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110接警员春节坚守岗位,守护全年无休“生命热线”

南方+ 记者

惠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内,急促的键盘声、电话铃声、通话声此起彼伏,接警员李春田与同事们一起通过电话和一个个报警人交流。

大家都知道在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或遇到困难时可以拨打110求助,但接警员的具体工作却鲜有人知。110是群众与公安机关接触的“第一个窗口”,在你已经进入梦乡,或在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时候,接警员们仍坚守在岗位上,24小时守护着人们在最危难时刻发出的求助。他们默默记录着,并以最快的速度去帮助那些素未谋面的人化险为夷。

几十通未接来电都是孩子打来的

“你好110,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发生交通事故了,请问具体位置是哪里?”电话响起,李春田一边与报警人通话,一边飞快录入信息,然后将警情通过系统发送到相应的交警中队,通知民警出警。

110接警服务台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是不能停的,李春田和同事们都是轮流值班,没有固定的白天和晚上,更没有固定的节假日。在110报警服务台整整工作了11个年头,春节上班对于她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这些年里有多少日子和家人在一起,她已经记不清了,只是愧疚地笑了笑说:“不多。”

每年春节,亲戚们都知道她没有假期,但还是要问她有没空闲,说每次过年聚会总少了她,不习惯。“没办法,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要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好自己的岗位。”李春田说道。

李春田的孩子今年10岁,由于工作原因,孩子更多时候的是跟爸爸和爷爷一起。孩子小的时候遇到她值班,总是哭着闹着不让走。接警员在上班期间是不能携带手机的,李春田告诉记者,那些年,她每次下班拿起电话,总是会看到有几十个未接来电。“那都是孩子用他爸爸的手机打来的,后来小孩懂事了,知道我工作的重要性,渐渐也不哭不闹了,但是想我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给我打电话,尽管知道我没办法接听。”李春田说,为了稍微补偿一下孩子,她每次值完班都会尽早赶回家里,而孩子也早早在家门口等她。

“活地图”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警情的发生,可能在辖区的任何一处角落,接警员要快速处理好一单报警和求助,需要对地理位置、警力布置、辖区划分等情况非常熟悉。110接警员被大家称为“活地图”,但这都是平日里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

与其他民警一样,接警员平时也有街面巡逻的任务,在此期间,李春田会详细记下各个重要的地标建筑,为了更熟悉地理位置,她还常常在难得的休息时间走上街头记下每个街道的细节。

今年大年初二,李春田接到一通求助电话,一名群众带着家人从博罗县到西湖看花灯,因为对惠城区道路不熟,他们来时是通过导航指路,但看完花灯后,却无法找到自己的车停在哪里。得知情况后,李春田详细询问了报警人之前停车地点的周边情况,在20多分钟的通话时间里,她凭借着自己对市区地理位置的熟悉,一步步引导报警人确认方位,最终帮助他找回自己的车子。第二天,通过电话回访,报警人对她连声道谢。

将每一通电话视作事关生命的大事

春节期间,惠州公安110接警平台日均接警量约有1500多条,比较平日有所减少,然而,人均接警100多条仍是繁重的工作量。

在大多数人眼中,接警员只是需要接听报警电话,事实上,每一条警情从记录至传递都要经过一套完整的流程,经常李春田通过调度系统通知巡逻民警或派出所出警,民警到场后无法联系上报警人或是未发现警情都需要跟她再次确认,有时候一宗警情、一宗求助都需要经过三四次的联系和沟通,这不仅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

“今年春节,虽然惠州天气稳定,但到了后半夜依然寒冷。期间不少同事值夜班时都着凉感冒了,但大家都没有怨言,趁着白天休息时间到医院打点滴,然后继续回到工作岗位。”李春田说,一般来说,群众需要帮助才会拨打110的。对于接警员来说,每一通电话他们都看作是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因此,辛苦点、累点大家都觉得值得。

对于接警员的工作,惠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调度科教导员李东升是这么评价的:工作都辛苦,虽然压力比较大,但相比起为群众排忧解难之后得到的成就感、满足感和那份快乐而言,还是很值的。大家在工作中也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据介绍,目前,惠州公安110接警服务台共有88名接警员,平时按16人一班轮流值班。得益于他们认真负责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惠州110报警电话的接通率常年稳居全省第一,在他们的调度协助下,街面警方打击犯罪成果显著,市民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惠州也于去年成功捧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记者】林文通  梁维春

【通讯员】袁隽豪

编辑 糜朝霞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