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文化发展改革即将在珠海启动。近日,记者获悉,《珠海市文化发展改革行动计划(2018-2020)》(下简称《行动计划》)已正式印发。根据该计划,未来三年,珠海将建设“艺术之城”,大力扶持实体书店,全市影院总数达到 25 家以上;设立珠海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5.5%。
◆总体目标:2020年文化指标达珠三角前列
《计划》提出,到 2020 年,珠海文化小康综合指标指数达到 100%,主要文化指标居珠三角前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走在全省文化发展前列。
在公共文化方面,2020年,全市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将达 1.2 册,全市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建筑面积达到 1650 平方米;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保持珠三角地区领先水平,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
在文化产业方面,2020 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5.5%;全市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 比重达到 5.6%以上;影院总数达到 25 家以上,电影票房收入 达到 2.7 亿元以上。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2020 年,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资源总量达到 1.5 万人;引进 20 名左右国内外高层次文艺人才,培养 20 名左右高层次文艺人才,设立 10 个左右文艺名家工作室。
◆公共文化:建设“艺术之城” ,大力扶持实体书店
提高市民艺术修养、建设“艺术之城”被列入《计划》十大重点项目之中。包括制定《珠海市文艺创作重点项目三年推进计划(2018- 2020 年)》,实施剧本孵化计划,采取征集、邀约、委约等 多种方式,面向全国聘请文艺名家参与重点项目生产。
文艺精品项目将得到重点扶持。珠海将出台《珠海市文艺创作重点项目三年推进计划(2018-2020 年)》,实施影视、舞台艺术等 剧本孵化计划,在文学、音乐、影视、纪录片、戏剧、广播剧、美术等领域推出约30 件重点文艺精品,其中每年打造 1 至 2 部(篇、首)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在提升城市“艺术感”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对城 市公共空间、历史街区、“三旧改造”项目等实施艺术活化 和艺术提升,常态化、品牌化开展特色艺术活动,建设全覆 盖的市民艺术中心,推广公共艺术空间,提升市民艺术修养。
市博物馆新馆将在年内对外开放,古元美术馆、市图书馆也将陆续迎来改造升级。香洲区图书馆、香洲区博物馆、斗门区图书馆、金湾区图书馆将根据国家一级馆标准加快建设,到 2020 年实现全市 24 个镇(街)文化站全部达到省特级站标准,并建设一批集培训、交流、展示、娱乐等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市民艺术中心。此外,珠海还将出台政策,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推动市中心书城和区级中心书店建设。
◆产业扶持:将设2亿元文化产业基金
过去五年,珠海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文化项目和企业,如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金山西山居、四维时代、惠威音响等;然而,文化产业金融方面的短板一直存在,针对中小微文化企业的“珠海文化产业基金”酝酿已久。
在文化产业扶持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未来三年,珠海将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修订珠海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扶持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带动性的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并突出重点,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包括丽新星艺文创天地、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公园二期、平沙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大型文化项目的建设将加快。
针对文化产业金融短板,珠海将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 推动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设立珠海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对中小微文化企业以股权投资方式为主解决融资难问题。
据了解,珠海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将与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合作,借助其平台、资源、 行业、专业优势共同设立。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发挥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主要投资珠海境内的文化产业项目,首期规模 2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