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一年增121万亩!广西柑橘扩种忙,黄龙病怎么防?

农财宝典
+ 订阅

“从2016年的560万亩发展到2017年底的681万亩,广西柑橘种植面积一年内便扩种121万亩,增长超过21%。而目前广西柑橘总产量约有685万吨,占整个水果产业产量(1740万吨)的近4成。按每斤3块钱算,广西柑橘约有411亿元的市场,未来还可能不断扩大。”

2018年4月3日,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拜耳”)主办的“以柑橘黄龙病为主的柑橘病虫害全程防控技术培训会”在广西武鸣春霞园酒店举行,广西区植保总站植检站谭道朝站长在会上点出了当地柑橘产业飞速发展的缘由。

扩种忙技术跟不上

武鸣、荔浦防控形势不容忽视

然而,与高速发展的柑橘业和迅速增加的种植面积相反,健康种苗供应不足、农民分散种植、病树清理薄弱仍加重了广西地区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发展风险。“一年120万亩新建园的发展速度,试问脱毒苗工厂能跟上这节奏吗?” 谭道朝认为,由于柑橘脱毒苗的供需方差距还很大,供不应求导致很多未经严格处理过的带毒苗木流入农田,并通过物流运输到全省各地,也将潜在的病情传播开去。除此之外,广西地区山峦重叠,对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提出了考验,而近年外行业涌入的种植户也让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其中不懂技术又不舍得投入的大有人在,对黄龙病疫情的控制造成不利影响。

事实上,广西也曾吃过“黄魔”的大亏。2001-2002年全州县、兴安县的温州蜜桔因黄龙病被毁;2005年-2006年,恭城县30万亩碰柑发病,到2010年基本砍光;2011-2012年岑溪县十几万亩沙糖桔病害爆发,到2014年大量老树被砍;2015-2016年柳城县20万亩南丰蜜桔病害爆发陆续砍树,目前仅剩2万亩……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广西柑橘产业“不能伤”也“伤不起”,抗击黄龙病是产业未来发展绕不开的关卡。

通过广泛应用“种植脱毒种苗、防治传毒木虱、清除染病植株”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控技术模式(俗称“三板斧”),目前广西自治区在病害控制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防控柑橘黄龙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王晓亮在会上提到:在区域上,各地要加强分类指导,守住长江中上游、鄂西、湘西柑橘带,在四川、云南金沙江中下段两岸构建90公里阻隔带切实阻截疫情蔓延;在果园内推进网格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制定柑橘生产技术规程和品牌标准,按标生产、规范管理,降低柑橘黄龙病发生几率;同时在监测预警、综合防治、资金投入、技术联合方面也要积极抓紧落实,将病害发生尽可能降到最低。

亩旺特防木虱效果显著

拜耳方案促果园增收

针对广西地区严峻的柑橘病害发展,拜耳提出了柑橘更好柑橘方案并积极为以黄龙病为主的柑橘病虫害防控技术探索新方法。

2009年由拜耳成功研发的螺虫乙酯(商品名“亩旺特®”),是一种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高效内吸性化合物,其进入植物体内可在木质部和韧皮部运输,双向传导直抵叶面、树皮和新梢幼嫩组织,对“专业”危害新梢的木虱有具良好的致死性,有效期最长可达8周。

亩旺特用药效果

目前含22.4%螺虫乙酯有效成分的悬浮剂已登记在防控柑橘树红蜘蛛、介壳虫和木虱上。

促新稍老熟,不仅在防控木虱、蓟马等虫害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病害的预防上也独具价值。

“沃生®+安泰生® “的组合可以促梢壮梢,使作物出梢快、齐、健壮并且提前老熟,将新梢老熟期从40-45天缩短至25-30天,降低砂皮病、溃疡病的发病概率,同时,由于安泰生的药膜均匀,耐雨水冲刷能力强,也可满足多雨地区的用药需求。

施药对比

拜耳广西区经理唐忠亮,分享了拜耳与永福县项目合作的成果,通过使用包含亩旺特、螨危®、安泰生、沃生、拿敌稳®等产品组合的全程病虫害防控方案后,项目试验示范沙糖桔果园亩产优质商品果3237公斤,比农户自防区亩产提高112公斤,增产3.58%;示范区亩总效益24133.6元,比农户自防区增收613.6元,效益提高2.6%。病虫害防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增加明显,而用药成本每亩仅提高了260元。

扩种趋势不可逆

品质成价格决定因素

笔者从当地种植户处了解到,目前广西地区的沃柑价格随品质好坏会上下浮动2-3元,同时还受上市时间、数量和销售渠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沃柑销售处于价格高点,很多新入行的种植者急于求成,利用沃柑自有的丰产性疯狂挂果,没几年果实品质就直线下降。上林县一种植大户告诉笔者:“沃柑对水肥和管理水平的要求比较高,需水需肥量巨大,用药时间和质量也非常关键,重产量又不重营养跟进和病害防护,只会活活把树榨干。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树又怎么会产好果呢?”不仅如此,由于春节后的卖价往往比节前翻番,很多农户更愿意把果留在年后来卖,但今年沙糖桔和茂谷柑对沃柑的销售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留果农户在年后反而更卖不上价。

农户参观示范园

拜耳柑橘病虫害防控方案除防控柑橘木虱的危害外,还可有效减少蓟马危害造成的花皮果以及溃疡病、砂皮病的发生,使果实膨大均匀,油包细腻透亮,着色良好,外观品质显著提高,有效护航农民增产增收。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检疫处处长冯晓东、研究员王晓亮;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副站长卢维海,检疫站站长谭道朝,武鸣县植保站站长颜文好;广西农科院柑橘黄龙病专家邓铁军;拜耳作物科学亚太区园艺业务总监Franck Ledoux;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园艺业务经理刘成涛;以色列农业部柑橘首席专家Shalom;拜耳作物科学柑橘作物经理叶毅等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全国农技中心检疫处处长冯晓东(右)与拜耳亚太区园艺业务总监Franck Ledoux(左)合作启动签约

现场采访答疑

参观飞防示范

编辑|叶思敏

投稿、报料请联系:

固话 020-83003789

微信 18613130814

邮箱 859613372@qq.com

商务洽谈请联系:

高先生15917468190(手机、微信同号)

叶先生18613130814(手机、微信同号)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