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北白犀牛…这个和善却孤独的物种真的要灭绝了

平安南粤
+ 订阅

饲养员一边小声向躺在墙角的苏丹打着招呼,一边慢慢把手掌覆在它的肚皮和耳朵上摩挲着。苏丹从鼻子里重重地喷了几下粗气,放松地把头枕到地上,眯上了眼睛。

2018年3月20日,苏丹去世了,享年45岁。

姚明去看过它

曾经,它是这个世界上最出名的犀牛,

也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

有人千里迢迢赶去非洲只为看它一眼,

还有专人24小时为它持枪护卫,

它肩负着整个北白犀种群最后的希望。

可随着它的离去,

这个种群只剩下一对无法自然生育的母女。

不过短短百年间,

我们把一个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万年的物种

推向了灭绝。

就因为它们与众不同的角,白犀牛成了最受盗猎者关注的一种犀牛。在人类眼里,尤其在亚洲东部几个国家,犀牛角成了壮阳、治癌症的良药,还可以雕刻成手串、摆件,象征勇敢、高贵。

越南,一位当地妇女正在咖啡馆里研磨犀牛角,当地人相信,这是一种超级维生素,可以治百病。图源Brent StirtonNational Geographic

治病?子虚乌有。犀牛角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与人类指甲没啥区别。

勇敢、高贵?砍掉犀牛半张脸获得的角,拿去摆在家里,或者戴在身上,就能赋予一个人勇敢、高贵的象征吗?

可再多的质疑也拦不住人类的贪婪,据估计,在黑市上犀牛角的价格比黄金或可卡因还要昂贵。暴利催生着盗猎,草原上的犀牛越来越少了。

南非每年被杀害的犀牛数量 

来源:www.stoprhinopoaching.com

苏丹的妈妈和最后的同类们,被迫躲进了南苏丹的一片无人区里,这里十分偏僻,人类一时不会注意到,暂时成了北白犀生活的乐土。

那时候,2岁的小苏丹还只是个喜欢黏着妈妈的小宝宝。最喜欢学着妈妈的样子,翘起小尾巴,掂着小步子,和妈妈一起在草原上“TaTa”的跑。

它还喜欢看“大人们”追逐打闹,或许也在幻想着快快长大,这样就可以和女孩子恋爱,和男孩子为爱而战了。

可一切的平静都终究被突如其来的“突突”声打断了。

贪婪的人类使用长长的棍子就在苏丹的头顶晃着,一个转弯,脖子就被一个圈圈卡住了。逃不开,挣不掉,直到被赶到一个四四方方,看不到蓝天,只能勉强转个身的牢笼里。

《自然世界:苏丹 最后的犀牛 2017》视频截图

这是一场疯狂的抓捕。

人们建设野生动物园的狂热爱好,

催生了一批专门的捕猎者。

他们纵横于非洲大陆,

挥舞着手里的套杆,

专挑刚断奶,但还没长大的动物宝宝。

从此,小苏丹永远离开了妈妈,离开了族群

它孤独地在捷克杜尔·克拉洛韦动物园生活,

一只本属于草原的动物,

被人类强制观赏了34年。

从小离开妈妈和同类的苏丹

大半生都活在牢笼里,

就连恋爱,也是人类安排好的,

离开同类的教导,它连如何繁殖都不会。

《自然世界:苏丹 最后的犀牛 2017》视频截图

可与野外被盗猎者捕杀的同类相比,苏丹算得上是幸运的。

1984年,随着血腥的盗猎和政治动荡,世界上只剩下刚果加兰巴河国家公园里的15头野生北白犀,还有被圈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里的16头。

北部白犀牛数量变化表,图源wiki

战争愈演愈烈,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2004年

一支装备精良的盗猎队伍冲到了保护区里。

《自然世界:苏丹 最后的犀牛 2017》视频截图

这场大屠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使这里的北白犀只剩下4只,

2008年,

最后一只野生北白犀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苏丹成了为数不多的几只雄性北白犀。

保护这一种群的唯一希望就在动物园了。然而……奇迹已经不在。在圈养条件下,北白犀的繁殖,变得越来越糟糕。2009年,苏丹和其他3只北白犀被送回了非洲。人们希望适宜的气候和野外环境能够恢复它们的繁殖欲望。

