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合作复办华师附中初中部,这是华师附中时隔18年后重新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办初中。至此,华附、广雅中学、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等广州名校均设立了初中部。名校纷纷复办公办初中,家长有了更多选择,“民强公弱”的现象或将逐渐被打破。
“名校办民校”加剧“择校热”
过去十多年,在“初、高中分离”的背景下,许多名校都经历了撤销初中部,与社会力量合作建立起民办初中学校的过程。
2002年,广州提出要在三年内建设24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根据规定,示范性高中原则上必须是省一级学校和独立普通高中,包括华附、执信中学在内的诸多名校纷纷撤销初中部,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培正中学、广州市第七中学仍保留初中部,不过招生规模有所缩减。
而华附本部虽然有两个初中班,但这两个初中班实际上是“广东奥林匹克学校”,学校由华附承办,以“广东奥校选拔初一奥林匹克竞赛集训队队员”的名义招生,面向全省选拔奥数尖子。
参与创建示范性高中的学校是广州最优质的中学,部分学校“拿出去”的初中部自然也是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中,多所公办名校初中后又掀起了一阵“名校办民校”的热潮。
2000年,广州市育才中学参与创办育才实验学校。这是广州较早成立的一所“名校办民校”。2003年,广雅、二中与六中也纷纷进入“名校办民校”队列。这些民办初中大多是依靠创建示范高中的原中学初中部的优秀师资而创办的,因此迅速成为家长学生们热捧的“香饽饽”。
借助公办“母校”的资源,加上享有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名校办民校”在办学质量上渐入佳境。以2008年为例,广州中考平均分前10名的学校中,“名校办民校”占据了6席。 广州初中格局呈现出“民强公弱”“民校独大”的现象,家长和学生要寻求优质初中教育资源,就不得不投考民校,且大部分民校收费不菲, “补课热”“择校热”等多种升学问题由此引发。
如今,民办学校虽然不可以进行笔试,但是为了能入读好的民办学校,孩子依然需要参加诸多竞赛以证明自己的实力,才可以拿到“入场券”。此后,民间对于名校恢复公办初中的呼声渐高。
名校复办初中或改变“民强公弱”格局
2016年年初,广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公办名校复办公办初中。近两年来,广州名校的初中部逐渐“复苏”。
执信中学是广州名校中复办最早,同时也是目前已知的复办公办初中校区最多的一所学校。2012年,执信中学与原来的109中学合并后恢复初中部,2016年原白云中学旧校区改造成执信中学水荫路校区(初中部),去年9月正式启用。2016年7月,广州市教育局、执信中学与天河区政府共同签署合作建设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项目协议。根据规划,执信天河校区定址珠吉路东侧,将打造成全日制寄宿中学,规模达90个班,其中初中30个班、高中60个班。
2016年10月10日,广东广雅中学与荔湾区人民政府签订西关广雅实验学校合作办学协议。这也是2016年广州第二所名校复办公办初中。西关广雅采取“荔湾区政府出资、广雅中学管理”的新共建模式,办学规模为18个班。去年9月,这所学校迎来首届新生,与广雅本部步行仅10分钟的距离,填补了广雅中学公办初中14年的空白。
去年年底,广州市第六中学(从化校区)也正式落户,计划办学规模高中36个班、初中30个班。新校区计划2020年9月投入使用。
随着华附、执信、广雅复办公办初中,广州初中优质学位正逐步增加。在小升初招生“先公后民”的政策下,不少派位到比较好的公办初中的学生都选择了在公办初中就读,对于学校来说,更多的优质生源也留在了公办初中。此外,对家长而言,公办优质初中学位增多,也可省去一大笔贵价学费,真正接受义务教育。
那么复办招生应该怎么招生,才能保证公平又能满足期待呢?观察名校复办初中的升学方式可以发现,这些公办初中基本采取电脑派位的形式进行招生。比如执信中学水荫路初中校区,就在去年通过电脑公开摇号、家长代表现场监督的方式,产生了首批67名入读执信初中的白云区学生。西关广雅同样按荔湾区小升初政策进行电脑派位招生,对口派位学校超过20所。
虽然华附初中部的招生具体细则还待招生政策公布后才能最终确定,但可以明确的是,初中部将面向天河区公办小学招生。不过,华附作为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共管的学校,华南师范大学学校教职工子弟能否入读该初中部的消息亦受人关注。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努力推进和协调,未来华附初中部的一部分学位或将分配给华南师范大学教职工子弟。
【校对】冯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