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茶要新,酒要陈”的说法,春天万物更新茶叶也来凑热闹。近日,一篇以《【央视曝光】你喝的不是茶,而是毒药!》为标题的文章在微信平台广泛传播。文章称我国98%茶树都喷农药,茶农都不敢喝自己种的茶。另外,文章还列举了9家知名的茶叶均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很快各大媒体和茶叶专家们都进行了辟谣。目前正是春茶上市的时间,"明前茶,贵如金",惠州本地山茶品质如何?种植有哪些特点?现就跟随小编一起到广东十大茶乡之一的博罗柏塘镇,进行走访。
柏塘镇石岗村——这里群山环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200多亩的茶园,放眼望去,非常壮观,伴随着初升的阳光,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叶,每个芽头嫩绿明亮,壮实饱满。茶园里的茶农,头戴遮阳帽,来回穿梭在茶树间,指尖飞舞,小小的嫩绿茶叶放入随身斜跨的篓中。手工采摘,这是做好茶的基本要求。
柏塘山茶大多为手工制作。新茶采摘以后,茶农将新摘的叶子进行晾晒,随后开始进入制茶程序,炒青、搓茶、重炒、烘干后,就完成了整个制作工艺。据介绍,为了保证茶的品质,石岗村的种植基地采取“天然、绿色、健康”的种植理念,做到无化肥无农药种植管理。
据了解,柏塘山茶主要分为小叶种山茶和小叶种紫芽茶两个品种,小叶种山茶是柏塘镇种植时间最久、种植面积最大的茶种,而小叶种紫芽茶为国内稀有。目前柏塘茶采取“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集体)+标准”的发展经营模式。当地政府成立了茶叶办,专门对茶农、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监督管理。
家家种茶,人人爱茶,这就是柏塘的山茶文化。如今,整个柏塘镇种植面积2万多亩,年产值达到4亿,合作社40多家,80%的村民以种茶为生,其中,手工炒制的绿茶很受茶客欢迎,每公斤茶叶卖60~80元;除了人工、有机肥和管理等成本 ,茶农一亩收入两万五元。茶树,真真正正已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
春茶上市 如何辨别茶叶的优劣?
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大部分都在清明后才上市。茶树经过一冬的休养,营养积累,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茶叶的香气、滋味也达到最佳;而春季气温低,病虫害发生比较少,所以春茶一般污染更少,是品茶爱好者的“心头好”, 茶刚上市,数量不多,价格较高,为防买到以陈充新的茶叶,市民必须学会辨别方法。
专业人士介绍,冬茶因为天气温度降低后,生长速度缓慢,茶叶比较厚。另外,二者在冲泡时呈现的效果也不一样。冬茶在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不浓。而春茶茶叶下沉较快,清新香气浓烈持久,味道醇厚。
此外,新茶含水量较低,茶制干硬而脆,手指轻捏能成粉末,茶梗易折断。而陈茶储放日久,含水量较高,茶制柔软,手捏不能成为粉末,茶梗也不易折断。
来源:综合惠州电视台 惠州日报 博罗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