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禁毒整治显成效, 2017年,花都区涉毒警情和案件类警情分别同比下降14.3%和9.0%
花都区位于广州市北缘,东接从化,西连佛山三水和南海,南与白云区接壤,北邻清远市。多趟高铁纵贯全境,众多高速公路构成花都境内南北和东西走向高速公路网。东部流溪河、西部的巴江南汇珠江,船只直航港澳。位于花都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国内三大空中交通枢纽之一。
花都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陆、空交通,为花都的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容易成为毒品犯罪的滋生地。为此,花都区把禁毒整治作为事关花都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百年大计来抓紧抓实,举全区之力开展禁毒斗争,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统筹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禁毒社会大格局。
通过统筹全区力量强势整治,花都区的毒情形势得到有效缓解,综合治理体系全面巩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2017年,花都区涉毒警情和案件类警情分别同比下降14.3%和9.0%,其中“两抢”、盗窃警情分别同比下降44.2%和9.5%。2017年全国(除广州外)缴获50克以上毒源地指向花都的毒品量、案件分别同比下降75.9%、47.1%。
强化组织和经费保障 “全方位”推进禁毒工作
近年来,花都区委、区政府将禁毒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列为党委政府的中心要务来抓,实施“一把手”工程。一是将禁毒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各单位禁毒工作有效开展,实行专款专用,不断夯实禁毒工作“人财物”保障的根基。花都区2017年累计投入3070万元禁毒经费,其中专门下拨了1000万元禁毒专项奖励金用于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单个案件奖励最高可达到100万元)。二是充分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全方位构建禁毒体系。由区委书记挂帅担任禁毒委主任,另派出五套领导班子全部下沉到10个街镇,分片包干督导禁毒工作,形成了“党政带动、制度引动、督导推动、人才发动、问责促动、部门联动”的良性整治格局。三是层层签订责任书,将禁毒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同时纳入村居干部绩效考核和村规民约,实行“一票否决”,并出台一系列方案文件,以制度指引工作方向,以问责压实职责。四是强力推进区、街镇两级禁毒办实体化运作,并配置179名禁毒专职工作人员,确保主要领导专抓,责任领导专管,专职人员专干。五是进一步优化禁毒警力配置,新招聘100名专职禁毒辅警负责辖区寄递物流企业管控工作。同时,将狮岭治安办120名警力纳入禁毒工作后备补助力量,为禁毒专项巡逻、设卡封控、专案经营、物流寄递管控等工作提供支持。
2017年5月份,花都区委、区政府还从全区抽调10名优秀干部到各街镇挂任党(工)委副书记,专门负责禁毒工作。据统计,自设立街镇禁毒专职副书记以来,花都禁毒工作卓有成效,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管控率提升到98.5%,就业安置率达97.69%。在2017年8月召开的全省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禁毒专职副书记”这一创新工作机制被作为亮点广泛推介,得到了上级禁毒部门和全省禁毒同行的充分肯定。
科技运用助推精准打击 “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
2017年,花都警方紧紧围绕“以打开路、打防并举、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力开展“飓风2017”等专项行动,集中力量资源,对准毒品中转集散、外流贩毒、枪毒同源等突出问题,重拳出击,铁腕整治,严格落实“双逢双查”“逢嫌必检”等各项禁毒执法措施,通过跟班学习、建立工作站等方式,进一步深化警情互通、资源共享和联动执法,全面挤压毒品违法犯罪生存空间。特别是在重大毒品案件侦办过程中,整合各警种资源同步上案,合力打好围歼战。此外,花都警方通过强化合成作战情报研判以及相关系统平台的实战应用,为开展精准打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加强物流寄递系统“实名盾”开发应用,对用户寄递特征、行为风险、信用等级等进行关联分析,强化信息预警核查,实现对涉毒人员及涉毒违法犯罪信息情报及时、精准把控。
