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近20年,
羊城如何发展有了清晰脉络
至2035年广州城市轨道网络达2000公里;
南沙将实现30分钟直达
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区和重大交通枢纽;
番禺区部分区域首次纳入了主城区的范围。
广州新一轮总体规划征求公众意见,
期待您的参与!
城市规模
➜该规划草案提出,要科学调控人口规模,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同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该规划同时提出,要有序疏解旧城区人口,引导人口向城市外围集聚。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覆盖范围。
➜用地规模方面,规划提出要严控总量,逐步减量,精准配置,提质增效。以资源环境承载为硬约束,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现2020年后新增建设用地逐步递减。
城市定位
目标愿景:“美丽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
城市性质:广东省省会、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商贸中心、交往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逐步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
城市结构
城市空间网络体系:“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
主城区: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镇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
副中心:南沙区全域。
外围城区:花都城区、空港经济区、知识城、番禺南部城区、从化城区和增城城区。
公共配套
➜广州要建设世界级空港、海港和铁路枢纽。
至2035年,广州要建成2000公里左右城市轨道网络。
至2035年,广州航空枢纽设计年吞吐能力将达1.2-1.4亿人次,国际航空旅客中转率达到35%以上;
广州港货物年吞吐量达7.5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3600万标准集装箱;
广州铁路枢纽客运量超3.97亿人次,货运量超过0.77亿吨。
强南沙
规划草案特别安排章节提出,
要“强南沙”,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门户。
对南沙的发展定位: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绿色智慧宜居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和共享发展区。
➜强化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功能
★强化交通中心功能:
规划提出要推进南沙枢纽站规划建设和提升庆盛站综合交通服务能力。推进建设南沙与广州主城区、香港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广州南站畅达的高速交通走廊,实现30分钟直达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区和重大交通枢纽。
★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功能:
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国际航运、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创新金融、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等功能。
➜南沙还将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面向港澳实施更大程度的先行先试和更高水平的开放政策。加强与港澳在离岸贸易、高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医疗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充分考虑港澳人士在南沙生活的需求,完善出入境、通关、居留等服务设施,积极引入国际知名学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医疗机构。
➜广州还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对标借鉴国际最高水平,在南沙、黄埔、空港经济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详细内容戳图了解
▼
编辑 | 龚倩仪
来源 |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