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是阖家团圆、亲友同学相聚的日子。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别人的悠闲的假期,却是自己的最忙碌的时候。他们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守护着百姓的健康,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在医院各个角落上演着。
急诊室没有节假日
急诊是医院医疗救治的“第一战场”,该科的医务人员从未停止忙碌的步伐,要24小时不间断为患者提供服务。春节前后,因流感侵袭,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返乡人员增多,出现的交通意外和聚餐喝酒引起的胃肠道感染、急腹症、酒精中毒等问题频发;气候变化或者情绪原因,长者血压容易波动,出现头晕、中风、脑出血等病症。
春节期间我院120救护车从平均每天出车约25趟,到春节期间增加到每天30多趟,节日期时的工作量更大大增多。自2017年起,我院在吴川市范围实行120急救车出车费用全免费的惠民制度,并针对急诊任务重增加医护人员,实行各应急梯队24小时候命。
因为春节期间要连续“作战”,而吴川的吃店多为初五开业,外面的外卖停业,急诊的医务人员都是废寝忘食。
大年初三9点50分,我院120急救中心接报某镇发生刀刺伤事件。急诊中心宁志勇医生、陈伟桃护士、陈辉司机马上出车,由于伤者情况非常危急,后又转送到湛江大医院救治。他们连续工作,午饭都来没时间吃,直到下午4点多,他们才回到医院,吃几块饼干充饥。
春节期间医院急诊患者特别多,医护人员知道人手紧,谁也不提出请假。大年初七,护士易承凤上班时感觉有点不舒服,也不请假回家,直到患者少点,才在科室输液治疗。
危重病人一秒也不能耽搁
其他科室的患者能回家的都回家过年了,留在病房中不能回家的患者都是较为严重的,而重症学科ICU病区的患者更是时刻有生命危险的。
自2015年3月份开科以来,该科麦晓主任就没有了除夕、春节的家人团聚,星期六、日都在科室度过,在他心里只有患者,一切为患者。在他的带领导下,该科全体医务人员从不怕苦怕累,在春节正常排班上班,陪这些病房中不能回家过年的患者,不上班的人员也随时待命。“及时帮患者解除病痛,这是我们心里很大的安慰。”这是重症学科ICU病区医务人员共同的心声。
春节期间,该科的9张病住满患者。在他们的精心治疗、护理下,患者全恢复顺利。
春节太忙,没时间回家乡过年
春节期间车祸、意外摔伤的患者增多,骨外科的工作忙不过来。骨三科主任程锐是独生子女,因为科室工作多,没有回家乡四川与父母团聚。程主任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各种类型骨折,大大小小做了15台手术,有时甚至通宵工作。他没时间陪伴妻儿玩乐,把对父母的思念埋在心底。“父母支持我学医,妻子也在医院工作,大家都能理解医生的辛苦。希望春节后工作不太忙时,能抽空休假回家乡与父母团聚。”这是程主任的心愿。
春节值班已成习惯
春节期间患者增多,DR、CT、B超检查和血液检验的人也大增。我院DR初一拍片100人左右,初二至初四每天超200人,夜班也30人。B超、CT的患者也同样增多。各科的主任主动带头值班,其他人员一个不少。“春节上班没有什么特别,大家都习惯了。”放射科主任刘国成工作了40年,每年都是这样值班,早已习惯了。
把患者当亲人
新春佳节,医院既有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惊险,也有医患真情的关爱。今年85岁的樟铺镇老党员、五保户祝伯, 2月6日到肿瘤科治疗,春节没回家过年,也没有亲人来医院陪伴。该科的医护人员不仅精心为他治疗,还有生活上细心照顾他,每天出钱为他买粥(他不喜欢吃米饭),护长黄军梅有时还从家里带粥带菜来给他吃,大家陪他过年,让老人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内分泌科医护人员把患者当亲人,医护人员为一位在该科住院一个多月的振文76岁患者每天送早餐,喂牛奶。
医护人员的细心关怀,让患者暖心,从而多了一份战胜疾患早日康复的信心和动力。