整治以来,花都区侦破毒品案件同比上升4.66%,其中侦破重特大毒品案件同比上升28.21%;依法逮捕人数同比上升4.31%;查获吸毒人员人次同比上升26.91%;强戒吸毒人员同比上升16.99%。毒品犯罪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花都区禁毒执法考评测算成绩全市排名第三。
系统治理夯实禁毒工作基础 “全环节”管控涉毒要素
2017年,花都区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紧紧围绕物流寄递行业管控、出租屋管控等重点、难点工作,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进一步夯实禁毒工作基础根基。
在物流寄递行业的监管上,花都区一方面组织各相关单位对全区物流寄递行业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另一方面在街镇成立物流管控大队,对物流寄递企业实行专人专管、日常巡查。工作中,实行“实名盾”和“安易递”物流实名登记系统双轨并行制度,按照红(20%)、黄(30%)、蓝(50%)的比例对辖区的企业网点进行颜色分类预警管理,狠抓“五个百分百”落实。2017年至今,花都区共查封无牌无证网点181间、停业整顿151间、限期整改125间、罚款6间;通过“实名盾”预警信息,抓获在逃人员11人,强制戒毒1人,破获涉毒案件4宗(刑拘4人,缴获毒品及半成品1844克)、破获制造假公章案1宗(刑拘2人)、假烟案1宗(刑拘4人)。依据《反恐法》对一涉案寄递企业作出罚款10万元、企业2名负责人各罚款1万元的处罚。这是广州市第一宗依据《反恐法》对涉案物流寄递企业作出的处罚。如2017年5月27日,“实名盾”系统预警发现一个藏有疑似毒品粉末的包裹。接报后,花都警方迅速开展调查,根据寄递信息抓获嫌疑人,起获冰毒0.71克。后循线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缴获冰毒11公斤。
花都区禁毒办开展6期物流寄递从业人员禁毒培训工作
禁毒辅警对物流寄递企业开展日常巡查
街镇物流管控大队查封违规物流寄递企业
2017年,花都区结合“走千家访万户暖民心”活动,扎实推进出租屋视频门禁系统建设,加强对出租屋主的禁毒宣传,同时全面铺开出租屋“四清”“八查”等专项清查整治行动,累计清查出租屋61.8万套。同时,严格落实娱乐场所禁毒管理目标责任制,其间共检查各类场所3480余间次,处罚各类场所、旅业121间,取缔无证经营旅业33间,刑事拘留171人次,行政拘留175人。
花都区来穗局到狮岭镇实地检查指导智能门禁视频系统安装情况
此外,花都区已制定出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程序和标准,防止了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进一步提高了检查定级率。目前,花都区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定级率为69%。
创新推进禁毒社会化进程 “全网格”监管涉毒人员
年内,花都区深入开展涉毒人员“大排查”“大收戒”“大管控”行动,通过全方位、地毯式排查,实现本地、来穗6个月外地吸毒人员“两个100%”核查。
以重点整治为契机,紧紧围绕“一个系统,两支队伍,三项机制”建设,花都区在10个街镇全面建成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工作站具备“动态管控、戒毒治疗、心理矫治、帮扶救助、就业指导、宣传教育”六位一体功能。同时,花都区在实践中创新了“1443”工作模式,即街镇设立一位禁毒专职副书记(1),统筹协调禁毒专职人员、禁毒社工、村委干部、社区民警四支队伍力量(4),总结四种康复管理办法(4),启动三个救助帮扶计划(3),从出所接回、跟踪帮教、就业安置、关系修复等环节建立一套“无缝衔接”的对接帮教机制,有效助推街镇禁毒工作向纵深发展。
目前,花都区共有区级社区戒毒(康复)中心1个,街镇社戒社康工作站10个,村居禁毒工作点120个,禁毒专职工作人员179名,其中禁毒社工46名。同时,通过大力实施社戒社康“三大计划”(“戒毒康复千人帮扶计划”“送亲情进强戒所计划”“就业归融计划”),搭建戒毒康复人员病情跟踪、心理辅导、康复治疗、出所前介入、回归社会的新桥梁。
花都区禁毒办联合广州华佑戒毒医院启动“戒毒康复千人帮扶计划”
新雅街专业社工对社康人员开展小组帮扶活动
据统计,花都区累计培训吸毒人员320人次,就业安置634人,将12名吸毒人员纳入城市低保救助范围、社会救助99人,发放救助金37768元,初步达到了戒毒康复人员有业可就、有家可回、有稳定收入、有固定住所,能够真正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的社会效果。
构筑立体宣传教育矩阵 实现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
