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60秒被接单的广深顺风车上,我们发现一个秘密!

珠三角观察
+ 订阅

60秒,我发的从广州到深圳的顺风车单就被接了,观察君被震惊了!

广深是中国两大一线城市,相聚不过百余公里。GDP总和在去年就已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与中东富国沙特相当。

在观察君早前一篇文章《搜出来的朋友圈:珠三角九城谁最爱搜谁?有几对好CP? 》中,通过网民在百度海量的搜索数据,得出广深互为CP城市这一结论。

日前,观察君约了滴滴的顺风车到深圳龙岗见朋友,仅1分钟就有人接单。老司机说,只要是早上发单,数分钟接单是常态。借助广深庞大的人员交往需求,诞生了一群上千人的职业顺车车主。他们每天穿行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以此为生。而这,只是广深“恩爱”互动的一个小场景。

广深到底有多“恩爱”呢?坐在顺风车上的观察君开始了深深地思考……

1

数百万人这样穿行广深

放眼珠三角乃至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广深之间路网密度几乎是最密的。珠三角内,说“条条大路通广深”也不为过。

从铁路方面,登录12306网站,搜索广州至深圳的列车班次有668次。从清晨6点,广深就开启了铁路上高频的互动。飞驰的火车、城轨、高铁,10分钟内必启动一辆。

这一热火的交往也体现在广深铁路的营收数据扶摇直上。在广深铁路上月底公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6.08%。

 

广深铁路近8年营收增长情况。  来源:东方财富网

通过广深高速、珠三角环线高速、广深沿江高速以及济广高速、武深高速、莞佛高速、龙大高速等组成的中国高速路网中,广深又得以“暗送秋波”。庞大的人流互动,让北起广州市黄村立交,南止深圳市皇岗口岸,全长120余公里的广深高速,一度被誉为“中国最赚钱”的高速公路。

其日均出口车流量由1997年的7.11万车次增长到2016年55.06万车次,极大促进了广州、东莞、深圳及香港经贸往来,见证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

“广深塞车,世界缺货”,就是对广深互动重要性的生动注脚。

一份广深汽车时刻表显示,广深之间每天共有310班长途汽车互访。从早上5点40分广州东圃汽车站开出第一班通往深圳的班车开始,到晚上22:55分从广园汽车站开往深圳的班车,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趟广深之间的班车启动。

这或许也是谷歌地图夜景拍摄下,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灯火尤为璀璨的原因之一。

加上珠三角城市之间紧锣密鼓开启的地铁城轨建设,未来5年,广深之间就可以实现地铁互达。庞大的广深客流、便捷公共交通、网约车的发展更让广深之间的互动走向深入,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观察君日前这趟从广州越秀——深圳龙岗的顺风车为例,免去到火车站买票、到深圳坐公交车时间,费用为126元,2个多小时,与公共交通出行价格大体相当,且更为省时。

顺车车主说,每天早上从广州接单出发去深圳,中午12点回程,扣除油费、过路费,平均每天可净赚400元。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火车、城轨、汽车、私家车、顺风车……为广深带来一大波发展动力,带来知识、资本等的高速流动,创造了全球瞩目的城市发展奇迹。

2

广深顺风车流向背后的发展启示

同行的一名女乘客表示,此行去深圳去听一个行业专家的课程。家住车陂,去汽车站又远,自己开车又累,通过约“顺风车”,省时省力,已成为其去深圳的标配。而同行的另外一名男生,停留在增城一个没有设公交站的工厂,指尖一动就召来了“顺风车”,让他感觉颇为划得来。

在原有的公共交通模式下,都是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双向互动,但在庞大的需求之下,通过互联网、大数据、通信技术进步下,广深之间的顺风车正形成颇具“工业4.0”范的 “类公交”随机的交通运行体系。

许多乘客甚至与车主约定俗称,形成价格统一,电召即来的新价格标准。顺风车主告诉观察君,每天像他这样往返于广深的顺风车主,就在1000人以上。他们已经自发组建两个微信群,进行业务交流、探讨接单心得、制定行业规则。

观察君好奇问广深顺风车上,去广州的多还是去深圳的多时,顺风车主告诉我:在广深路上,从广州到深圳的客人比较多,主要是去龙岗、南山。深圳去广州的主要集中在天河和越秀。广州的不少大医院,也是深圳客人去往广州的主要目的地。

没想到,城市资源的禀赋,竟淋漓精致的体现在人流互动之中。

龙岗作为广东经济第三大区,媒体已有“南天龙”(南山、天河、龙岗)代替“南番顺”的声音。但在公共交通网络上,与深圳中心城区相比,仍较不便。旺盛的人员流动需求,让顺风车这一新生事物,得以在公共交通较为薄弱的龙岗快速抢占市场。广州优质的医疗资源,在全省举足轻重。在顺风车的市场调节下,共享医疗资源的人口比例也在逐步扩大。

共享发展机会、医疗服务等城市资源,也是同城的本质所在。

20年前,雄踞珠江口两岸的广州、深圳,在便捷的高速牵引下,开启了人员交往和经贸交流的快速进程。在顺风车这一出行新风范的引领下,能否加快广深同城的脚步?

落马洲河套地区。

3

两城交界必有一块发展高地?

回程再度约上顺风车,去往离位于龙岗、离广州最近的平湖火车站,搭动车回广州东。途中观察君惊讶发现,途中有一段路程穿行在东莞凤岗镇的公路上。

这让我想起在珠江西岸也有类似的场景:从珠海的香洲去往西区,也要经过中山的坦洲乃至神湾。从广州中山八路一路西行,沿着广佛路走过一个公交站的距离,不知不觉间进入佛山。

珠三角地理上犬牙加错,人员的相亲的基础,最终形成珠三角不同地区间的产业交融。

创立于2002年的奥马电器,是一家中山家电企业。十多年前,曾任佛山科龙电器副总裁、冰箱公司总经理的蔡拾贰离职,带领骨干团队来到一江之隔的中山市南头镇,创立了中山奥马电器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冰箱出口量达到3027.1万台,同比增12.7%,其中,奥马冰箱出口量超660万台,稳居中国冰箱出口全球总量第一。

这种现象在中山与江门间的红木家具产业、灯具产业,深圳、东莞、惠州的手机产业也呈现鲜明的融合特征。华为小镇落户东莞松山湖即为典型。

位于深港之间的落马洲河套地区也将迎来大开发。

2017年1月,深圳和香港两地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将共同打造“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上月,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率队调研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建设工作,强调要以落马洲河套地区为核心区,加快建设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根据规划,在这片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创新科技平台。

靠近深圳的东莞凤岗、黄江,在与深圳产业融合中,楼市迎来一波增值潮。通过广州地铁7号线延长线连接的顺德,在制造业红利之后,也开启了发展的“第二春”。

经济学家樊纲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一定要有融合的眼光。无论是城市群还是大湾区建设,城际间的融合发展都是第一步。穗莞之间的新塘、广佛之间的顺德在交通互联之后相继迎来发展爆点。

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的珠江东西两岸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下一个引爆点会是在哪里?

real期待。

撰文:朱紫强

策划:郑佳欣

编辑 朱紫强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