时隔34年,苏丹再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

在这里,苏丹享受着人类特殊的待遇。

40位护林员持枪日夜守护,

以防止盗猎者偷袭。

为了防止盗猎者的觊觎,人们还割掉了它的犀牛角。

苏丹的卧室又大又舒服,饲养员每天会用耙子细细耙上好几遍,生怕有小石子咯着他。苏丹喜欢被摸肚皮,喜欢被人抓耳朵后面,喜欢吃胡萝卜……苏丹的一切喜好,他们都尽全力满足它。

它开始变得活泼了起来,身体也越发健康。“似乎一切都很好,它们很自由,我们成功了。”

当提到苏丹有一天可能会去世的时候,饲养员沉默了一会,说:“我会感到孤独,我会很孤独。”

但却等来一个又一个的噩耗。世界其他动物园里圈养的北白犀相继病逝。2014年,肯尼亚的另一头雄性北白犀苏尼也因心脏病去世。自此,世界上只剩下苏丹一只雄性北白犀,和他女儿、外孙女了,而且三只均无法自然生育,这个和善却孤独的物种走向灭绝真的要来了。

苏丹,法图和纳金

2017年下半年,保护区在脸书和Twitter上发布了帖子:苏丹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它的生理活动趋缓,后腿出现感染,只能整天待在笼子里。他们迅速召集专家为苏丹的身体进行评估和治疗。很快,它的右腿痊愈,恢复了正常的运动和饮食。人们暂时舒了一口气。

腿伤严重的苏丹,只能如此蹒跚前行

2018年3月1日,保护区突然连发5条帖子:苏丹,开始出现患病迹象。治疗小组和饲养员们已进入24小时监视苏丹的状态。

是的,这一天可能越来越近了!

来源:奥·佩吉塔保护区Twitter

2018年3月9日到3月16日之间,医疗团队密切注意这老苏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口食物;苏丹的每个动态牵动了所有良知的人类。

来源:奥·佩吉塔保护区Twitter

终于

2018年3月20日,

保护区一连发布11条帖子,宣布:

因“衰老综合症”带来的一系列器官退化,

和后腿加重的皮肤溃烂,

苏丹的病情在过去24小时里显著恶化,

它遭受着巨大的痛苦。

在经过多方商议后,

我们决定对它实行安乐死。

来源:奥·佩吉塔保护区Twitter

再见,北白犀!

再见,孤独的苏丹!

犀牛“希望”,2014年被盗猎者砍去半张脸,虽经救助,仍在2017年去世。来源:www.africageographic.com ©Adrian Steirn/EPA

你是否知道,这依然不是的终点,犀牛盗猎屠杀依然猖獗。苏丹的故事还在时刻发生着,人类该如何保护地球的生灵?我们该给后台怎么讲述动物的故事?

每一只角都代表着一次盗杀,来源Google

法国纪录片《海洋》里曾有这样一幕:白发苍苍的导演牵着儿子的手走在偌大的博物馆里,孩子一脸茫然地看向身边一只又一只的动物标本,导演的话不断在耳边响起,“消失了”“消失了”“消失了”……

当镜头缓缓转向前方,更多的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从天花板到地面,密密麻麻。

我们人类究竟灭绝了多少生物啊?而我们还会把多少推向灭绝的深渊?