禁毒工作,预防是关键。花都区把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每一名市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开展禁毒整治以来,花都区在全区内搭建起立体宣传矩阵,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2017年,全区累计开展宣传活动9170场次,受教育的市民群众达96.4万人次,同时发展了2600名禁毒志愿者,建立一支禁毒社会工作专业辅助力量,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禁毒的热情空前高涨,促进了禁毒人民战争的广泛深入开展。花都区还实行“线下+线上”双向禁毒宣传:
——线下,在大型商业广场周边、重要路口两侧、高速公路出入口、地铁出入口和繁华地段等位置张贴或悬挂固定禁毒标语,利用辖区内大型LED屏幕每天滚动播放禁毒广告片;10个街镇有禁毒教育固定宣传栏,251个村(居)有禁毒专题宣传,打造了“环卫工人禁毒信息员”“快递小哥前哨兵”“禁毒小记者”“全覆盖182所中小学的禁毒法制副校长”等品牌。
——线上,运用“互联网+”思维,与中国禁毒网合作建立网上联动,充分利用省、市、区电视台、报刊微信等主流媒体,开展禁毒微动漫微视频、禁毒金句评比、禁毒征文、禁毒校园网络直播等创新活动,不断扩大禁毒宣传的影响面和影响力度,实现了禁毒宣传教育全覆盖,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个广泛、深入、持久、强劲的禁毒宣传氛围。
此外,花都区还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禁毒讲师队伍,深入基层巡回宣讲,对快递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环卫工人、出租屋管理员、卫计人员、企业职工等各行业人员展开禁毒宣传培训,向他们普及毒品的常见种类、危害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讲解如何做好行业、场所防范毒品的指引及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奖励办法,特别打造了禁毒宣讲“进百校”“进百企”“进百村”宣传品牌,大大地增强各行各业人员参与禁毒的积极性,有效地遏制和减少涉毒问题的发生,为花都区的禁毒工作筑牢了群防群治的坚实防线。
新雅街举办穗港青少年禁毒主题辩论会
禁毒宣传“进社区”--秀全街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
花都区举办青少年禁毒文艺展演暨禁毒志愿宣传活动
据统计,2017年,花都区累计发放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奖励金71.04万元(其中刑事案件280宗,兑现举报奖金41.95万元;治安案件282宗,兑现举报奖金29.09万元)。
建立完善研判监测机制 “全天候”压控毒情态势
优化整合各警种研判警力,建立完善毒情动态研判监测机制,定期对全区涉毒警情进行分析研判和通报预警,充分利用“涉毒人员预警轨迹”和“毛发检测数据”等信息手段,梳理出有价值的涉毒违法犯罪线索,以“毒情交办通知书”的形式,对预警高发的街镇和派出所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清查整治、设卡封控、落地查找等措施,同时积极争取省、市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强与汕尾、揭阳、湖南、广西等地警方的信息交流共享,不断延伸分析研判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研判监测和强势打防,“全天候”压控毒情态势。
禁毒工作永远在路上。今后,花都区将在省、市和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禁毒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以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姿态,鼓足干劲,再接再厉,积极构建禁毒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为建设平安花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案件链接
破获公安部目标毒品案
缴毒219公斤,循线打掉一制枪窝点
2017年9月,花都区公安分局破获一宗公安部目标毒品案件,缴获冰毒14.6公斤、毒资23.21万元人民币、枪支3支、各类子弹200多发。除恶务尽,收网后,专案组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的指导下,继续深挖扩线,追查毒品和枪支来源,打掉一个制枪窝点,在白云区、增城区及东莞市成功抓获赵某等11名贩毒嫌疑人,缴获冰毒203公斤。随后,又在花都区和白云区先后抓获制贩枪支嫌疑人9名,缴获仿制枪支10支、双管小口径手枪2支,气手枪1支,枪弹20发,枪支配件895件,扣押涉案车辆4台,打掉了一个长期盘踞花都、白云两地的特大贩毒团伙,斩断了一条从外省、市运输毒品到广州进行贩卖的通道。
