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病专家智发朝:医学创新是我最大的追求

广东卫生在线
+ 订阅

【温馨提示:还没关注广东卫生在线的小伙伴们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2018年,广东卫生在线推出全新栏目“名院.名科.名医”,通过深度采访,展示名院的榜样力量、名科的品牌形象、名医的专业风采,通过一个个发生在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故事,展现广东医生恪守职责、守护生命的最美瞬间。

“他们是卫生计生系统的优秀代表,为推动我国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各地各单位要大力宣传他们的突出业绩,弘扬他们不断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在事业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2017年11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名单》,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病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智发朝教授名列其中,这是他身上增添的又一道光环。

▲智发朝教授

从医33年来,智发朝早已收获赞誉无数,光环满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2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主持人、国家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获得者、南粤百杰、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等等。

近日,广东卫生在线记者前往南方医院对智发朝进行深度采访,发现在其耀眼的各种光环后面,还有很多值得大力宣扬的医者精神。

不忘初心

1980年,智发朝考上了后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的第一军医大学,关于这个决定命运的选择,智发朝笑称有三个缘分。

首先当然是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智发朝读中学时,他的一位舅舅得了一种怪病——不能吃东西了。起初硬扛着,到扛不住时,去大医院检查才得知是食管癌晚期。因为家里穷,没钱住院治疗,只能回村里请游走的郎中磨些药粉灌入,但依然不能进食,最后活活饿死。

亲人的凄惨离世使这个家庭悲从中来。智发朝父亲对他说,“你将来要当医生,能做个郎中都好。”从那时起,智发朝便在心中作出一个决定:要当一名医生,把治病救人,给生命带来希望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智发朝与第一军医大学的第二个缘分是对军人这一身份的敬仰。“因为我的父亲曾是一名军人,参加过解放西藏的战斗,所以我从小就有一个参军的梦想。”智发朝说。至于为什么选择广州,“是因为学生时代看过一部叫《跟踪追击》的电影,觉得羊城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向往到那里去。”智发朝笑说。

这三个缘分让智发朝选择了第一军医大学,并最终留在这里工作,一干就是33年。

1985年,智发朝被分配至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工作。当时,该科已经是全国知名学科,我国消化病及消化内镜领域先驱周殿元教授是学科带头人。

周殿元教授早在1973年便开展了我国第一例全结肠镜检查。“他给我们国家很多大人物做过结肠镜手术,包括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智发朝说。在周教授的率领下,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在内窥镜、大肠癌、幽门螺杆菌与海尔曼螺杆菌、胃肠道疾病等诊治及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周教授是影响我一生最深的人,”谈及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智发朝的声音里饱含深情,“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方面。”

“周教授做事非常认真细致。”智发朝记得有一位作为全科疑难病例来讨论的病人,在给周教授汇报之后,周教授率领他们前去为病人再做检查,很快,他便摸到病人锁骨上有个淋巴结比较大,并据此作出了正确的诊断。“如果你们在为病人查体的时候再仔细认真一些,至于让病人的病情拖延这么久,做这么多检查吗?”周殿元说道。一席话让包括智发朝在内的年轻医生们获益良多。

在培养年轻医生这件事上,周教授可谓不遗余力。“在带领我们做胃肠镜手术时,他会毫无保留地把他的绝活传授给我们这些弟子。有时候,在手术过程中遇到困难,打个电话给周教授,他就会立刻返回内镜室指导我们。”智发朝说。

▲智发朝教授在指导研究生实验

周殿元对弟子的影响不仅在于工作上的以身作则,还有对他们生活上的关怀备至。有一年春节智发朝留守医院,在去探望生病住院的老师周殿元时,周殿元让他的儿子邀请智发朝去家中过年,并叮嘱他俩去看看科内另一名刚从西藏过来的医生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做些帮助。“一位全国知名的专家,自己卧病在床还挂念科里的年轻医生,这样的为人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智发朝说。

