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半年市值超百亿,杨国强家族能否打造教育界“碧桂园”?

佛山经济学人
+ 订阅

3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8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佛山上榜的女企业家中出现了“新面孔”——来自教育行业的杨美容以115亿财富总额,首次上榜。

谁是杨美容?这位在榜单上连年龄都不详的女企业家,正是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的胞妹,同时也是博实乐教育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在2017年5月赴美上市前,博实乐一如杨美容本人低调。而今,这家总部位于佛山顺德的教育企业逐渐浮出水面。

博实乐是杨氏家族为带动房地产销售成立的教育集团。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K12(幼儿园到12年级的的教育)教育集团。

从今年初起,该集团旗下6所国际学校捷报频传,44份世界TOP10大学offer,400份世界TOP50大学offer……这一数字还在继续攀升,其中的名校不乏牛冿、剑桥、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

在碧桂园,“教育+地产”的模式一直相互促进。短短几年间,碧桂园地产市值超过三千亿元人民币,如今,与之紧密相联的教育集团登陆美股,能否继续复制这一“传奇”?而热衷慈善的杨国强家族,又能否在资本市场讲好自己的教育故事?

博实乐是谁?

尽管上市大半年,博实乐在大众认知中仍略显陌生。相比之下,它此前的名字碧桂园教育集团更为人所熟知。

这个由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一手创立起来的教育品牌,最初是为了带动房地产的销售。

1992年,杨国强接过佛山顺德碧桂园,从承建商的身份转变为地产商。地处偏远、政策紧缩、盘子过大等限制条件叠加,这块千亩荒地亟待解局。

杨国强请来时任新华社记者王志纲。随后,一所高端定位的“贵族学校”落成,成为地产配套,帮顺德碧桂园打出名气。

此后,在碧桂园走向千亿市值的路上,“教育+地产”成为重要利器。

教育集团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帮助碧桂园的地产项目吸引到更多客户;碧桂园通过为业主提供孩子入学优惠安排及学费折扣,带动楼盘销售。而利用碧桂园开发的物业,教育集团从碧桂园楼盘业主获得生源,扩大版图。

截止2017年12月,博实乐在全国9个省份拥有64所学校(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及幼儿园,并在北京上海深圳佛山拥有16家英语培训学校,业务还包括海外游学、国内营地、教育科技等,共计超过30,000名在校生,逾6,000名教职工。

迄今为止,上述64所学校已为博实乐撬起超百亿的市值,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K12教育集团。

博实乐旗舰IB学校——广东碧桂园学校。网络图片

从披露的股权结构看,博实乐与在港上市的碧桂园地产集团不存在任何关系。但其实,博实乐的实际控制人仍为杨氏家族,作为博实乐董事长,杨惠妍持有上市主体博实乐20%的股份,杨美容持股占72.59%。

因此即使博实乐独立运作,“教育+地产”的合作模式还将继续延续。博实乐去年发布的招股书显示,碧桂园指定博实乐作为首选的学校运营商合作伙伴,双方紧密协作。

不过,随着集团化运行和走向资本市场,博实乐学校正逐步走出碧桂园社区。公告显示,博实乐2018财年将新开设12所学校,其中8所学校与碧桂园结盟,4所与其他第三方商业合作伙伴合作。而在此前,博实乐已先后与江苏天山建设集团、长盛集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可见,杨氏家族的教育版图将迎来进一步扩张。

博实乐已先后与江苏天山建设集团、长盛集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网络图片

为何20年后才上市?

从1994年第一所广东碧桂园学校开始,历经20年,杨氏家族才正式成立教育集团,并启动教育版块的上市计划。2017年1月,教育集团的名字由“碧桂园”更改为“博实乐”。

对于更名这一举动,博实乐内部人士透露,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教育集团走出碧桂园社区,与更多商业伙伴进行合作办学,“例如,总不能在万科的楼盘内叫碧桂园学校”。

另一方面,改名也是出于估值的考虑。在资本市场上,教育行业相对地产估值更高,博实乐并不希望投资者因看到“碧桂园”,而将其误认为地产公司。

事实上,2007年碧桂园赴港上市时,教育版块并未被纳入上市体系。由于教育天生自带公益属性,博实乐在过去20年并不处于盈利状态。

这源于杨氏家族对教育的态度。在学校创办之初,杨国强就坦言:“不是为了赚钱”。

上世纪90年代,为了吸引优质师资,碧桂园开出高达2000元的月薪,而当时普通公办教师的工资不到200元。同时,碧桂园引入的“IBO(国际文凭课程)”,对于办学软硬件有着极其严苛的考验。

“在过去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创始人杨国强先生和杨惠妍女士都在不遗余力地投入,把重点放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上。”博实乐首席财务官李冬梅表示。

高投入之下,博实乐的收费与同类型学校相比并不算高。其国际学校的学费之前约为三至四万元一年,通过逐年提高收费水平后,目前高中学费近15万元一年,“但北京、上海等地区同类学校学费达20至30万元一年。”现任博实乐CEO何军立介绍。

这背后是理念的微妙改变。“做教育必须要有公益的成分,但做到利润和公益的平衡也很重要。”何军立曾向媒体表示。

博实乐的上市,也被认为是杨氏家族寻求教育产业持续发展的路径。一位不愿署名的证券分析师表示,前20年教育产业属于地产配套,亏损均由杨氏家族承担,“但教育产业本身需要不断的资源投入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上市已为博实乐链接起更多海外资源。网络图片

至少目前来看,上市已为博实乐链接起更多海外资源。今年初,继与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后,博实乐再成功与英国“四大公学”之一费得斯公学签约,拟建立这所“魔法学校”的中国校区。

“而最直接的一个影响是,世界知名大学认识博实乐后,我们的学生就有更多顶尖学府的敲门砖。”何军立说。

千亿猜想

上市后的博实乐,目标明确,要做“中国最大最好教育集团”。

单从市值来看,截止3月9日,中概股教育类市值第一的企业为好未来,市值195亿美元超千亿元人民币。而博实乐紧随好未来及新东方之后,排名第三。

差距仍存,但是否也意味,教育产业未来有望成为杨氏家族下一个千亿产业?

在进行上市准备时,为更好进行教育资产化运营,杨氏家族专门建立了职业经理人团队,包括挖来教育界明星何军立担任博实乐CEO、陈舒担任博实乐战略合作副总裁等。

通过系列专业的调整,从数据看,博实乐的利润率正逐步提升。

2017财年,博实乐实现营收13.28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运营利润为2.15亿元,同比增长1074.3%,净利润从290万上升到1.92亿元,同比增长95.7%。2018财年Q1业绩报告更交出一份漂亮的数据单,营收、净利润、运营利润等多项财务数据高速攀升。

除了与碧桂园地产进行紧密协作外,机构预测,目前博实乐的主营业务K12教育在中国市场前景乐观。

博实乐旗下华南碧桂园学校。网络图片

美国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报告指出,预计至2021年底,私立K12学校学生将超5万名,届时私立K12学校的收入也将增长至2021年末的3703亿元。作为全国最大K12教育集团,博实乐发展可期。

资本市场也给予了较好回响。在美国正式上市后,博实乐的股价曾一度冲到28.16美元,PE(市盈率)超过100倍。

资本市场表现颇为亮眼,但最让博实乐人骄傲的是,在教育集团上市后,收到了杨国强的亲笔题字:聚和与天下英才共事,让其无限发挥创造力,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共创伟业。”

或许对热心公益的杨氏家族来说,教育版块能否成为下一个千亿产业并不是最重要的。

【记者】蓝志凌

【统筹】叶洁纯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潘智玲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