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高明清明美味来袭!看完保证让你流口水……

高明发布
+ 订阅

又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据了解,高明人过清明节,餐台上都少不了一碟用荞菜做的菜式。今天就是清明节了,你吃了荞菜没?

荞菜

荞菜,很多高明人心中的“清明味儿”

荞菜有非常鲜明的季节性,在清明前后成熟,一旦过了这段时间,荞菜的枝条就变老,而且不够香了。在粤语中,荞同桥音,清明时节,本地人都喜欢用荞菜做菜式,希望搭起思念的桥梁,追忆和缅怀已故的亲人。

清明将近,西黎村村民黄顺兰农田上的荞菜已由原来的小苗逐渐变得葱葱郁郁。有别于泡制食用的“酸荞头”,郁郁葱葱的荞菜指的是“香荞”。这种荞菜长相似葱,但叶苗比葱要纤细,看起来纤长、翠绿欲滴。丝丝纤长的荞菜于田野间,连片生长。

临近清明,黄顺兰农田上的荞菜已被收割到家。这些新鲜的自种农家荞菜,将被制作成各种美食↓

鲜嫩下饭的荞菜炒肉↓

还有香脆的小点心荞糍↓

荞菜做成的小吃,明仔光是看着都想流口水!作为清明特有的小吃,荞菜对身体也有不少好处。医学研究表示,荞菜具有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荞菜特有的香气还具有醒脑提神的功效,可用于春季人体养生,有效缓解“春困”。

4月份是荞菜食用的最佳时期,这个清明你打算吃荞菜吗?

清明时节,高明人还爱吃它们

除了必吃的荞菜,不少美食也是高明人清明必尝的美味,快看这些清明美食有哪些出现在你家餐桌上了?

艾糍、艾包

艾草,也叫艾蒿、香艾。每年清明节前后,艾草便进入了生长旺盛时期,这看似野草的植物是可以做成香喷喷的艾糍、艾包!

高明的黄生用这样一首小诗来概括艾糍从采摘艾草到制作完成的过程:

艾包须艾煮,临风去采艾。

腰酸南山畔,采得半箩归。

艾绒细细揉,功成桌上珍。

念此长叹息,盛世好此物。

读完小诗,相信许多人对艾糍的制作过程有了个大致的了解,其实艾糍便是将粳米或者糯米蒸熟之后拌入艾叶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间包些花生或黄糖,团成一个个绿绿的小粑粑放进锅里蒸熟就可以啦。

软糯的口感,浓郁的香甜从内溢出,散发着淡淡的艾草清香。它是高明人记忆中关于春天最深刻的味觉体验,也是在外的游子心中最浓的一抹乡愁。

鸡屎藤饼

鸡屎藤饼,其实是用一种名叫“鸡屎藤”的藤本植物制成的,鸡屎藤叶被揉碎后会有股如鸡屎的臭味,它也因此得名,但细细闻久了会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清明节前后这段时间,鸡屎藤长得正茂盛,所以鸡屎藤饼也成为这个季节的“宠儿”!

松糕

松糕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时令美食。在清明节当天,人们会一早起床做松糕,除了作为早餐之外,还可以用来祭奠祖先。明仔还记得,以前一包松糕粉只需要两三块钱,做出来的松糕却足够一家人吃了。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用更加精美的小蛋糕和面包来代替松糕,但是在不少高明人看来,松糕还是不可缺少的。

烧猪

高明人过清明节,烧猪是必不可少的!高明历来有金猪祭祖的习俗,大家会以家族为单位,由孝子贤孙们扛着金猪,浩浩荡荡地上山扫墓祭祖,以金猪象征家族兴旺,事业红火,告慰先人在天之灵,以此向先祖表示孝心以及敬意。

皮脆肉嫩的烧猪肉不仅是清明拜祭祖先的必备贡品,还会成为当天家族聚餐必吃的菜式。

螺蛳

“清明螺,肥似鹅”、“清明螺,顶只鹅”......你知道在高明有这些说法吗?其实这些说法来源于过去穷,买不起鹅的人家,每到清明前后就下河塘摸盆螺蛳,用清水养两天,然后夹去尾端,放点葱姜辣椒煮熟,肥美的螺蛳也能抵得上鹅肉的鲜美。

虽然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没肉吃,但是不少清明回村踏青的人都会选择去河里摸螺,自己亲手做一顿鲜美的炒螺。相信摸螺也是很多高明人童年时的美好回忆吧~

角仔

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起,一直至春分时节止,高明家家户户都有“食角仔”的习俗。高明的角仔文化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虽然清明时春分已过,但是角仔作为一种特色美食,会成为不少高明街坊清明去踏青扫墓必备的食物。

高明角仔的馅料一般有猪肉、红萝卜、头菜等,一口吃起来料足饱满,口感清香。每个角仔的大小是饺子的2-3倍,成人一般吃五六只就能顶一顿饭。

簕菜

簕菜,由于其枝节间带刺,刺呈弯钩状,故得其名。它不仅有“野菜王”的称号,还是清明节数一数二的美食!

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煮汤——簕菜鲫鱼汤!簕菜的味道像青橄榄,甘苦相伴,吃来舌尖涌出一股甘甜和清凉,慢慢地簕菜特有的香味溢满口腔,其中滋味,确实会让人上瘾!

濑粉

在各种重大传统节日,高明人的桌上怎么能少得了濑粉的身影?

据来自杨梅的罗女士介绍,每逢清明节当天的早晨,他们都会吃上一碗香喷喷的濑粉作为早餐,寓意长长久久,团团圆圆。

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是的!在高明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称为吃"节蛋"。

在扫墓的时候,人们也会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上,象徵“脱壳”,生命更新,希望祖先们保佑子孙都出人头地。

清明还有“碰鸡蛋”的习俗,小孩子们在这天将煮熟的鸡蛋互碰,谁的鸡蛋先破,谁就算输了哦。

【撰文】佛山新闻网邹榭雨

部分资料来源于佛山日报

编辑 刘丹萍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