破获省目标毒品案,缴毒44公斤
2017年6月,花都区公安分局在与湖南警方进行警务交流过程中获悉:在花都区活动的“郭某”长期从广东携带冰毒至湖南贩卖。经深入研判,各种线索均指向郭某所在的团伙。
花都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对该团伙的落脚点及活动情况等展开全方位侦查,逐步查明该毒品团伙成员情况及活动规律,并发现其毒品源自揭阳。
2017年10月9日,警方获悉该团伙的主要嫌疑人郑某从广州前往惠来购买毒品,于是决定在广州开展收网行动。由于案情重大且毒品团伙涉及广东省其他城市,为更好实现对毒品犯罪的全链条打击,在省公安厅禁毒局的协调指导下,花都警方联合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省边防总队、市边防支队和揭阳警方,在揭阳市某小区内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缴获毒品冰毒约44公斤,成功破获省公安厅目标案件,并斩断一条从揭阳向广州市中转、集散毒品的通道。
破获一起重大毒品案,缴毒21公斤
2017年12月3日,在市公安局相关部门及花都区公安分局合成中心、刑警大队、狮岭治安办,白云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鹤龙派出所等单位支持配合下,花都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联合秀全派出所,在白云区黄边村破获一起重大毒品案,抓获嫌疑人1名,起获毒品冰毒约21公斤,毒品海洛因约30克,扣押涉案电子秤3台,缴获枪支1支、子弹40余发。
名词解释
1、无毒村居“西坑模式”:梯面镇“西坑村”,是花都区远近闻名的无毒村。主要的做法是筑牢“四道防线”,即靠家风筑牢道德敦化防线、靠共防筑牢外来人员防线、靠巡守筑牢交通进出防线、靠村规筑牢惩恶禁毒防线:一是“逢人必教”。西坑村在禁毒教育中注重家庭建设,用传统的家风家训约束家庭成员;将禁毒写入了村规民约,凡涉毒人员、家庭不能参与村的分红;同时,在村内设置禁毒宣传栏、宣传标语、横额,加大禁毒宣传。二是“逢进必查”。凡是进入西坑村务工的都要进行身份核查,进村旅游的车辆都要进行随机检查,遇有可疑人员,村民都主动询问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报村委处理。三是 “逢偏必寻”。为防止制毒、吸毒事件发生,防止毒品流入,西坑村联防队和镇护林队每周一次加强对山林、私人承包地、出租屋、农家乐等易涉毒场所的巡逻管控,与负责人签订禁毒承诺书,大力宣传举报有奖的政策,发动群众举报涉毒线索,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四是“逢会必讲”。村里召开群众大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经济社长会等各种会议上,经常性地宣传毒品对人体和家庭的危害,做到禁毒宣传深入人心、无处不在。西坑村用村规民约为全体村民系上“安全带”,用法律法规划出“高压线”,取得良好效果,西坑村迄今为止,全村1005位村民未出现过一名在册吸毒人员、无涉毒行为,成为远近闻名的“无毒村”。
2、“花东安哥”:自2017年2月,花东镇被市禁毒办列为重点关注镇开始,花东镇制定了《禁毒有关奖励办法》,发动镇、村居人员积极参与到吸毒人员管控工作中来, 这时“花东安哥”悄然出现在联安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他们是村委的治保主任,是村里的热心村民,是企业的保安员,是小卖部的店主,甚至也可能是在村里广场上晨起锻炼身体的大爷大妈们,有些戒毒人员主动加入到这支队伍当中,成为禁毒志愿者,在村里开展走访慰问,同伴劝诫等工作,现在已经发展成为27位村民自愿组成的治安联防队伍。他们日常工作主要是巡查村情,如发现涉毒及偷盗情况,便会第一时间通知当地派出所,同时协助民警控制不法分子以及协助督促社戒社康人员主动做尿检工作。据统计,自成立以来,“花东安哥”共开展治安巡逻3000人次,帮扶社戒社康10起,社戒社康管控率达100%,救助伤、残、醉酒、迷失、精神病人等危急难群众10人次,为群众办了多件好事。
3、“秀全大妈”:据统计,花都目前约有2600名禁毒志愿者,他们是高校的学生、社区大妈、退休的干部、成功戒毒的人员等等,为花都区禁毒工作宣传发声,扩大禁毒工作的知晓面。秀全街“秀全大妈禁毒服务志愿队”就是这些辅助力量中的一支。她们以群众为基础作为禁毒宣传阵地,日常通过排练禁毒广场舞、禁毒歌曲、慰问戒毒人员等多种方式进行禁毒宣传,通过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带动全体市民群众参与禁毒,营造人人关注禁毒、全民参与禁毒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秀全街共有13条村居,每条村居都设有广场舞队伍。村居里拥有数十余人的广场舞队员,每晚队员们都参与广场舞蹈健身活动,各村居妇女代表为每家每户派发了禁毒宣传单张,告诫青少年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