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至31日,第五届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年会暨第八届岭南国际肝胆胰微创外科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如今中国肝胆胰外科的微创技术有了质的飞跃,肝胆胰外科手术大部分都可以微创完成,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更是让许多复杂手术也能微创。但专家指出,机器人手术并不是“无所不能”,许多手术并不适合机器人来做,而应该选择更便宜的传统手术方式。
如今肝胆胰外科手术大部分都可以微创完成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主委陈亚进介绍,如今,国内的肝胆胰外科的微创化率很高,医生从以前“埋头苦干”基本都变成了“抬头看镜”。
以前,中国的肝脏手术的腔镜率约7%。这几年,很多医院肝脏手术的腔镜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我们科室去年统计是63%,也就是说,63%肝脏手术可以用腔镜安全微创地切除。”陈亚进说,在所有的肝脏手术里,除了全腹腔镜下的肝移植,其他的手术已经都可以通过腹腔镜来微创完成。
在胰腺手术方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所有种类的胰腺手术都可以腔镜下完成。
“肝脏手术与胰腺手术的微创化改变了外科的传统观念,给病人带来了更好的体验。”陈亚进介绍,以前做完手术要在病床上躺一个星期,而微创手术病人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走路。虽然腹腔镜手术费用更高,但整体费用差不多,因为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用药少,最重要的是,病人能够获益。
机器人做手术就更好吗?不一定!
据了解,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目前已引入全球最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许多复杂手术也可以微创完成了。但陈亚进却指出,“很多人认为,机器人手术无所不能,其实是误解了。”
他介绍,机器人手术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腹腔镜的疑难问题,如机器人最擅长精细缝合,手指非常灵活,可以360度操作。在稳定性方面,机器人不会手抖。此外,机器人可以高清放大局部细节。因此,机器人在做精细复杂疑难手术方面更有优势,如前列腺手术、胸腔的冠脉搭桥术、需吻合比较多的胰腺手术等。
但陈亚进指出,如果拿来做普通的胆囊切除,就“有点过了”。此外,机器人手术费用非常高昂,如果有更便宜但能达到同样效果的传统手术,肯定要选择传统手术。
目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了两三百例肝胆胰手术。陈亚进介绍,他对做机器人手术的病人筛选非常严格。“像先天性胆管囊肿,机器人做胆肠缝合有优势,腔镜达不到这样的水准,机器人做稳定性更好;但对于临床上见到最多的肝脏左外叶手术、胆囊手术或普通的胆管探查,就完全没必要用机器人,便宜普通的方法就可以解决。”
微创是否真的比传统手术好?还需科研证实!
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刘允怡院士指出,中国的肝胆胰外科融合了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发展迅速,中国的病例非常多,医生熟能生巧,尤其是技术要求高的腹腔镜和机器人,已经走在了国际先进地位,很多新技术和新方法都由中国创造。
“数目上,中国的手术做得更多。”他介绍,北京301医院2013年才开始做机器人手术,目前已经实施了2000多例肝胆胰机器人手术,是全世界单中心最高的手术量。但是,外科不但是技术,还需要理论、创新、科研等。
“大的复杂手术做得来微创,不等于应该做。微创是否比传统手术更有好处,哪些方面更好?还有什么缺点?该怎么改进?需要多做科研,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这样才能在国际外科领域有发言权。”刘允怡说。
他表示,因数据不足,国外很多国家无法进行相关的科研,而中国在这一块有优势。中国的肝癌患者在全世界超过一半,医疗数据是全世界最多,外科医生经验丰富。如果利用这个长处,进行数据的分析总结,找出国际上想要的答案,就可以引导国际发展方向。“我们不要跟跑,要并跑,最好是领跑。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并跑和领跑了。”
【记者】李秀婷
【通讯员】林伟吟 刘文琴
【校对】杨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