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新故事③丨一粒稻米的传承

南方农村报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杂种优势应用到水稻生产的国家,先进的杂交稻技术,是中国30多年来提高水稻产量的一大秘诀。”近日,《大国根基》纪录片热播,“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向众人展示了一粒稻米的强大力量。中国水稻不仅有家喻户晓的杂交育种,还有矮化育种、优质工程、绿色栽培……在此当中,“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以及许许多多潜心钻研的水稻专家们,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让我们走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一睹中国水稻的崛起史,感受一代代水稻人不朽的精神传承。

稻作奠基:“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

丁颖作为中国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学院三个地方的开山鼻祖,为中国水稻带来了许多“第一次”,为水稻事业奠定基础,当之无愧地被学界称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1926年,广州郊区犀牛路末端。

一名叫丁颖的科学家在水塘里发现一株野生水稻,如获至宝。他将它命名为“犀牛尾”,脑海里有了一个伟大的设想——如果能将这株野生稻的优良基因转移到栽培稻上,这对品种的改良非常有利!

这个设想在7年后得以实现。1933年,新品种“中山1号”腾空出世,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开创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并成功将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优异基因转移到栽培稻上的例子。

从零到一,从一到多。在日本学农归来的丁颖,利用“中山1号”进而培育出一批品种——中山占、中山红、中山白、包选2号、包胎矮……,这些华南本土品种推广时间超过60年,累计推广面积达1.24亿亩。

与此同时,丁颖的创新思路不断开阔,成果不断涌现。

丁颖将华南品种“早银占”与印度野生稻杂交,从杂交稻后代中选出每穗几百粒以至千多粒的系统,俗称“千粒穗”。一个穗子带有一千多粒稻种,震惊了当时的稻作学界。他在全国开展的“水稻光温试验”,对水稻业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丁颖一生共撰写140多篇水稻研究论文,主编《中国水稻栽培学》等著作,他的研究成果成为世界栽培稻种起源的重要学说之一,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这些成就的背后,蕴藏着丁颖巨大的能量与担当。

“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过去,中国的水稻大多叫“农家种”,从漫漫长河中驯化而来。因为产量低、品种奇缺,农民往往需要“看天吃饭”,收成十分有限。青年丁颖将农业的窘境看在眼里,立志“走出去”,为国人解决温饱问题。辛亥革命后,他加入留学大潮,从1912年起,辗转三所日本高校学习农业科技,12年后被授予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士学位。

除了在1930年创建中山大学石牌稻作试验场,丁颖后来还担任了中国农科院的第一任院长、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前身)所长。到北京以后,他开展了全国性的“水稻光温试验”,在广东成立由中国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学院“三院联合”的水稻光温生态研究室。从1961年起,专家们在全国各地对水稻品种进行分类,通过光温生态试验摸清规律,为品种的引种和布局铺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彭惠普是曾参与这项工作的专家之一,据彭惠普回忆,从1962年到1964年,他一年到头都在海南,连儿子出生都没空回家,回家的时候,儿子甚至都会叫爸爸了。由此,丁颖以及老专家们的良苦用心与严格自律可以想象。

“真诚的科学工作者,就是真诚的劳动者。”丁颖作为中国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学院三个地方的开山鼻祖,为中国水稻带来了许多“第一次”,为水稻事业奠定基础,当之无愧地被学界称为“中国稻作学之父”,周恩来总理曾赞誉丁颖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稻科革命:“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

矮化育种的成功,使中国水稻产量平均一亩增产400斤,在世界水稻育种史上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图为“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

2017年广东水稻产业大会,一个水稻品种引发了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王丰的感想——“广陆矮4号”同它的创造者黄耀祥一样,焕发着跨时代的光芒。

谈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就不得不提黄耀祥院士引领的水稻矮化育种。上世纪50年代,随着肥料工业发展和施肥水平的提升,高秆水稻品种的倒伏问题日渐突出,为能抵抗台风等恶劣天气因素而实现高产,黄耀祥提出了水稻矮化育种思路,即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引进矮秆性状,降低株高,提高抗倒性。

1959年,黄耀祥利用国外引进的矮秆资源“矮仔占”与当地品种“广场13”进行杂交,育成第一个矮秆、结实率高的品种“广场矮”。优秀的矮秆品种随之而来——“珍珠矮”、“广陆矮4号”、“桂朝2号”……建国以来,他主持育成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60多个,大批高产优质的水稻良种在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早、中、晚熟等不同品种类型迅速得到配套。早熟品种“广陆矮4号”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1998年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中国承担“第4号染色体测序”的任务,“广陆矮4号”被选定为基因组测序用的代表性品种。

矮化育种的成功,使中国水稻产量从上世纪50年代的150~250公斤/亩迅速提高到350~450公斤/亩,平均一亩增产400斤,为上世纪60年代激增的人口带来了救命的口粮,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用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养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水稻育种史上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同时,也为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杂交稻”育种成功与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黄耀祥与他的师长丁颖一样,在解决国人温饱的道路上奔走,从未懈怠。就读于中山大学物理系的他,在目睹众多农民不得温饱、背井离乡的状况后,毅然改读农学系,主攻作物遗传科学。“以农立国”的热忱,为其往后诸多的育种奇迹埋下伏笔。

