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奔驰车定速巡航深夜失灵,车主被迫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路上狂奔1小时……
文 | 刘弱西
转载自:铁蛋说车
(ID:TDtalkcar)
昨天,想必大家都被一件奇事给刷屏了吧!
河南奔驰车定速巡航深夜失灵,车主被迫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路上狂奔1小时,最后据说是在奔驰后台系统的介入下停了下来。对于这事的真假,从昨晚到今早,专家和砖家们吵得不可开交,高深状、怀疑论、民间改装团、知乎党、实测队……搬起石头互相砸。
但另一件事,你们可能却忽略了:2018杭州问题车展中,比亚迪车主称有数十辆比亚迪车被远程遥控锁定无法前来维权……
两件事要放在一起看,才有味道。
1.
面对一地鸡毛,“我”想笑:都憋抄抄了,“我”坦白,其实这两件事,都是“我”偷偷潜入车辆远程控制后台干的。
“我”只是想练练手测一下这套远程控制技术而已,这并没什么,“我”的好友F·加里·格雷比我玩得更疯,他在《速度与激情8》里让大BOSS远程遥控了整座城市的所有车辆,围追堵截某国国防部长,抢夺他手中的核按钮……。
2.
你们可能不知道吧,为了抢占市场、瓜分利润,从2014-2015年间开始,世界各大科技企业和车厂更加密集、高调地和“我”合作,着手围绕汽车来打造“车联网系统”、“互联汽车”。
“互联汽车”概念下,依靠越来越快的通信升级(比如快来到的5G和已经开始研发的6G)与互联网服务,不仅能实现对车主日常驾车的辅助,像自动泊车、自动巡航以及各个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还可以让车主享受到社交网络、电子邮件、连接智能手机、日常计算、车载应用等众多便捷功能。
这里边,最直观的要数风头正劲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自动辅助驾驶)”。此次奔驰失控事件中的“自动巡航”,其实就是其中的一种初级技术形态。
芯片巨头高通公司2017年12月底获得了在加州公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许可证。
百度也在2017年开始其阿波罗计划,输出在城市简单路况下的自动驾驶能力,并计划在2020年前逐步开放至高速公路和普通城市道路上的全自动驾驶。实际上,百度这是非常典型的找“我”合作的例子。
谷歌旗下无人驾驶汽车公司Waymo早已在美国凤凰城地区招募了数百人参与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参测的志愿者可通过APP预订无人驾驶汽车出行,并且无需缴纳无人驾驶汽车的费用。
作为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特斯拉汽车产品的一大推销亮点就是“自动驾驶”——Autopilot——当然,它这个称呼后来又修正成“自动辅助驾驶”,据说2014年10月后出厂的特斯拉汽车都搭载自动辅助驾驶的硬件。
还有通用、福特、沃尔沃以及长安、广汽不胜枚举不想再举……
当然了,完整的“智能汽车”,其实应该包含:
智能驾驶系统、生活服务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位置服务系统以及用车服务系统。
据测算,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汽车,每天将产生4000GB左右的数据。
3.
这4000GB,就是“我”和加里·格雷那种疯子的机会。他会继续找到拍电影的灵感;而“我”,只要一不高兴了,对汽车的攻击就完全可以脱离物理距离的限制,实现千里之外接管和遥控目标汽车。所以,你们昨天看到的这种混乱,在将来绝对会是常态!
“我”有100种方法,在这个信息交流过程中截取并修改车主和车辆的数据,从而引起交通混乱。“我”看谁不爽,就立马让他来个120公里狂奔一个钟的大冒险。
比如,你正“驾驶”你心爱的汽车以120公里/小时的时速行驶在广深高速上,或许开着自动巡航,更或许看着路况不错、道路标线很清晰还启动了“自动辅助驾驶”,双手也离开了方向盘,哼着小曲,唱着歌呢……
这时候“我”一使坏,就可以远程侵入你的汽车电脑系统或者是该品牌汽车的后台,然后,你的汽车的刹车、油门、方向机……都会被“我”加密控制……没有“我”的解密服务,别说是奔驰的后台客服,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无法停下你的车。
再比如,你正“驾驶”你心爱的汽车惬意飞奔……你的车窗无法自已地打开了,外边的狂风像刀子一样划在你的脸上……
4.
什么?你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叫AI啊,也就是人工智能啊。
刚逝世的霍金老爷子最懂“我”,他2017年12月在给中国粉丝的一段视频里是这样“高度”评价“我”的:
强大的人工智能(AI)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无法知道我们将无限地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还是被藐视并被边缘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毁灭……
比如说,在紧急情况下,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得不在小风险的大事故和大概率的小事故之间进行选择……
除非我们学会如何避免危险。
在此,特别致敬史蒂芬·霍金!
▲ 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来源|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