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在梅州,闹元宵的习俗由来已久,民间的娱乐内容也非常丰富,烧火龙、火把节、船灯、舞龙灯、舞狮、迎花灯等,使传统岁时节令的内容更加丰富,也展示出了客家人的传统文化风采。
梅江区:文化古城闹元宵 重温“年味”
紧急通知:据记者了解,由于城区老街承受能力有限,闹元宵现场已实行交通管制,只出不进。禁止一切车辆,行人往主会场油罗街、中山街等周边区域!
“三个手指捡田螺,肯定是‘嗒稳’,十拿九稳嘛!铁打观音,就是‘硬神(承)’。”在梅江区江北历史文化街区,一排排的红灯笼迎风摇曳,不少市民围在灯笼下猜灯谜。
3月2日,梅江区“诗画梅江品年味 文化古城闹元宵”系列活动在人们的欢笑闹语中拉开帷幕。除了猜灯谜外,当天的活动内容还包括品客家美食、听客家山歌、看舞龙舞狮,以及梅江非遗图片、诗词作品、多彩梅江图片展示和摄影及诗词文学作品创作活动等,好戏轮番上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参加。
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活动,将客家人民对新年的美好祝福,以及悠久厚重的客家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精彩绝伦的舞龙舞狮队伍沿街道穿梭,敲锣打鼓为商户和群众送上祝福;人们走街串巷,饶有兴致地观看炸芋丸、炸散子、煎圆、汤圆等客家传统美食制作,品味最纯正的年味。“时隔二十多年,老街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也唤起了我们对儿时传统节庆的记忆。”市民张招带着自己六岁的女儿,又走了一遍童年曾逛过的小吃店。
丰顺县:四条火龙祈新福
漫天光彩耀目,火龙翻腾起舞。在丰顺县埔寨镇,一群赤膊男子舞动数十米长的“巨龙”,随着男子奔跑,“巨龙”边“游动”边喷射火花,现场欢呼声鞭炮声沸腾,传承了200多年的“烧火龙”活动上演,吸引了梅州、潮汕地区、珠三角地区等地上万名观众前往观赏。
今年,埔寨镇烧四条“火龙”。晚上8时,在埔寨镇火龙广场,铳炮三声巨响后,锣鼓声起,烟花四射,德高望重的长者点燃“火龙”。几十名赤膊壮汉手擎“火龙”,在绣球的逗引下开始绕场舞动。“龙眼”也闪闪发光,嘴里吐出“火舌”,龙的两边还有“火缆”伴舞。
火龙翻腾,擎“火龙”的勇士光着肩膀,激情地扭、挥、仰、俯、跑和跳着,舞蹈动作古朴典雅、粗犷雄浑,任由火花洒落身上。“火龙舞动时,如果火花溅射到谁的身上,意味新年好运不断。”当地村民表示,在客家话中“膘”与钞票的“票”同音,寓意着钱财和好运。
龙腾凤舞歌盛世,鱼跃人欢乐升平。这是名闻遐迩的埔寨“烧火龙”,是当地村民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目。“烧火龙”活动源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逢元宵佳节,当地都会举行“烧火龙”民间艺术表演,以祈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
2008年,“埔寨火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龙都是由各村乡贤捐款,村里组织村民进行制作。”国家级非遗项目“埔寨火龙”代表性传承人张自进告诉记者,早在乾隆六年(1741年),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火龙由铁丝、竹料、纸等扎成,绘上鳞、角、爪,龙首至龙尾长达数十米,制作工序繁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这项制作技艺,让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兴宁市:1公里火把点亮星耀村
元宵节当晚,“中国传统村落”梅州兴宁市径南镇星耀村里,千余村民、游客手举火把,排成了一列1公里长的队伍,跟在牌匾灯、舞狮队的后面,沿着村道浩浩荡荡向前游行。每经过一户人家,留守家中的村民就会出来燃放鞭炮和烟花,把闹元宵的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火在兴宁人的意识中,带有兴旺发达、越来越红火的寓意。兴宁径南火把节至今已持续300多年。相传康熙年间,星耀村罗氏基祖举着火把找到落基地,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诞生了火把节。每年元宵,星耀村村民与亲朋好友、游客齐聚一堂,举火把游村道闹元宵。
大埔:“迎龙珠灯”穿行侯北村
鲜艳的灯笼组成一条蜿蜒的红色“巨龙”,“穿行”于大埔县百侯侯北村,围观的村民欢声笑语,可以感受到现场欢乐祥和的氛围。这是3月2日晚上6时在大埔县百侯镇侯北村举行的迎龙珠灯活动,吸引了当地村民及外地游客、摄影爱好者等上万人围观。
“从小我就参加迎龙珠灯活动,感觉元宵节的民俗文化韵味越来越浓厚了。” 侯北村村民萧晓雄说。据萧晓雄介绍,今年大埔县百侯镇侯北村共出了6支龙珠灯队伍,每支队伍由108个八角灯笼连接而成,上面绘制有书法、绘画、剪纸等民间艺术,有传统手工制作的灯笼,也有使用现代灯泡的灯笼。各龙珠灯队伍按照顺序游行,村民携老带幼游街追灯,龙珠灯所到之处,热闹欢腾。同时还有醒狮共舞,汉乐登场共闹元宵。
值得一提的是,在迎龙珠灯活动上,大埔还将“中国情人节”的元素添加进去:年轻俊男肩扛龙珠灯,身旁的妙龄女子则负责更换蜡烛。据大埔侯北村村民肖艳丽介绍,“这样的男女组合是为了给他们制造更多互动的机会,是一种别样的相亲形式。”
据了解,迎灯活动在大埔县流传已久,每年正月初四到十六期间,大埔县各镇(村)各姓宗族按不同时间进行迎灯活动,这段期间,大埔城乡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
【来源】南方网
【记者】何森垚 黄思华 马发洲 张柳青 马吉池
【通讯员】黄佑鹏 胡金辉 郑坤 钟兴明 刘招迎
除署名外,图片视频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