在优秀前辈的引领下,南方医院消化内科飞速发展,结出累累硕果,也出现了很多独当一面的名医,智发朝便是其中突出的一位。

在获得“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这一荣誉时,智发朝写下这样一句话:“不忘初心,治病救人,传承创新。”这既是他对自己行医生涯的总结,也包含着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治病救人

“一个有仁心仁术的医者,就是在患者需要解除病痛、延长生命时的慈善践行者。” 智发朝用这样一句朴实的语言来诠释医德双馨的本质和内涵。而这样的慈善,他已经践行了30余年。

1987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大学毕业2年的智发朝收治了一名身患脓毒败血症的病人。然而在智发朝给病人检查时,病人不但谩骂他,还向他吐口水,患者哥哥误以为是弟弟不懂事,突然给弟弟两个耳光。

这两个耳光打在病人脸上,却痛在智发朝心中。他一边安抚病人,一边给家属解释这是脓毒败血症的症状表现,并非其有意为之。在向上级医生汇报后,智发朝为病人制定了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方案,很快便控制了病情。

病人住院期间,智发朝发现他每顿饭都只有白饭青菜,可病人需要营养,家人又无力提供,智发朝用自己半个月的生活费悄悄买来炼乳、藕粉等营养品交给病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智发朝便动员那些经济状况好些的城市患者痊愈出院时,把未用完的营养品送给这位病人。这样一来,同病房的病友家属在给家人送营养餐的时候,常常会多送一份给小伙子。3周后,小伙子在智发朝的医治和病友们的帮助下康复。以后,这个病房持续多年都充满了彼此的友爱及相互关心。

或许是由于自己出身于贫寒家庭,以及周殿元教授等前辈们以身作则的优良影响,智发朝总是特别能体恤病人痛苦,体察病人及其家庭的需要,并进行无私帮助,不计名利,视救治生命、关爱生命为其人生最大快乐与最高价值。

▲智发朝教授在给年轻医生示范操作结肠镜技术

1992年,已成为主治医生的智发朝收治了一位罹患胆源性胰腺炎的6岁女孩,病因是肠道蛔虫钻进了胆道。众所周知,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急症,经过在当地的积极治疗,孩子的急性症状得到了暂时的控制,但如不把胆道的蛔虫取出来,将给孩子带来长期隐患,随时可能重新发病。

经当地专家推荐,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南方医院。经过反复研究,智发朝在病人入院后的第二天就为其实施了微创治疗,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把网篮伸进胆管,分3次将4条蛔虫全部取出。手术时,考虑到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智发朝反复叮嘱助手一定要尽可能减少对孩子的照射范围,最大限度保护孩子的其他脏器,并脱下自己身上的新铅衣与孩子的旧铅衣交换穿上。

术后第4天女孩康复出院。智发朝了解到因为孩子两次住院,家中经济情况已是捉襟见肘,甚至是卖了耕牛、找乡亲们借钱来给孩子治病,他便买来两张卧铺票另加300块钱,让护士长悄悄交给了孩子的父母。

类似的善举一直持续于智发朝的行医生涯,“因为能更多地帮助病人,让我体会到加倍的快乐。”智发朝说。

▲2012年3月27日,以智发朝为第一作者的“小肠消化内镜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获得201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智发朝已经是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国颇有影响的消化病及消化内镜专家,特别在胆胰疾病和小肠疾病的诊疗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经常受省内外医疗机构的邀请去讲学及会诊。

是年12月的某天中午,智发朝接到粤北韶关地区某医院的求助电话,有一位病重的老年患者因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病情极其危重,急需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

智发朝火速赶到该医院,立即为病人实施了内镜微创手术,使病人脱离危险。手术结束已是晚上9点,正当智发朝松下一口气准备吃晚餐时,又接到该医院来电:接收到一名急需实施同样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但因家庭困难,问能否请智大夫义务帮忙手术。智发朝二话没说返回医院,施展妙手让病人转危为安。第二天一早,在返回广州前,智发朝去看望了这两位病人,还把装有会诊费的一个信封悄悄放在了第二位病人的枕头下。

