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梅,广州海珠南华西派出所的新任所长。
作为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最年轻的派出所所长且唯一的女性派出所所长,她是怎样走出一条新的管理道路呢?
像“绣花一样”开展工作
初见廖雪梅,她正在南华西街龙武里社区走访。身着警服的她笑意盈盈,与路过的街坊问候聊天,更添几分亲和力。“相对来说,老城区资源少一些,但是群众基础好。我初到社区走访,街坊都会主要跟我打招呼聊天,就像邻居一样。和谐的警民关系,对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帮助。”廖雪梅说。
廖雪梅(左二)走访街坊。景国民 摄
龙武里社区是南华西街比较有代表性的社区,记者走在其中的切身感受就是祥和、安全。“我们辖区发案率很低,恶性案件也比较少见,我们工作的重点主要在犯罪预防以及群众服务方面。关键是工作要做细,做扎实,曾有领导形象地总结到:要像绣花一样。”廖雪梅对记者说道。
大道至简,如何“绣花”?
自2017年10月担任该所所长第一日开始,廖雪梅就决定从社区走访入手。
南华西派出所辖区共有12个社区,每个社区的情况都不一样。尽快掌握情况,熟悉人员,是她最迫切要完成的工作之一。带上地图和双脚,见缝插针,廖雪梅开始了社区走访。从面积、人口、单位情况,到党务工作、社区品牌、重点人员管理等,她认真询问,耐心听取社区居委会的意见,能解决的问题都通过现场办公直接解决掉。
“街道和居委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派出所有44名民警,39名辅警,管辖5万左右的人口。维护辖区的安全,仅靠我们自己远远不够,治安联防,加强与街道、居委会等部门的合作,发动更多的力量,不断夯实警民合作的基础,才能把工作细化到每家每户每人。”廖雪梅说。
“还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手段,提升战斗力。”廖雪梅向记者介绍道。2017年10月初,该所辖内发生一宗入室盗窃案,廖雪梅倒查基础防控工作时,发现案发地周边的一支监控摄像枪不能正常使用却又未及时维护更新,给实时监控、指挥调度、视频研判等工作造成阻碍。以此为契机,她迅速组织对全街的摄像枪安装点、损坏程度、维护运行成本以及视频盲点进行重新摸查评估,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街道党工委的支持,确定分批分步维护更新和补点建设的方案,并将街道在建的高清监控视频接入派出所监控中心,实现资源共享,扎牢治安监控网络。
廖雪梅在南华西所视频监控室。景国民摄
像经营家庭一样经营团队
对于经营团队,廖雪梅也有自己的想法。“‘互联网+’时代,联系家属的工作也不能落伍。”廖雪梅介绍,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基层民警在节假日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亲子活动计划被突击性、临时性工作打乱也是常事。如果得不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民警很难安心工作。
2018年初,该所组建了民警家属微信群,借助这个平台强化与民警家属的互动,也让家属了解民警的工作状态,增强彼此信任,引导民警家属发挥“贤内助”的作用。
“基层一线民警和辅警都很不容易,对于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派出所党支部要将其当作自己的问题和困难去想办法解决。”廖雪梅介绍,该所党支部定期组织开展队伍思想状况分析,对有家庭矛盾的民警、辅警,及时上门走访,了解事情原委,强化沟通,化解矛盾,为民警、辅警能够安心工作排除后顾之忧。
“爱所如家,像经营家庭一样经营我们的团队。”这是廖雪梅管理团队的核心理念。
“方法总比困难多”
在如今的警队,“女警能顶半边天”已不是一句虚话。廖雪梅认为,女警在警队确是少数,但女性的身份对她开展工作却很有帮助。她可以利用女性的身份,凝聚整个团队的精气神,也能在走访社区时迅速拉近与居委和群众的距离,了解更真实的基层情况。
作为女警所面临的困难,廖雪梅并不回避,但更坚定“方法总比困难多”。工作方面,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是她的“短板”。于是,她就借力多个岗位工作经验、领导前辈指导以及多方支持,补齐这个“短板”。家庭方面,她的丈夫也是一名民警,“双警”家庭存在的问题,他们也同样要面对。“困难大家都有,关键是如何解决。”廖雪梅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到,一如她淡定从容的气质。
于细微处见真章,于平凡中寓伟大。派出所的工作千头万绪,或许难有惊天动地,却更能体会“岁月静好”的珍贵。廖雪梅说:“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这是公安工作的目标,也是我现在和将来力求实现的目标。”
记者 李冰洁 通讯员 吴琼 张伟涛
编辑 贺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