来源《海洋》

苏丹的去世,在网络上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瞩目和哀悼。在这些言论里,我们还看到了这样的话:

这是大自然的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动物灭绝是正常的事,北白犀的灭绝是因为无法适应自然。

这是富人的贪欲导致的,应该跟他们宣传,消费不起的人知道也没啥用。

……

当发生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这不是理性,而是自私和目光短浅。

2014年,美国杜克大学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显示,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的数量是自然淘汰的1000倍。

濒临灭绝的物种清单。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人类对天然栖息地的侵占、环境污染、传播外来入侵物种……都是导致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来源:《自然世界:苏丹 最后的犀牛 2017》视频截图

仅以中国为例

急速消逝的白鱀豚

他们的消逝是急速的

1984年,白鱀豚被加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得到了“水中珍兽”的“美称”,不祥之兆开始笼罩着我们。

1986年,白鱀豚的宏观数量已不足300头,档案变成了“濒危(EN)”。那时我还天真地祈求人类能够再为挽留我而努力,就像挽救国宝大熊猫,就像大熊猫的复兴。

1996年,我变成了“极危(CR)”物种。像是患了绝症的人类无药可救,我和我的家人在江水中仓皇逃窜,我不会知道,明天和末日会哪个先来。

2006年,七国科学家在长江进行了40多天大规模搜寻后,未发现一头白鱀豚。

次年8月,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快报》期刊据此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2004年,黄胸鹀,也叫禾花雀,曾遍布中国东部地区。但在一些省份,禾花雀被人们奉为美味佳肴,因此短短13年,它被人们从“无危”吃到了“极危”,距离下一级“野外灭绝”只剩一步之遥。

禾花雀,来源网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把物种按受威胁程度评定为无危、近危、易危、濒危、极危、野外灭绝、灭绝)

还有你我都熟知的穿山甲。

因擅于钻洞,它的甲片被冠以能“贯通阴阳”,具有下奶的功效(这一所谓的药用价值并没有科学依据)。这个呆萌的小动物成为了全世界被走私最多的哺乳动物。

我国分布的中华穿山甲在大陆已基本上找不到了。目前查获的多数都是从非洲、东南亚地区走私而来,可以说我们不仅吃光了自己国家的穿山甲,连他国的也快没了。

图片来源:nationalgeographic.com/voc.com.cn

除了它们,还有年年喊保护但境况依然危机的长江江豚;悄悄沦为极危的勺嘴鹬;2017年在云南新发现,就被列入“濒危”的天行长臂猿;正在水污染和入侵物种面前苟延残喘的多种原生鱼……

还有穿花衣的燕子。和过去相比,它们的数量真的减少了很多很多。我已经记不清上一次看到燕子的剪刀尾是几年前了。

很难想象,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会不会有一天,孩子们好奇地问我们:书里说的燕子、麻雀长什么样子?

来自昵图网

也许你依然觉得这一切离自己的日常生活太遥远,不值一提。但这正是我们需要在当下不断提及动物保护的原因。

你不是觉得无关,只是不知道和你有关而已。

珍妮·古道尔曾说:“你要相信,每个人就是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

司马曾写过的到非洲当卧底,调查野生动物贸易的黄泓翔也说过:“因为世界不是被作恶者摧毁的,而是被看到了邪恶却一言不发的人摧毁的。”

被查处的走私象牙,来源网络

纪念苏丹,只是为了给我们自己敲响警钟,

世界上还有更多像北白犀一样日渐消亡的物种,

再不给它们机会的话,

北白犀的今天,

很可能就是它们的明天,

也是我们的明天。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也在行动,广东公安严厉打击任何非法盗猎、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一经发现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1

2

3

4

还要提醒大家

不要以为自己不抓野生动物就不犯法

no no no no

爱吃野味的

爱放生的

统统看过来

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哪些内容与普通老百生活姓密切相关呢?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也就是说非法食用野生动物与捕猎、贩运等行为一样,都要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近年来,有些人出于发善心、做善事的目的,会购买一些鸟、蛇、龟等野生动物放生到野外,这种随意放生的行为很有可能触犯了法律。因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要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而且还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因此,群众在放生时要对放生物种、环境进行评估,特别是不要随便把一些外来物种放生。如果确实需要组织放生野生动物的,应在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专业指导下进行。

仅仅依靠公安的打击是远远不够的,保护这些地球生灵需要每一个平凡的我们,广东公安邀请您动手转发,告诉更多人,保护他们从你我做起!

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公安机关打击整治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工作。

来源 | 广东警民通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