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出来啦,此次共2人。目前该名单正向社会公示。主要涉及广绣和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今天小番就带你见识见识吧~
广绣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项目名称:广绣
申报单位:市桥街文体中心
传承人:黄洁明
黄洁明
专家评审意见
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小受祖母启蒙学习广绣,曾在市桥工艺总厂从事刺绣工作,后又拜广绣大师许炽光为师,掌握传统广绣的二十多种针法和技法,其作品是“画”与“绣”的有机结合,同时培养出马佩琼等优秀徒弟,并致力于在校园和社区宣传推广广绣文化,在番禺及广州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同意推荐申报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飞针引线越千年
广绣是广州府刺绣的简称,与潮绣合称粤绣。它是流传于南番顺等珠三角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
”广绣广绣,广府名流。神功会景,官袍锦袖,荷包绣片,飘洋过埠。“这是广绣在鼎盛时期流传的一首顺口溜,由此可以看出它在最繁荣的清代就已经扬名中外。
著名的广绣之乡
清代,广州府番禺县一带,为著名的广绣之乡。原属新造镇的小谷围北亭村与现在的南村、钟村、市桥、石壁一带都是番禺地区广绣艺术主要分布地。北亭村是解放初著名的北亭刺绣社所在地,彼时家家有绣架,户户有绣女。
番禺刺绣多以传统题材为主
广绣的风格、针法等技艺特色,在珠三角各地大体相同,只因地区不同而稍有差异。番禺刺绣多以传统题材为主,大致分有日用品和欣赏品两种,用料以绒绣为主,“水路”技法独特,主要技法有“钉、垫、贴、拼、缀”五种,针法主要包括直扭针、捆咬针等七大类三十余种。
市桥广绣
市桥是清代以来禺南地区广绣重要产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市桥妇女多以绣花为副业,产品多销往国外。后因机绣的推广,逐渐式微。近年来,黄洁明等广绣艺人积极传承,使之得以复兴。
市桥广绣的特征
市桥广绣的特征为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变,以花 鸟、人物、瓜果等题材为主,设色鲜明艳丽,大量发挥补色的对比作用,着力渲染吉祥欢快、生机勃勃的气氛。其画稿自成一派,独树一格。
黄洁明作品—九鲤图
黄洁明创“金针广绣”
黄洁明自幼受祖母影响,后师承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许炽光,熟练各种传统针法,创“金针广绣”,其主要代表作有传统作品《山水》、《百鸟朝阳》和创新作品 《广州塔》、《番禺红荔》等。
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沙湾文化中心
传承人:王秀甜
王秀甜
专家评审意见
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师承沙湾水牛奶甜品师傅何锦铛,学习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和产奶水牛的养殖,不仅掌握多种水牛奶传统小食的制作技艺,还善于因应食客需求,变通创新和发展,同时将其技艺向子侄传承,在番禺和广州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同意推荐申报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技艺起源于清朝
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清代,沙湾西村王氏族人开始了水牛养牧,所产水牛奶品质好,名闻广州地区。以沙湾水牛奶为原料的特色小食,制作程序简单,原料新鲜。
西村标准奶牛场
传统小食主要有这些
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主要有沙湾姜埋奶、凤凰奶糊、窝蛋奶、牛奶白饼、牛乳、牛乳白粥、糯米椰糍、炸牛奶、锅仔浸鱼头等产品。
知名度较高有两位
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一直广泛流传于番禺等珠三角各地,传承人中知名度较高的甜品店“沁芳园”的创始人曾惠庄和“沙湾奶牛皇后”创始人王秀甜。
王秀甜
王秀甜,养牛二十多年,一直为沙湾街坊提供优质的水牛奶,在坚守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制出香芋炒奶、杏仁撞奶、朱古力双皮奶等新甜品,徒弟有何世昌等。
上了《老广的味道》
2016年,番禺沙湾“奶牛皇后”王秀甜做的沙湾姜埋奶出现在广东卫视纪录片《老广的味道》里,小番看视频时口水都要流了,本想安利给大家,但是因为版权问题,无法黏贴在这里给大家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腾讯视频搜索《老广的味道》第一季第五集——《造》就可以看哈。温馨提醒:第23分40秒至29分31秒就是呢。
视频截图
外国网红直播,老外纷纷喊饿
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去年在广州召开,论坛媒体采访线8号线(岭南非遗文化线)来到番禺沙湾古镇参观。当时外国网红在番禺直播了王秀甜制作姜埋奶的过程,结果惹来大洋彼岸的老外们纷纷喊饿甚至打听起食谱。小番只想说,大家很识货哦~~
来源:番禺区政府网、番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