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那博罗又是怎样“闹”元宵的呢?走在博罗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吃汤圆、观花灯、猜灯谜……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博罗志愿者开展“我们的节日——浓浓邻里情欢乐闹元宵”志愿服务活动。
博罗志愿者在观背村为市民群众派送汤圆。
志愿者与市民群众一起欢乐“闹”元宵
为立足当地,贴近群众生活,博罗深入挖掘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着力营造喜庆热烈、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在元宵节这天,博罗县文明办、博罗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我们的节日——浓浓邻里情欢乐闹元宵”志愿服务活动。
3月2日上午,博罗县的志愿者纷纷行动起来,在县城四个志愿服务亭、博闻公益书吧、博罗汽运东站、观背村等地为一线环卫工人、市民等派送汤圆,同时在县文化广场幸福大舞台组织市民开展制作汤圆、猜灯谜等与民同乐的活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市民朋友积极参与游戏,欢声笑语,场面十分温馨。
在制作汤圆的现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闻讯而来,围坐在一起,和面、搓汤圆,时而夹杂着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场面十分温馨。做汤圆、猜灯谜、玩游戏……欢乐的笑声弥漫着整个文化广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孩子们既能学做汤圆,又能认识新朋友”一位年轻的妈妈说道。
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活跃了附近居民的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的元宵佳节氛围,也增进了居民的交流,拉近了居民间的亲密感。
元宵节,公庄镇矮岗村百年舞龙颇受欢迎,由50名队员共同舞动,场面十分壮观。
柏塘镇茜塘围村将载有“公灯”的花车在镇上的大街小巷巡游,敲锣打鼓舞麒鳞。
各镇“闹”元宵尽显当地特色
正月十五元宵闹灯会,首推博罗柏塘镇茜塘围村!这是茜塘围村的传统节目。一轮舞麒麟仪式、一阵爆竹声拉开了灯会的序幕,载有“公灯”的花车开始在镇上的大街小巷巡游,敲锣打鼓舞麒鳞,花车“公灯”所到之处,乡民夹道欢迎。
公庄镇矮岗村百年舞龙在元宵节这天也颇受欢迎。舞龙属民间舞蹈,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2010年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每年春节期间都会组织大型的龙舞贺岁大巡游活动。每年正月十五,舞龙成为矮岗村里的传统。村里就是一片舞龙、舞狮的海洋,长30米至45米左右的龙,由50名队员共同舞动,场面十分壮观。
正宗的矮岗舞龙是由几部分组成的,除了蜿蜒的长龙外,还有锣鼓、罗伞随行,鲤鱼、蟹、仙鹤、蚌、海龟等一同出游。龙随着锣鼓的节奏和龙珠指引,蜿蜒起伏,鱼、蟹、鹤等起舞前行,锣鼓声、鞭炮声持续不断。
在元宵这天,博罗很多村庄都会延续传统风俗举行“做会”活动,比过年还热闹。"做会"是博罗极具地方性特色的农村传统节日,已传承百年。会邀请众多亲朋好友到家里吃饭,来的人越多、办的越热闹,同时也含有“来年丰收,家业兴旺”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