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纺织服装的生产国和贸易国,近年,我国纺织企业为应对国内外严峻形势,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及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加快“走出去”布局海外,纺织行业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近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举办2018年纺织行业信用风险管理高层论坛,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专家及国内过百家知名纺织企业聚首,共享行业资讯及成功经验,共商新时期海外发展之路。
纺织行业内外承压
我国纺织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但近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内环保整治日趋严格,以至于我国纺织业发展承压,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低成本国家。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对全国出口前三十家企业的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未来五到十年将有10%-15%的订单规模向海外转移,推算转移规模约在260亿到400亿美元之间。商会预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今后将长期呈现小幅上下波动、国际市场份额缓慢下降的常态。
另一方面,中国信保对全球192个国家地区超过27000个活跃买家历年来的承保大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海外市场信用风险逐年呈上升趋势;风险主体不再局限于欠发达的新兴市场或者实力较弱的中小买家,历史悠久的欧美大型零售商、品牌商破产或拖欠货款的案例也频频发生。
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瞿栋总经理表示,纺织行业已经进入风险高发期,他建议纺织企业必须深度了解目标国别和市场,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及疏导,不断提高海外利益的保障能力。另外,美国政府在3月22日单方面发起对中国部分产业的调查及特别征税进程,虽然从公开信息看暂时还未涉及纺织行业,但充分说明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风起云涌,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以及涉外工业投资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影响,也对中国信保的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尽管面临重重考验,我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仍然有充分发展空间:一是产业集群化程度高、生产要素集中,具备转型升级条件;二是智能制造、产业链整合和自主品牌建设,将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创新驱动力,有利于大幅提升行业综合实力及竞争优势;三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纺织行业出口开拓新的蓝海,有效降低欧美市场竞争集中及贸易摩擦的风险。
服务纺织企业超过一万家
在行业改革实践中,不少优秀的纺织企业在寻求专业化、差异化、精益化的国际发展道路上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
比如,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紧扣发展自营大客户的战略目标,成为Target、GAP、NKD、OTTO、ZARA等知名买家不可或缺的核心供应商。目前,供应链网络已覆盖国内多个省份和“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经济效益逐年递增。
作为全球最大女鞋生产企业之一的东莞华宝鞋业有限公司早于2011年就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了华坚国际轻工业园,带动了埃国的制造收入和劳动就业,切实践行了“一带一路”的“五通”精神。华坚国际轻工业园2020年全面建成后,埃国六成以上的鞋、服装、手袋等产品将出自该园区。
在这些成功走向海外的纺织企业背后,都有中国信保所提供的保障支持。截至2017年末,中国信保累计支持的国内外贸易和投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为十余万家企业提供了信用保险服务,累计向企业支付赔款108.4亿美元。同时,中国信保还累计带动200多家银行为出口企业融资超过2.9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信保客户服务部总经理牛惠莲介绍,中国信保一直重点支持纺织行业,2008-2017年之间累计承保纺织出口超过3650亿美元,服务纺织企业超过1万家,行业渗透率逐年提升,近五年间向纺织企业支付赔款达5.3亿美元。在推动中国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参与国际竞争和产能合作、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