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行业国标有望出炉,清远茶田面积如何实现“百万亩级”?

南方日报

■“推进乡村振兴 清远如何发力”系列报道之三

□政策优势:清远将重点发展以清远鸡、柑橘、茶叶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3+X”农业产业体系

□良好态势:全市基本形成了以英德红茶为主,英德绿茶、笔架茶、蒲坑茶、连阳高山茶协同发展的格局

□未来局势:英德红茶发展到50万亩,其它品种茶加起来50万亩

“争取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实现清远鸡年出栏量达到1亿只以上,柑橘、茶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左右,进一步提升清远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带动清远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在清远市委七届六次全体会议上,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提出,推进乡村振兴,要在培优品种、提升品质的前提下,适度扩大清远鸡、柑橘、茶叶这三大主导产业的种养规模。

茶叶种植面积100万亩是什么样的概念?早在2013年,清远印发了《清远市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里面提出规划用10年时间,在全市建设现代标准化茶园20万亩。时隔5年,从20万亩到100万亩,清远为何给自己制定如此目标?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清远茶产业该如何发力?

目前,清远全市基本形成了以英德红茶为主,英德绿茶、笔架茶、蒲坑茶、连阳高山茶协同发展的格局。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 摄

▶扩规模

英德茶园已超八十年代最高规模

目前,清远全市基本形成了以英德红茶为主,英德绿茶、笔架茶、蒲坑茶、连阳高山茶协同发展的格局

三月的英德茶园满目青绿,抚枝细看,脆嫩的绿叶冒出枝头,散发着淡淡茶香。据英德市农业局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该市的春茶产量可达2000吨,同比增长54%。平均单价预计在330—350元/市斤之间。

今年英德春茶产量飙升的背后,是英德茶企多年扩大种植规模的成果。据了解,英德茶园以英红九号品种为主,随着英红九号品种茶园越来越多进入丰产期,春茶总产量产生了较高幅度的增长。

不仅如此,从英德辐射至清远,全市种茶地域进一步扩大。全市8个县(市、区)现均有茶叶生产,比2012年“仅英德市有3万余亩的茶叶种植,其他县(市、区)规模很小”的状况有很大变化,清城区、佛冈县实现了从无到有,其他县(市、区)也扩大了种茶地域。

据清远市农业局统计,2017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4.4万亩,比2012年的3.5万亩增加10.9万亩,增幅达311.43%;2017年全市茶叶产量达6000吨,比2012年的2904吨增加3096吨,增幅达106.61%;2017年全市茶叶产值达到22亿元,比2012年的9亿元,增加了13亿元,增幅达144.4%;涉茶企业从2012年40家,到2017年底已有约200余家。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英德红茶为主,英德绿茶、笔架茶、蒲坑茶、连阳高山茶协同发展的格局。

2018年1月8日召开的清远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提出,清远将重点发展以清远鸡、柑橘、茶叶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3+X”农业产业体系。其中提到:“争取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实现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左右。”

“现代农业发展,产业规模是基础。”据英德市农业局介绍,目前英德茶园规模已超过八十年代最高规模。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清远茶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从政策角度来看,国家定位茶产业是国家重大战略,省里将茶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新兴产业,清远大力发展茶产业符合国家和省的定位;从市场角度来看,广东是茶叶的最大消费市场,但广东茶产量非常少,清远茶产业有很大市场空间;从对当地经济发展来看,茶产业涉及产业广、产业链长,对农民收入和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强。

一个更为现实的因素为清远发展茶产业“添翼”。清远茶产业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宣传,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清远山地、坡地资源多,现在利用还不充分,发展茶产业可以盘活很多荒山、坡地资源。

“争取用8—10年时间,英德红茶发展到50万亩,其它品种茶加起来50万亩。”对于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左右的目标,清远市农业局分管种植业的副局长李敏怀透露相关细节。

▶提品质

建专家工作站  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以规范使用“英德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识为抓手,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逐步建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的可追溯制度

2016年,英德市老一队茶业有限公司提供的50克“英红九号”茶树种子,随“天宫二号”进入太空遨游63天进行航天育种,目前返回的种子已有4颗发芽成活,长势良好,开启了我国茶树航天育种的先河。

2017年,清远市积庆里茶叶、德高信、八百秀才等3家茶企的英德红茶产品顺利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这是广东省第一个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红茶类产品。

研发新品种,建设生态优势保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近年来,清远茶企在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角逐激烈,企图在公共品牌的大旗下,在群雄逐鹿的时代背景下“脱颖而出”,从源头——产品质量安全上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塑造企业品牌。

数据显示,2012年,清远涉茶企业获得QS认证的企业不足20家,到2017年底,全市各类涉茶企业获得QS认证的企业超过70家;全市通过绿色认证的企业3家,通过有机认证(含转换期)的茶叶企业达13家;不仅如此,全市现已培育具备出口资质的企业4家,实现了自国家停止统购外销后茶叶出口企业从无到有,产品逐步销往俄罗斯、摩洛哥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市级计划出台加强扶持对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利用省茶科所在品种研发、技术推广、人才储备等领域的优势,开展实用型人才培训。”李敏怀介绍,目前,清远已组建农业专家团(茶讲团),引进和吸纳的市内外茶叶相关领域专家100余人,通过专家开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同时建立专家工作站,在部分以茶叶为代表的镇、村,建立了10个专家联络站,以技术咨询服务,提高茶农生产技术水平。