智发朝喜欢用“缘分”这个词来形容他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我能给你看病就是缘分,我一定会珍惜这份缘。即使是我不能解决的病,也能给你指出一条明路。”出门诊时,他总是极具耐心地与前来就诊的病人交流沟通,直至其再无疑虑。

以慈悲之心治病救人,以仁爱之心收获病人的尊重理解,在医患关系不太和谐的当下,智发朝的所作所为无疑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思考和学习。

传承创新

以每10年为一个阶段,智发朝将自己30余年的行医生涯分成三段。

“前10年是打基础阶段,在临床立足,做一个好医生,治病救人;中间的10年是钻研胆胰疾病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技术,让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在该领域跻身我国的第一方队;第三个10年则集中于小肠消化内镜技术临床应用研究及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让更多受困于小肠疾病的患者受益。”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医生的重点应在于专业知识的巩固和自身医疗水平的提高。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技术日臻娴熟,阅历逐渐丰富,视野逐步拓宽,这时候便可以把时间的天平向科研方面稍微倾斜。”智发朝说,“一名医生的力量毕竟有限,而如果能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发明针对某些疾病的技术并推广开来,便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让智发朝在2004年获得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的“华支睾吸虫病的内镜微创治疗”便是这样一种研究成果。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对人体健康危害甚大,可引起急慢性胆囊炎、胆管梗阻性黄疸和胆结石等疾病,严重者可导致肝硬化、肝内胆管癌等,给老百姓和社会造成较严重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该病成为百姓因病致贫和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此病在珠三角地区尤为高发。

智发朝创新性地开展了华支睾吸虫病的内镜微创治疗,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对华支睾吸虫病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内镜下微创治疗和吡喹酮联合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以前,该病的严重患者需要做外科手术,而当这项成果提出后,用内镜微创治疗即可,让无数患者从中获益。用专家们的话说就是‘开创了华支睾吸虫病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治疗先河’。”谈起这项成果,智发朝不无自豪。

▲ 2017年9月22日,智发朝获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称号

智发朝并没有停下研究和推广新技术的脚步。2001年,日本医生山本博德教授发明了双气囊小肠镜技术,让人类第一次有机会得以用内镜的方式来观察整个小肠。智发朝深感此技术的重要性,出发前往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取经。

2003年,学成归来的智发朝在南方医院完成了国内首例双气囊小肠镜,并于随后编写了《双气囊内镜学》一书,将这项重要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开来。2012年,以智发朝为第一作者的“小肠消化内镜技术临床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智发朝又以临床热点炎症性肠病(IBD)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溃疡性结肠炎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关键基因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鉴定了 IBD 关键基因 MAWBP,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小肠克罗恩病(CD)遗传易感基因研究,成绩斐然。

智发朝说他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有创新能力的医生,并与他们一起成长。

事实上,在这方面他已经做得足够好:迄今为止,智发朝共培养出博士研究生44名,硕士研究生42名,其中不乏已经成为主任医师、教授的佼佼者。

而最新的好消息是:去年5月,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自然》发表重要综述,回顾与展望了目前国际上新一代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益生菌产品的研究与应用。智发朝团队正在研究的ZY-312菌株被排在第一位,这也是该团队SK08活菌制剂临床前研究的一部分,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微生态药物候选物,获得了国家863药食同源专项支持。

智发朝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很多医疗技术都是从国外原创,国内引进并普及的,虽然花费时间较短,但终究是‘拿来主义’,原创性还需要提高。”

如今他正以自己的力量带领后辈努力提高这样的原创性,因为他的这种努力而与之结缘、受惠的百姓也将会更多。

为广东医生点个赞!

采写|廖维佳

编辑|Kayla

来源|《人之初》杂志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