优秀的育种家似乎都有着另辟蹊径的睿智。在以前,为使水稻实现高产,不少行内人士选择通过提高水稻茎秆粗度和硬度来提高抗倒性。而黄耀祥率先有了矮化育种的灵感,矮秆品种“广场矮”比国际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被称之为“奇迹稻”的矮稻良种“IR8”足足早了七年。

在选育矮秆良种的同时,黄耀祥还围绕矮秆创建了一套生态育种理论。结合水稻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基础与矮秆品种优良性状的关系、创造理想株型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等比较研究,矮化育种、丛化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特优质育种、半矮秆早长根深超级稻育种等生态育种理论陆续面世。

矮化育种早已成熟,黄耀祥对水稻的热情不减。1996年,黄耀祥联合其他专家建议开展超级稻育种研究,率先启动我国超级稻育种工作,这位“半矮秆水稻之父”以他超前的智慧,又一次为中国水稻的高产描绘蓝图。目前,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现已育成“天优998”、“五优308”、金农丝苗等16个通过审定的超级稻品种,占同期全国超级稻品种总数的12.8%、广东省超级稻品种总数的84.2%。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五丰优308。

科研传承:水稻劳模群英荟萃

三月初,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专家们在大丰基地的试验田里播种希望。“我们的育种科学家们对种子进行分类编码,经过两天的催芽,就可以播种了。”水稻所副所长何秀英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往起好畦、插好标签的秧地里撒下稻种。一个月后,基地的秧苗将带来新一轮的绿意盎然。

继矮化育种后,水稻所在高产、优质稻、超级稻、绿色栽培等方面作出了诸多尝试、研究,利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水稻产业的发展献出新的力量。

洪群英、杨观宋、彭惠普、柯苇、廖耀平、李传国、王丰……自1964年以来,水稻所共有13人获得省级劳模和全国劳模称号。这个群体中,大多是研究团队的老前辈,他们身体力行,向同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一辈传播自身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使水稻人的锐气得以传承。

洪群英、杨观宋、彭惠普、柯苇、廖耀平、李传国、王丰……自1964年以来,水稻所共有13人获得省级劳模和全国劳模称号。

洪群英是第一个水稻早熟矮秆高产品种“矮脚南特”的选育人。1964年,这位“农民育种家”加入水稻所,后任副所长,在促进水稻高产进程之余,自身也接受了不少专业理论的熏陶。“要选出好稻种,就要‘观前顾后’。”谈起水稻,洪群英有很多话想说。

“竹竿子里面出品种”这是水稻所老专家柯苇的名言。一支竹竿,是育种家们拨开禾苗,驱赶田里蛇虫的工具;也是他们观察水稻长势,选出优良稻种的得力助手。上世纪80年代,江雁芳、柯苇等专家育出了“珍桂矮1号”,该品种在广东省累计推广2000万亩。此后,水稻所在优质稻育种方面设置了专门的“两特”课题组,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1998年,水稻所育成了第一个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丰八占”,后衍生出三个系列、20多个优质品种,其中包括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籼稻“黄华占”。2003年周少川育成“黄华占”,他表示,育种家是最为实事求是的“科学家”,靠品种说话。“袁隆平院士见了我,并不叫我‘周教授’,往往是叫我‘黄华占’。” 还有高档优质水稻品种美香占2号2016年种植面积达到80多万亩,是目前省内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常规稻品种。合美占、粤农丝苗……都是国内响当当的优质稻品种,“广东优质稻的培育与发展一直以来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引领了国内常规稻和杂交稻优质化的潮流。”水稻所所长王丰自豪地说。

“任何一个品种出来,都是十年以上的辛苦和汗水。”王丰告诉记者,一个好水稻品种来之不易,有些育种者甚至一辈子也没有育成像样的品种。在常规稻育种方面,从亲本材料选择、杂交,经过6个世代以上的株系选择与稳定,到通过区试和生产试验,最后通过品种审定,才能投入生产,耗时6-10年;而育成一个三系法杂交稻品种,则需要先培育出好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然后才组配出杂交稻进入区试与审定,这个过程更为复杂,耗时更加长久,工作十分辛苦。能扛下这漫长而艰辛育种过程的每一位科学家,都是胸怀天下、敢于追梦的勇士。

俗话说,良种要有良法,生产高效,绿色安全、种植轻简的水稻生产栽培技术也是水稻所专家们关心的问题。“我们从事水稻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一要保证大家有饭吃,另外一个还要吃得好、吃得安全。必须‘两条腿’走路——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国家农业部提出“化肥农药零增长”目标之前,水稻所超前地对绿色栽培付诸实践,针对安全高效生产问题,钟旭华副所长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十几年努力,研发出控肥、控苗、控病虫的“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实现少施肥,少打药、更高产、更安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前身是1930年丁颖教授成立的中山大学石牌稻作试验场,即将迈入第90个年头,这个孕育水稻与希望的地方,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如今,寓意着缅怀农科事业老前辈、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的“金颖”精神已经在广东省农科院茁壮成长,“金颖之光”、“金颖之星”人才辈出。乡村振兴号角声嘹亮,一批批农科人以“金颖”为传承,积极投身农业农村发展,继续用科技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金色农业的康庄大道。

 

策划:陈永 何秀古  胡念飞  钟小雄

统筹:喻淑琴  邹文平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喻淑琴  刘法钊  实习生 郭海欣


编辑 陈振兴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