在清远茶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英德,英德市农业局介绍,该市将加强对茶叶种植管理中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监管,保障茶叶安全生产。同时,以规范使用“英德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识为抓手,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逐步建立茶叶产品从茶园管理及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流通、茶叶销售全链条的可追溯制度和追溯电子信息平台。

▶定标准

国家行业标准有望今年出炉

《英德红茶》国家行业标准计划于今年4月申请国家行业标准鉴定,然后报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届时,将该标准作为品牌保护的重要抓手,引领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为什么都是英德红茶,价格差异这么大?定价依据是什么?

“市场上同样是英红九号的产品,但价格差别显著,主要原因就是产品的质量等级不同。”一茶企负责人表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要凭感官去鉴别出茶叶质量和等级是比较困难的。

“茶行业有个毛病,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高额利润,导致消费者对产品很茫然。”英德八百秀才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振华对一些消费者的质疑并不讳言,他认为,一个最重要因素是产品本身问题。

专家认为,英德红茶现有的分级体系比较粗糙,业内对英德红茶大致按照“金毫、金毛毫、金英红”的标准进行分级,但由于没有形成文字的规范标准,有些企业的称呼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并不能起到有效规范市场的作用。“对于英德红茶来说,建立英德红茶市场流通环节的产品标准迫在眉睫。”他说。

如果有一个具体的英德红茶分级定价体系,一方面将会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识别英德红茶的等级和品质,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整个市场更加规范,有效减少流通贸易环节上产品以次充好的现象。

记者了解到,清远制定现代茶叶分级体系的历史可追溯至2006年,当年英德制定了《英德红茶》广东省地方标准,但随着英德红茶产业的发展和扩张,原有标准已部分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

于是,英德2013年开始修订《英德红茶》地方标准;同时,联合省供销合作联社等部门制定市场流通环节的《英德红茶》国家行业标准。

2017年7月,《英德红茶》国家行业标准经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茶叶标准委员会正式批复立项,标准的相关整理起草工作正在实施中。

英德市农业局介绍,《英德红茶》国家行业标准计划于今年4月申请国家行业标准鉴定,然后报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届时,有关职能部门将积极推广《英德红茶》国家行业标准,将该标准作为市场流通领域实施品牌保护的重要抓手,引领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促进英德红茶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十家左右茶企对游客开放,集中在英德地区。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 摄

▶拓产业

探路特色茶旅融合路线

充分借助旅游资源优势,使茶园融合茶叶生产、休闲旅游、科普、采摘加工体验、特色餐饮住宿、会议等主题和功能,效果良好

在2013年,清远印发的《清远市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到,“推广茶叶生态旅游。以省级科研单位的示范基地、大型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为重点,建设集观光、休闲、科普于一体的茶叶生态旅游景点,游客通过观茶、采茶、制茶、品茶了解清远茶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清远茶叶发展的辉煌成就。”

5年过去了,清远的茶旅结合进行得如何?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十家左右茶企对游客开放,集中在英德地区。清远已成功开发英德积庆里红茶谷、德高信有机茶园、连山皇后山茶庄园等茶旅一体化基地,充分借助旅游资源优势,使茶园融合茶叶生产、休闲旅游、科普、采摘加工体验、特色餐饮住宿、会议等主题和功能,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作为清远茶产业的排头兵,英德茶企茶旅结合项目日渐走向成熟,涌现出许多颇具特色的典型。如与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的积庆里红茶谷,早在2014年就成为广东省首个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十大美丽田园”殊荣的企业,并于2017年被评为“AA级广东农业公园”;德高信种植公司的峰林式茶园,充分利用英德西部黄花镇英西峰林独特的地理优势开发茶旅产业;八百秀才的茶旅项目结合了老国营茶场黄陂茶厂旧址进行开发,既有历史底蕴,又传承了英德茶文化;英州红茶业公司将英德最早进行茶旅开发的“英德茶趣园”旅游项目重新开发,并推出参观茶厂茶叶制作流程、免费体验摘茶、手工制茶项目等,该公司一年有三成销售收入源自茶趣园旅游景区旅客的购买。

“做茶园旅游,就是做足体验感,把整个茶产业的种植环节、生产加工环节、茶文化推广环节等做成场景供游客体验,使之形成记忆点,培育市场,甚至把游客变成忠实消费者,最终目的是为树立英德红茶品牌和销售茶叶服务。”易振华说。

李敏怀透露,市农业局正在规划设计清远特色茶旅路线,将与省农业厅组织的广东最美茶乡征集活动相结合,会同旅游部门筛选一些具有较好茶旅一体化功能的茶园,形成参观路线,并将在清远农业信息网上公布,供大家参考。

【记者】韩玫

【策划/统筹】翟永鸣 魏金锋

编辑 刘晓维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