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宝安是怎样勇克拆违难题,让西乡河重现碧水蓝天

滨海宝安
+ 订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目前已成社会共识。近年来,随着深圳市委市政府对黑臭水体治理的高度重视,在市水务局统一调度和协调指引下,全市对各条河流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河长制”的实施和推行,使绝大部分河流的黑臭情况都得到了明显改观。在这其中,宝安区的西乡河治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宝安区西乡河西乡街道河段。

西乡河河水变清 周边居民天天河边相聚

这里是西乡河下游的西乡街道河段。现在,河边经常会聚集不少市民休闲娱乐,尤其是这几位老人家,近两年来几乎每天都会结伴到这里相聚。

宝安下决心治理西乡河 要还母亲河绿水青山

西乡河是宝安区的重要河流,河道始于铁岗水库溢洪道消力池出口,流经西乡街道中心区后进入珠江口,全长7.6公里,可以说是宝安人的母亲河。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西乡河的源头铁岗水库作为饮用水源需要常年蓄水,河道又流经西乡街道工业和人口集中区,因此生产生活污水排出量大,河道难以得到有效冲刷,淤塞严重。久而久之,水体黑臭现象加剧,引起周边居民的不满。

▲曾经的西乡河河水黑臭,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为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深圳发展的突出水环境问题,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与要求,市水务局定立了“一年初见成效、三年消除黑涝、五年基本达标、八年让碧水和蓝天共同成为深圳亮丽的城市名片”的治水目标,并与全市各区各部门携手,向黑臭水体宣战。其中,宝安区就在有效治理西乡河的黑臭问题上,想了很多办法。

▲深圳市宝安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长、西乡河区级河长黄盛华接受记者采访,介绍西乡河的治理情况。

从2006年开始,宝安区委区政府就决定整治和治理西乡河。整个治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2006年到2011年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截污;从2011年到2014年是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生态补水;第三个阶段从2014年到现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改善水质和景观提升。

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宝安区建立了区、街道和社区三级河长制度,相互配合,全力攻坚西乡河的治理。

三级河长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区一级河长主要是负责协调、督促,解决研究整个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街道一级河长主要是抓好工程的落实,社区级的河长主要是做好辖区和社区居民的工作,协助河流管理方做好日常的管理。

治理西乡河 全力打好沿河拆迁整治攻坚战

由于西乡河两岸历来都是人口密集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沿岸修建的建筑物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这对河道清理和治污都是巨大的阻碍。因此,拆除违建成了治理西乡河的首要任务,而三级河长制的建立,正好在这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违建建筑侨联大厦和158号楼。

这座红色的楼房就是侨联大厦,当地人不无调侃地称它为“红楼”。从当时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栋楼的楼体已探出河道,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是治理西乡河最大的“拦路虎”。

▲侨联大厦的近河楼体已经探出河道。

黄盛华

2017年5月份,宝安区委区政府考虑到两栋建筑对治水和排洪的影响,决定要拆除这两栋房子(侨联大厦和158号楼)。

拆除违建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真的是一点都不简单。由于两栋违建的历史遗留问题太多,给拆迁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黄盛华

当时主要面临的是三个问题,一是时间紧,当时要求7天内要拆完;第二个是涉及的人多,尽管建筑面积不大,但是涉及到100多人;第三个是利益主体比较复杂,这里面既有原居民,也有香港籍居民,既有商户也有企业。

为了按时攻下拆迁难题,宝安区全区联动,作为西乡河河长的黄盛华也充分发挥宣传工作者的优势,组织街道和社区的相关人员,分批对拆迁涉及人员展开说服引导工作。

▲宝安区西乡街道西乡社区书记、西乡河社区级河长郭振国接受记者采访。

在拆除的过程中,因为一些业主居住在台湾、香港或惠州等地,所以我们分为若干小组,到各地找房东。特别是经过转手的房屋,我们经过重重的工作,千辛万苦联系到第一手业主、第二手业主,找到他们进行协调协商,跟他们解释清楚,整个过程集酸甜苦辣于一身,最终还是做通了他们的工作,把这两栋楼顺利拆除了。

生态补水冲刷河道淤泥 景观改造严抓共管

最终,只用不到两周的时间,宝安区就以雷霆之势解决了近几年来未能突破的征拆难题,拔掉了违法建筑这颗最大的“钉子”。

自此,宝安区开始马不停蹄地着力在治理黑臭水体、河道拓宽清淤以及沿岸景观带的建设上大刀阔斧地展开工作。在陆续整顿和关闭河道沿线排污口的同时,宝安区在西乡河水中设置了清污除臭的生态补氧装置来净化和提升水质,还引入了固戍污水处理厂的生态净水回流冲刷河道,并逐步在沿岸打造出一系列的休闲风光带,定期定人看护和巡查。

▲西乡河中设置了清污除臭的生态补氧装置。

▲引入固戍污水处理厂的生态净水回流冲刷河道。

▲定期定人看护和巡查河道。

现在的西乡河,没有了刺鼻的臭味,有的只是碧绿的河水和沿岸朵朵盛开的鲜花,这一切的改变,让每一个人都看在眼里,心情舒畅。

黄盛华

从这些年的变化来看,我个人感觉到西乡河从原来的又黑又臭,到目前达到了不黑不臭的状况,内心很有成就感;作为普通市民,对西乡河这条母亲河能有这样好的变化,市民能够有这么好的休闲环境,内心感到很欣慰。

现在好多游客都说这条河很干净、很美观。

河道巡查

工作人员

▲西乡街道居民为深圳治水点赞。

深圳攻下征拆难关 为治水提供强力保障

在全国大力推行“河长制”的大背景下,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水体综合治理工作也力争走在最前头,尤其是在扫除治水阻碍方面,想了很多办法。

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市水务局的统一引导与协调调度下,全市各区基本做到了事前大力优化方案,尽可能减少征地拆迁量;事中综合运用城市更新、货币补偿、沟通协调、依法拆除等多种手段,打好征地拆迁“组合拳”。各单位“一把手”靠前指挥,攻坚克难,全力啃下一批“硬骨头”,到2017年7月底,全面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共41.5万平方米征拆任务,为深入开展水体综合整治和长效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信不远的将来

包括西乡河在内的深圳各条河流

都会变得更加

清澈、美丽和生机盎然

来源:深圳水务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