪口传播途径进行传播的。所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有一个“15字要诀”: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勤消毒,具体来说:
一、勤洗手。宝宝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擦干。家长们在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宝宝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后,也要洗手。
二、吃熟食。不要吃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确保食物安全、易消化。
三、喝开水。不喝生水,多喝开水,促进新陈代谢。
四、常通风。不仅室内居室要勤开窗通风,而且不要到人员复杂、空气质量较差的公共场所去,避免从空气飞沫中感染病毒。
五、勤消毒。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宝宝的餐饮具、奶瓶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更应该每周清洗;宝宝的尿布、毛巾、衣物、被褥也要经常换洗和晾晒。
除此之外
市民在四月还要重点什么疾病呢↓↓↓
流感
——牢记“三勤三主动”
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
勤通风: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勤运动:经常进行适量锻炼。
主动防护:主动接种流感疫苗。
主动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时戴口罩,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主动监测: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的健康监测。
专家提醒:
老、幼、病患者注意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学校做好学生晨检、通风、消毒等预防性工作。
麻疹
——接种疫苗,注重卫生
接种疫苗:预防麻疹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
遮掩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注重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及室内清洁;多晒被褥和衣物;勤开窗通风。
专家提醒:
患者应居家休息,出疹后的5日内不应上学或上班。患者用过的玩具和家具等,应彻底清洁。
诺如
——远离呕吐物,注意隔离
远离呕吐物:患者发生呕吐时,无关人员应先远离呕吐物及污染物。
注意隔离:患者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上学/班。
加强消毒:注意环境卫生,用含氯消毒液对污染物及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专家提醒:
疫情流行期间,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停止举办各种聚餐和集会等活动。
H7N9
——“三要三不要”需牢记
要勤洗手:尤其是接触禽鸟后及饭前便后。
要煮熟: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
要早就医: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早就医。接触过禽鸟要记得告诉医生。
不要食用病、死禽肉。
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
不要在活禽档口食宿。
专家提醒:
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孕妇、儿童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不去或少去有活禽的环境,更不要接触病、死禽。
登革热
——清除蚊虫孳生地
清积水:清除各类积水,清除不了的积水可定期喷洒生物杀虫剂。
水培改土培:3-5天给水生植物换一次水,或者改为土培。
注重卫生:清理环境垃圾和卫生死角。
专家提醒:
清除伊蚊孳生地是防控登革热的最主要措施。
寨卡
——防蚊灭蚊,不适随诊
防蚊灭蚊:居家安装防蚊纱窗及使用蚊帐;外出涂抹驱避剂防蚊。翻盆倒罐清积水,清除蚊虫孳生地。
不适随诊:有发烧、皮疹、肌肉关节痛等不适。
专家提醒:
清明回乡祭祖的人员(主要来自东南亚和南美的归国人士)如出现发烧、皮疹等不适应及时就近就医。
预防措施都get√到了吗?
那么也把这些知识转给你关爱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