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美图!东莞台校办成年礼,带你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南方+ 记者

擂鼓鸣炮、醒狮献八佾舞、跪拜双亲、受冠成人……近日,在一套庄重而传统的成年礼中,广东东莞台商子弟学校233名台籍高二学生身着深色儒生长袍,胸佩红花,在体认成年的责任与期许的同时,也感受着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 

 

当天,该校举行的学生成年礼以及中华文化教育馆启用仪式,迎来两岸200多位领导、嘉宾以及400多位台商及家长的参加。

  

2000年正式开学的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是中国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目前,学校有从幼儿园到高中所有年龄段共2500多名台籍学生。学校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参照古礼为高二学生举办成年礼,形成该校的教育特色。 

 

当天举行的戊戌年成年礼大典暨中华文化教育馆落成启用仪式,在擂鼓鸣炮与祥狮献瑞中隆重举行。400多名台商和家长代表以及50余名嘉宾,和全校师生共同祭拜中华民族始祖与古圣先贤。  

为祝福与期勉受冠学生,东莞台校承继传统,特别准备福袋及刻有学生名字的印章作为成年贺礼,一方面祈福学生健康平安、学业进步,另一方面寓意其长大成人,要为自己言行负责。  

随后,233名高二学生行“三加佩冠礼”:始加礼,学子向父母行跪拜礼、父母叮嘱传家语;再加礼,老师向学子赠送成年贺礼;三加礼,嘉宾向学生授冠。在众人的祝福中,这些学生宣誓自己长大成人。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叶宏灯表示,学校举办这一礼仪,是希望鼓励学生汲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华。  

综合历年孩子参加仪典的感受与变化,王天才认为成“人”的孩子,必须与自然天地和谐共存,于是成年仪典前有“春祭、八佾舞”等仪式;为让孩子感受到成年的责任,而有“加冠礼”。  

当天,校内丽德楼三楼500平方米的中华文化教育馆正式启用。这个在2008年设立的中国文化馆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中华文化教育空间,增加了丽德书院、华夏厅和国艺堂三个部分。其中,华夏厅取材中华文明内容,搭配中文和社会科课程,以现代媒体科技展现;国艺堂则以培养学生书画、茶道、古筝等为主。  

校长王天才告诉记者,中华文化教育馆的设立因应时代趋势,在原有文化教育设施上强化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希望能够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也让学生能以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而骄傲,并为中华文化振兴贡献一点力量。  

最后,南方+记者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东莞台校每年成年礼的传统仪式“八佾舞”。  

左传记载,“天子舞行八佾,诸侯舞行六佾,大夫舞行四佾,士舞行二佾。”八佾舞是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  

据悉,东莞台校从2012年第八届成年礼开始采用八佾舞祭祀,不仅教导学生尊崇道统、慎终追远,也让台校成为传承文化民俗特色的两岸交流平台。  

据了解,东莞台校先前已将八佾舞传承到湖南炎陵县,当地政府在每年炎弟祭祀大典都会依此古礼,由炎陵中学献佾舞,后来又传承到山西高平。  

八佾舞一共有96个动作,东莞台校教师温明正也依明制“大成乐章”古韵采谱谱成“贤和之曲”、“宁和之曲”、“安和之曲”和“景和之曲”四乐章。

【图文】龚名扬

编辑 冯文美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