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广东省部署推进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南雄市按照省、韶关市决策部署,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创新建设模式,推进南雄市68个省定贫困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成效初显。
湖口镇太和村老圩场村道改造前▲
涌溪村道路硬化、外立面改造▲
江头镇涌溪村健身场所建设▲
全安杨沥凌华村外立面改造后▲
南雄市抢抓机遇,创新采用EPC模式实施建设,通过选取有实力、有经验、懂标准的企业,确保在2018年底能够高水平、高质量、进度快地完成新农村建设工作。
EPC模式,即采用勘察测量、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总承包单位,由总承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对全市65个(不含珠玑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里东、里仁、灵潭三个村)省定贫困村所有自然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的统一规划、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的承包。
2018年1月,南雄市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原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作为EPC总承包单位承包南雄市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
为避免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千村一面,形式风格单调,又为避免新农村规划建设中村与村之间风格凌乱,南雄市因村制宜,既策划差异化设计风格,又对全市的五个片区统一规划建设,这样形成了既各有特点又相对统一的新农村风貌。
岭南生态文旅设计团队,先充分了解各镇区位特点,各村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和民居建筑的特色风貌,再进驻各村与村专责小组、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召开家长会,将各村原有特色风貌,适用的建筑风格通过专家进行讲解,了解村民意愿和需求之后,经充分讨论和协商共同确定本村适用的建筑风格,根据省整洁村、示范村的标准,综合考虑专家的意见,结合设计策略,制定出以五大风格主调分五大片区打造南雄市新农村示范片方案。
以自然为基底,将乡村田园风格融入设计中,展现田园朴实生活的气息。形成原因:以全安、澜河、百顺、帽子峰镇为代表的山区镇,丘陵起伏,山广林密,更贴近大自然,在这种风格里,粗糙和破损是允许的,因为只有那样才更接近自然。这种“自然美”,才能在当今高科技、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泛徽派与徽派风格特色基本一致,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形成原因:以珠玑镇323沿线、黄坑镇四方坑村为典型代表,包括湖口、邓坊镇,早期已经形成了规模的徽式风格建筑,我市在此基础上,连片打造,相对其它风格,形成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也更能体现新农村建设风格的多样性,避免千篇一律。
广府民居通常符合通风与阴凉的要求,还大量吸取西方建筑精髓,体现了兼容并蓄的风格。形成原因:以乌迳镇新田古村落为典型代表,包括油山、坪田、界址镇,都具有较强的广府建筑风格,连片打造广府风格新农村,是对当地古村落文化的一种保护,也是向世人展示南雄古老文化的活化石。
综合了现代建筑风格与本土农村文化元素,以简洁、明朗、清新、大方为造型特点采用钢材、玻璃等现代材料元素进行构造。形成原因:以雄州街道为代表的镇(街),地处市区边缘,或相对靠近市区,接触、吸收的现代文化气息更浓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全市农村处在领先水平,建设城乡结合部的新农村,将现代建筑风格与本土农村文化元素相结合,更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赣南建筑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形成原因:以江头、水口、南亩镇为代表的镇,毗邻江西,浸染了赣南文化,建筑风格也近似赣南风格,我们在这些镇连片打造赣南风格,是对赣南文化的一种认同,也是对当地村民的一种文化上的尊重。
一是成立各行政村及自然村专责小组。成立由驻村镇领导干部、精准扶贫驻村干部及村小组、村民理事会成员、EPC总承包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各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专责工作小组,负责各村的前期调查、规划、设计、施工、协调、验收等所有工作。
二是成立得力管用的村民理事会。每一个自然村在专责小组的指导下,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由党员、威信较高的村民代表、“说话算数”的乡贤组成村民理事会。由村民理事会负责召开村民会议,统一思想认识,组织村民开展“三清三拆”工作、配合规划单位做好规划设计、加强与乡贤的联系沟通,使乡贤发挥作用。同时,村民理事会成员也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在拆除危旧房、筹措资金等方面处处带头,带动村民发挥积极性,使“三清三拆”、规划设计、垃圾清运、筹措资金、监督工程质量等工作顺利进行,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目前,全安镇杨沥村委会吊基岭、凌华村,湖口镇太和村委会老圩场村,乌迳镇长龙村委会长龙圩,古市镇丰源村委会黄屋新村,江头镇涌溪村委会官田村五个试点自然村已经开始施工。
各个试点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大部分村广场墙面改造抹灰、混凝土浇筑已基本完成,古市镇丰源示范村所有道路完成修复工作,湖口镇太和村老圩场村外立面改造村容村貌项目已基本完成等。五个试点村预计在三月下旬完成建设。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带动作用、村民理事会和村民的主体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照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标准,严格规划,突出特色。
二是组织南雄市省定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民理事会分五个片区到试点村参观,让群众直观的感受不同风格的建筑特色,感受新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尤其是引导、鼓励外出乡贤积极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
三是按照五个试点村的五种风格,在全市68个省定贫困村全面铺开,并以68个省定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南雄市新农村建设工作。
投稿:中共南雄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